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横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6)02-0030-07
观察现代产业,我们不难发现,三次产业的纵向结构由于其横向的相互交融变得更加复杂。我们有时很难确定某个行业或产业在纵向的具体位置。在全球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知识已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创新与科学技术已经贯穿在所有的产业内,各行各业都将新技术和新知识应用于创新产品或是提升产业能力,知识对所有产业的渗透、融合及生产方式的模块化分工,迫使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什么产业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应该淘汰,同样也不能简单地判断什么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或动力。
一、横向产业的提出
现在我们熟悉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费希尔和克拉克等人在20世纪30-40年代提出的,即把产业门类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这一产业分类方法提出后,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它划分的依据是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的差异性,即是自然物还是非自然物(经过初步加工的资源)。以此来划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并将剩余部分归为第三产业。也就是说,第一产业是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从其分类的立论基础上可以看出,这一产业分类法主要是揭示了以非自然物为生产劳动对象的工业发展,是以当时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发展为现实背景。
1.商品形成的三个过程
经济学的研究源于对商品的研究,任何产业的具体行为,都是一个完整的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生产过程,其过程就是对预期商品的规划、研发、制造和销售,最终目的都是生产商品并把商品转移至消费者,在此过程中创造价值,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首先打破商品为最小研究“单位”的传统假设,按商品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为元素对其进行分割,分割为商品的三个过程元素,即规划设计、生产制造、整合(集成)营销与专业服务。一是以知识为主体的商品规划、研发、设计元素;二是以体力劳动配合知识工具为主体的商品制造元素;三是以知识为主体的营销战略、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的专业服务等元素。商品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因子,它可以是有形的农副产品、工业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与技术产品。
2.完成商品对应的三个组织
传统的企业就是为完成整个商品过程的组织。这里,打开企业“黑盒”,将其分离为三个组织。这三个组织与商品形成的三个元素一一对应。这三个组织是:从事未来商品的规划、设计、研究等前期工作的以智力劳动为主的组织;从事商品制造过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为辅的组织;从事商品的集成、销售策划、渠道管理等市场活动及专业服务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组织。企业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企业为商品所安排的活动,其根本的行为就是为了实现这三个重要的环节或组织,即规划商品、生产制造商品、整合商品并实现销售与服务。
任何一个传统的企业,以至该类型的行业,再延伸到各个同类行业的产业范畴,只要是从事商品活动或广义的商品价值创造过程,它都包括这三个完成商品过程不可或缺的组织。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电子工业、农业、渔业、银行、软件业等各行各业,都需要规划与设计产品、生产制造产品,最后进行销售和营销服务活动。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这三个组织内。利用这些组织可以抽象出具体的产业范畴,分离为商品生产的元素共性,而且不受传统行业或产业分类的局限。现代企业可以选择为商品中具有共性的元素服务。也就是说,现代企业不再是完成整个商品的组织,它只是完成商品的其中某个功能模块的组织,即研发型企业、制造型企业或营销型企业。
3.横向产业模式
把商品生产过程的三个核心元素及企业对应的三种组织形式推广到产业的组合中,对传统产业组合的纵向结构合并、糅合后,从横向切断,分成三个层次:研发产业、制造产业和营销产业。
传统上,我们研究的顺序是:商品——企业——产业。相关商品以及相关企业的类聚就是传统的产业归类。如果我们不是从相关商品、相关企业来分析,而是从商品的形成过程来分析,那么,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商品的形成都可以归纳为这三个中间过程。渔农商品的前期育种,工业商品的前期研发,服务商品的前期规划都是商品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即研发过程;渔农商品的养殖、工业商品的生产制造、服务商品的制作都是商品形成的第二阶段,即制造过程;渔农、工业和服务的最终商品如何成功地转移到用户都是商品形成的第三阶段,即营销服务过程。
如图1所示,在商品世界里,传统产业结构里生产的任何商品,都存在着商品形成的三个过程和与之对应的完成此过程的企业组织结构,这是一个重要的共性。此外,横向产业结构研究与关注的是商品形成过程的属性,而不是商品物化来源的属性。这种属性可以横向贯串于传统三次产业的任何商品,不管他是取自于自然物还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或是其他商品经济活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发型企业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基因研究企业的产品,可以应用于农、牧(传统第一产业),可以应用于医药(传统第二产业),也可以应用于侦探、保健(传统第三产业)。IT企业,其产品也一样广泛应用在传统的三次产业内。
附图
图1 横向产业结构
