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材料处于接近完全破坏的情况下,检测人员应该立即停止加荷速度,及时记录相关的数据,此时得到的结果准确度十分高,例如在检测钢筋的承受力时,利用加荷速度后,钢筋产生颈缩现象时,立即停止实验加油门,从而得到钢筋的做大承受能力。从而获得钢筋的极限承受能力。对于不同型号的材料的加荷速度不相同,因此检测材料应该严格按照要求选取,从而加荷速度的控制才具有意义[1]。 (二)控制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检测结果过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温度和适度时解决实验误差的关键所在。当对室外的材料进行检测时,首先是要确保周围的环境符合检测的最低标准,从而避免水蒸气以及其他环境变量的影响。例如在检测水泥胶砂时,将温度控制在18~22摄氏度以内,湿度保持在50%,并且在检验相关的沥青防水材料时,周围的环境不能超过24摄氏度,否则就会影响沥青材料的性能,对于混凝土材料,工作人员应该做好混凝土材料的保护工作。避免发生混凝土质量变差的现象,将混凝土存放36小时之后进行使用,并且周围环境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合理的控制实验条件,保证温度和湿度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最低。 (三)定期检测设备 检测机构要对检测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即使淘汰过时设备,保持设备的最新性,并且针对不同的材料采取的检测方法也是不同,这就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进行操作。在使用设备之前,要对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避免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比如检测设备是否出现外观上的裂痕,凹陷等缺陷问题,将设备进行及时的校准,调零之后才能进行材料的检测。并且进行任何检测时,都要严格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进行说明之外的无关操作。在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使用完设备后要对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续。并且要及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规范设备的使用次数能够帮助设备的使用效果得到改善[2]。 (四)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养 检测人员是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核心所在,即使设备没有出错,环境变量被控制,也有可能会出现因为人工而产生的检测误差,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对于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强制性的要求,对于原先的检测人员要求学习新的检测方法,对于新的检测人员则要求专业知识过硬,对于检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出差学习,并且将检测工作作为评优的标准之一。另外检测人员要保证实验的每个步骤不能出现重大失误,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这是为了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素养,并且将检测人员的工作素养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避免出现重大违规现象。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水平,可以使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从而获得精确的数据[3]。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工作水平能够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环境温度和湿度,设备,检测人员等不同的因素都决定着建筑材料的检测精准度。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控制温度和湿度,使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严格规范检测人员的行为,对检测仪器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定期检测。调整不同的加荷速度,达到检测的需要。最大程度的防止误差的出现,并且及时得到一些对策,让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具有实际应用效果,能够客观得出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从根源上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参考文献[1]方玲.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若干环节探究[J].安徽建筑,2019,26(03)176-177.[2]胡斌.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19(03)335.[3]王微微.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居舍,2019(02)29.
论文作者:袁猛 赵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速度论文; 摄氏度论文; 湿度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