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实践与探索论文_陶奉顺

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实践与探索论文_陶奉顺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通过定额标准进行企业管理,不仅可以节约原材料、优化劳动力成本,从而更加高效的组织生产活动,还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降低企业运营所需的成本,提高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具体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定额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轨道交通;成本控制;定额管理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构成

地铁运营成本是指地铁在为提供运营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的总和。地铁运营成本主要的分类:

1.1按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运营成本和间接运营成本

1.1.1直接运营成本

可以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运营成本。运营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人工成本、线路保安费、车站及车辆段使用的水费等。

1.1.2间接运营成本

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具体成本的支出,需要先按财务核算原则加以归集,按照规定的成本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后才能计入有关对象的运营成本。间接运营成本主要包括:生产部门发生的除直接运营成本之外的支出、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

1.2按成本是否可控划分的可控运营成本与不可控运营成本

1.2.1可控运营成本

即能被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控制的运营成本。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其按所期望的状态发展。目前可控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一般间接运营成本大多属于可控运营成本。

1.2.2不可控运营成本

是指不能被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控制的运营成本。不可控成本一般是无法控制或不存在调节余地的成本。目前不可控运营成本主要有:折旧费、能耗费用等,一般直接运营成本大多属于不可控运营成本。

2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编制

2.1指导思想

为适应某轨道交通网路化运营的发展,发挥网路规模效益,体现集团公司“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着力提升某轨道交通运营成本集约化管理、精细化核算水平。为实现集团公司“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运营为本”的工作方针,确保某轨道交通线路发挥正常功能,保持轨道交通线路、车站、附属设施的完好及安全运营,科学、合理地确定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标准和各运营单位年度运营成本经费。构建运营成本经费定额管理机制,规范运营成本经费的管理和考核,进一步调动各级运营企业加强运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各级运营企业责、权、利相统一。

2.2编制原则

按照集团公司运营管理体制方案和《某地铁网络运营生产设施设备管理界面划分规定(试行)》,分单位、分项目编制运营成本经费定额。按照轨道交通运营及维修操作规程、技术规范要求,以多年来实际运营成本数据为基础,原则上以运营设备大类为对象,考虑网络规模效应,全面建立各项运营经费定额。运营成本经费定额要具备先进性、指导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体现某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特点和成本管理水平,力争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运营成本管理定额的标杆。

2.3编制依据与方法

编制方法自下而上,稳步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发挥各运营单位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各运营单位按编制原则,以历史真实记录资料和实测数据为准,采用填表方法收集各类基本数据,编制并上报运营成本定额草案;其次,由集团公司进行归纳分析,分类型、分科目建立各项目运营成本与其相关业务工作量对应关系,对于金额相对较小,或对应业务工作量众多的成本项目,采取合并汇总方式,与主要相关工作量构建对应关系,由此分单位、分类型编制相应的运营成本经费定额方案;最后,由集团公司分项专题研究逐个完善,将研究成果应用到2011年和2012年运营成本预算编制中,取得明显成效。同时,由于近两年出现政策变化(如营改增等政策)、运营成本预算编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增运营线路等情况,因此,对原定额进行了补充完善。

3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实践与探索

对轨道交通的运营实行定额管理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编制定额预算和财务信息的数据积累,轨道交通公司应该自上而下、积极的推行定额管理,结合本公司各业务部门的发展需要与管理现状,制定一套定额管理的完整体系。在实际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建立定额管理组织的机构,为定额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轨道交通的运营若想建立定额管理的体系,需要建立定额管理组织机构,通过统一领导、分级定额、部门定额的层层分割网络,对轨道交通的运营费用进行约束、控制,从而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首先,在管理层可以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企业定额管理的主要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定额标准以及对定额管理的相关标准进行制定,统筹定额管理的整体工作;在操作层面,可以设立定额工作小组,负责定额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以及实施情况的监督,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与基层部门的信息传递;最后,由各部门设立专职的定额管理人员负责各部门的定额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接收来自上级定额工作小组的安排,及时有效的将所需信息反馈给定额工作小组以及部门管理人员。通过层层递进式定额管理网络的建立,可以强化企业上下定额管理意识,为定额管理提供组织人员保障。

3.2科学的编制定额原则,定额编制要有依可循

定额的编制工作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此,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定额进行统一分析与界定。对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来说,不同种类的运营成本采取的定额编制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能源消耗的定额编制工作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法,因为能源的消耗量是相对的固定值,因此,可以根据财务部门往年的记录,通过科学的分析制定相关的定额标准。然而,对于劳动定额的制定却无法采取相同的方法,因为劳动定额是相对的变化量,且随着技术的更新不断在变化,因此,无法由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标准,因此,可以采用现场查定法,即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劳动定额进行编制。

某轨道交通集团总公司于2006年6月成立,负责某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工作。以某轨道交通集团总公司对职工薪酬标准的编制为例,一方面,根据调研结果,得到人均职工薪酬标准为7万元/年;同时,基于往年数据,对职工薪酬增长情况做出预测,得出7%的净增长率;另一方面,考虑未来新开通线路的时间和需求,按照每年1400余人的增长情况进行计算,最终得出合理的职工薪酬标准。

3.3定期检查监督定额的完成状况

在以上两条措施的基础之上,在定额管理制度实施之后,还需要定期检查定额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对实施情况做出有效的反馈,从而不断的提高定额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内部成本控制分析报告会议的方式,对生产成本核算资料以及定额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各部门的定额成本实现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根据成本评估结果以及成本定额标准,对各部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或季度奖金评定体系中,从而激励职工参与定额管理的热情,真正的将定额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最终实现长期、有效的成本控制。

4结束语

总之,按照成本规制办法的要求,将成本规制的总体目标和成本指标约束标准细化,层层分解,对运营成本定额进一步调整、完善,通过运营成本定额管理,将成本规制的要求落实到各运营主体,促进轨道交通企业加强管理,从而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1]王保春.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实践与探索[J].新会计,2017(03).

2]许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分析与控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05).

[3]王艺华.某地铁2号线运营成本控制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6.

论文作者:陶奉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实践与探索论文_陶奉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