这样分类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在横向产业的价值链中,不同的元素在商品形成过程中价值的增加是不等量的,而且是异质的。其原因在于,它们对传统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控制和拥有的程度不同,特别是它们获取、运用知识生产要素的能力不同。但是,企业在创造价值的整个过程中,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各自的资源优势,这包括它们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能力,也包括它们所在空间(区域)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横向产业价值链不同节点创造价值能力的不同,是直接导致传统企业或产业内部的分工、部门迁移及放弃部分部门等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研发企业只做研发,不做生产也不做商品销售;生产企业只做商品制造,不做前期研发也不做商品销售;而商品销售企业只做销售,不做研发也不做生产。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了“大而全”的企业观念。传统经济学中把企业作为单个的经济元素,作为一个“黑盒”的假设也严重遮蔽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现代社会按照商品形成过程的三个核心功能模块分工协作,重新组织企业行为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
二、横向产业模式要素分析
1.知识在横向产业中的不均匀分布
随着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生产产品过程的渗透与运用,生产要素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即传统生产要素的比重在下降,高级生产要素的比重在上升。传统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以天然禀赋资源为主的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是指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主导的新生产要素。有关资料表明,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其高级的无形生产要素与传统的有形生产要素的比例,1980年约为1:1,2000年这个比例上升至4:1。
如表1所示的横向产业核心元素中,知识在三个环节上的含量不均匀表现,及高级生产要素和传统生产要素在商品形成过程中的分布不均匀表现,是导致横向产业出现的根本原因。知识自始至终参与商品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企业开发什么产品,采取什么手段进行生产,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进入什么市场,提供什么服务,选择什么空间位置等,无不渗透知识的因素。企业的战略研究是纯知识的行为,产品的研发是知识为主导,制造的过程,设备、工艺、技术、管理的运用也是知识的过程,销售与营销也是知识的过程。即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一样需要培育、挑选优良品种。需要选择或培养肥沃土地,需要寻找市场销售。不难看出,任何一个产业的商品活动过程,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贯穿其中。
表1知识在横向产业中的不均匀分布
知识(含量不均匀)
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
销售服务
空间位置(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匀)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同样,这三个环节对高级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也是不均匀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环节更多地依赖高级生产要素,较少需要传统生产要素,而第二个环节则相反。这种不平均的知识结构和生产要素不均匀的配置就容易造成三个环节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其企业或产业所拥有和掌握完全知识的要素环节,就成为其具有相对优势的要素环节;相反,只是局部掌握或是不能掌握其知识的要素环节就成为相对劣势的要素环节。
我们可以推理:单个企业完成某商品过程所拥有和掌握的知识不是全部,而是局部的,为完成这个商品的过程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是片面的、局部的。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一定是掌握了某种局部的知识,而且是完全地掌握和熟练地应用,从而利用这些完全掌握的知识,形成企业的核心元素。这个核心元素相对于完成商品的其他过程更具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可能选择放弃生产这类商品的弱势环节,让其他有相对优势的企业来完成它未能完成的商品部分。
2.横向产业对生产要素的不均匀依赖
高级生产要素和传统生产要素在不同空间的不均匀表现,同样是导致横向产业对空间选择的重要原因。传统生产要素是根植在空间这一特定的区域,具有强烈的黏着性,不会轻易被移动;高级生产要素的隐性知识生产要素也一样具有黏着性,它们都依附在特定的空间。这就迫使企业向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移动。传统产业的移动大多是依照这样的规律,横向产业也一样遵循这样的规律。不同的是,现代企业的移动不是整个企业的移动,而是局部的移动、模块的移动、横向产业的移动。
最典型的是美国软件企业,规划设计在美国进行,软件生产在印度进行,销售服务在全世界进行。中国香港的服装企业,设计在香港公司或是法国公司,制造在中国内地生产,销售及服务遍布全球。香港的现代农业,其农产品的基因改造在香港的高楼大厦里进行,生产基地在内地的海南省,营销策划在香港,销售市场在全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附在商品的知识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被分离成不同的部分,不同的知识含量也分布在商品的不同价值环节,知识在形成商品的过程中也被分离在不同的空间位置,由不同的企业共同来完成这个最终商品(这与传统的跨国公司有根本的不同)。产品可能是一家企业完成,也可能是一家企业在不同地区完成,还可能是多家企业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合作完成。但无论怎么组合商品,企业总是依据自己的核心生产要素优化选择空间位置,由此决定了横向产业在空间的多元分布模式。
如图2所示,企业的三个组成元素(A、B、C),可以集聚在一个区域;可以一个区域集中其中的两个元素,另一个元素置于别的空间;当然也可以三个元素分置在彼此不同的空间,这就是横向产业与空间的选择关系。空间的这种生产要素特性迫使与企业相适应的元素向其移动,企业主动向能与其核心竞争力达到最佳配置的“优势发展空间”移动。企业对空间的选择并不需要空间使商品的整个形成过程都具有竞争优势,而只是对其某一元素或模块的优化环境的选择。企业的分离更多的是评估该企业的核心元素的选择,以及元素放置空间位置对该元素的竞争力和生产率提高的选择。通过观察现代经济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不再受空间(区域)的约束,越来越多的企业只是专注为商品的某一环节服务。
附图
图2 横向产业元素与空间选择
注:A为研发设计,B为生产制造,C为营销服务。
3.横向产业核心元素的相互关系
商品核心元素的分离过程,就是横向产业的孵化成长过程。企业只为商品的某一环节服务,因此,更加关注这一环节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并带动这一环节组织的发展。
(1)横行产业的第一研发产业模块,是以高级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为主体的产业。它对预期商品的规划、研发、设计基本不需要大量的土地(楼房)与体力劳动者,但是,它需要资本。因为这是一群以“脑袋”、知识为主体的组织,而这一组织群体的成本并不低廉,仅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社会对其就已经付出了较大的资本代价;到应用知识,规划、设计产品它还是需要较大或巨大的资本支持。这个产业的组织行为的特征就是脑力劳动为主,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比例小于高级生产要素。
(2)横向产业的第二生产制造产业模块,是以传统生产要素的土地(厂房)、劳动力(生产工人)和高级生产要素的隐性知识要素为主体的产业。这个产业的组织行为特征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对预期的商品生产制造,大多更需要劳动者用手去具体地完成,即使它们依靠一些低级或是高级的生产工具、设备,但是,还是需要一般的体力劳动去协助完成。这个产业的特征就是,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比例大于高级生产要素。
(3)横向产业的第三营销服务产业模块,是以高级生产要素为主体的产业,这个产业的组织特征是以“知识”脑力劳动为主。它由三个核心知识因素构成:一是对商品的整合与集成;二是对商品的选择、管理直到销售与服务;三是为商品流通、生产制造提供服务的配套组织,包括物流、金融和专业服务(专业服务主要有会计、法律、工程技术、咨询、设计等)。对商品的系统整合或是集成,到商品的销售策略、品牌推广、渠道安排、售前售后服务等,几乎都离不开“脑力”劳动。这个产业的特征就是,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比例小于高级生产要素
(4)空间在横向产业的框架里,对任何一个产业行为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为它们必须具体地“落在”某个空间进行其商业活动,但是不会随意地“着落”。空间的天然禀赋资源的合理配置、隐性知识的引导与发展、显性知识的不断获取等,都对横向产业的其中某个产业组织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横向产业对空间的选择是基于空间要素优势和横向产业自身要素优势的优化选择。
附图
图3 横向产业核心元素的相互关系
如图3所示,横向产业的三个核心元素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赖,它们必须按照预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完整的更复杂的过程。这种既独立又依赖的关系,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古老原则,并由企业所在的空间和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原则所决定。在这样的原则下,商品形成过程的三个要素环节的组织、发展都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并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其中任何一个横向产业组织要想成为某商品的领导者,要想制定一个完全有效的战略与方法去控制这个商品的整个过程,都注定是徒劳的。
完全分离割断的三个产业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无法完成一件商品的。但是,一旦将它们有机整合起来,产生出来的效益则远大于单个企业独立完成这三个核心环节所产生的效益,尤其是相同要素产业的集聚。笔者将其称为“蝗虫工业效应”,即这种“模块化经济”,形成了独特的“蝗虫工业集群优势”。其核心就在于集聚体的内部由于有众多的同质的模块,而导致的该产业规模递增效应(共享机制)以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互动机制。其具体的优势体现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和服务、技术和管理创新等的超大规模经济优势。
三、生产要素变化导致传统产业纵向分离与横向融合
1.横向产业下的香港产业现象
中国香港的电子、玩具、纺织、制衣、塑料及印刷等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将工厂搬离香港,北移到中国内地。这种现象覆盖了各种行业,包括高技术的服务业。数万家香港的企业把工厂迁移到中国内地的各个城市,形成了“空心化”的香港工业格局。香港的工业经济到底是“没落”了还是“发展”了,香港是继续发展传统的第二产业才是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还是放弃传统第二产业,众说纷纭。而事实是:香港工业的高峰期,1981年就业工人是87万人,今天在中国内地为香港企业就职的人员达1000万人以上。据香港政府资料显示,1995年,香港公司及个人在境外进行的各种商业活动获得的投资收益和劳动收益共达3870亿港元,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35%。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9倍,这个时期,香港制造业逐步北移,逐步减少。1980年香港第二产业占GDP的31.7%,2001年下降到13.4%。显然,传统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香港事实相违背。对GDP的其他贡献,按传统三次产业理论分析,那就是第三产业了。然而,留在香港,为香港工业北移服务的商品前期研究开发、后期营销服务的企业都是传统的服务产业吗?笔者在香港经营管理一家没有制造车间的电子数码产品公司,是一家自有研发、销售自有品牌并委托内地生产制造的公司,在香港没有一个制造工人,如果归属第二产业就过于牵强了,而香港类似这样的企业数不胜数。可见,“脑袋产业”和“躯干产业”的分离在中国香港乃至发达国家已是事实。
现代经济活动中,经济增长因为知识的贡献而快速上升。知识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产业的各个细部,在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过程中,知识无所不在。以传统生产要素为依托的三次产业理论来解析现代以高级生产要素为依赖的产业现象,显然是不适宜的。
香港企业组织的分离,几乎是大部分的企业行为。研究设计、营销管理与生产制造被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门,而且在两个不同的地区。重要的是这种现象不是局限于某个企业某个行业某个产业,而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共性。在一个空间位置,全部完成商品的全过程的企业越来越少。商品制造过程这个价值链的部门元素和部门位置,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整体了,而是全球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优势的获取。香港近20年的经济发展,事实上是留在香港横向产业第一要素和第三要素及第二要素的北移协同发展做出的贡献。
2.与无边界理论相适应的横向产业发展模式
无边界企业理论论证了生产要素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其核心观点是由于传统的有形生产要素向知识的无形生产要素的转化,才致使企业趋于无边界。从无边界企业理论看出,新生产要素对企业边界的巨大影响。企业局限发展是基于传统生产要素下的传统产业,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基于高级生产要素下的新型产业。一个企业,选择空间的重要依据就是,被选择空间的资源配置是否与企业本身相适应。显然,同时具有自然资源(A空间)和高级资源(B空间)都占优势的空间不可能存在,而通常是两个资源的优势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如果同时在A、B空间进行经济活动,就是企业组织的分离,即部分组织在A空间,部分组织在B空间。满足企业有边界理论条件的是对传统资源依赖大的企业组织,满足企业无边界理论条件的是对高级资源依赖大的企业组织。这个结论对本文横向产业理论提供了依据,就是企业分离,共同完成商品的形成。分离出来的新型组织选择了各自的资源优势。知识型企业(研发与营销服务)剥离了一体化的企业组织,独立选择在B空间发展;天然资源密集型企业(生产制造)也从传统企业剥离出来,选择在A空间发展。由此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能力,摆脱企业发展的边界局限,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商品。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在商品形成的全部范围内,获得全部的知识,取得全部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选择商品形成过程中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产业环节的分离和产业的新型组织由此产生。
横向产业下的经济模式,就是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和区域空间资源的模式,使得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横向产业元素,摆脱天然资源以及产业内部资源不足对其发展的约束,是较合理的而且适应产业经济生存与发展的模式。
四、结论
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不能满足现在世界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国内外众多学者已认识到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分析框架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发现三次产业的纵向由于其横向的相互交融而变得更加复杂,很难确定某个企业或行业在纵向的具体位置,这直接导致了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模糊判断。本文依据商品形成过程与企业组织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横向产业模型,即将传统三次产业糅合并横向切断,划分为研发产业、制造产业和营销产业,而且三个横向产业的发展可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发展。
如果中国香港基因技术是香港企业和该区域的核心元素,香港就可以发展农业,培育蔬菜、水果等农业品。这里讲的农业和其产品,就不同于传统的需要依赖当地天然资源的传统三次产业的农业,而是从事农业商品的研发和营销产业发展的广义的农业。其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可以在海南岛,也可以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香港的制造业北移,是因为“生产制造”这个产业在香港已经没有竞争优势,但是不能简单定义香港是工业的“空洞”。因为“生产制造”的前一个环节——设计研发产业还是在香港,后一个环节“营销服务”产业也还在香港。香港并没有因为工业品生产制造的北移就没有了香港工业。香港也不会因为没有“生产制造”就没有了“第二产业的经济支柱”。产业能力模块的转移充分解析了香港工业非核心要素的移动原因。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本文观点对现代企业或是区域经济如何选择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何重新组织企业的行为、如何重新参与现代商品社会的竞争,可以作为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企业不再是“大而全”,企业应该更加专注于其核心要素,发展商品的其中一个模块,而且这个模块的发展还必须依托在一个具有适应自身发展的“空间”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一样不能完全按照传统产业的模式,盲目地发展传统产业;没有区域的优势要素支持,并非现代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现代经济社会下,细分商品形成元素、细分生产要素,去劣取优,发展核心优势产业,对一个企业、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而言都至关重要。
[收稿日期]200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