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_国际竞争力论文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6X(2003)03—0005—10

一、21世纪国际竞争力新概念

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每年一度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推动下,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的两个车轮驱动下获得了深入发展,从1980年创立开始到2003年为止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力主要是以比较经济竞争实力为主,包括反映工业经济活动、自然资源等作为基本内容。评价指标全部是硬指标,而且指标体系比较庞大,指标间关系松散,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工业化国家。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评价方法基本确立起来,并逐步发展完善。这主要体现在国际竞争力概念、评价原则、软指标的全世界调查和8大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成熟发展,而且在实践上把国际竞争力评价从工业化国家范围逐步扩展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国家的世界总体范围,使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真正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竞争信息平台。第三阶段是从进入新世纪后的2001年开始,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得益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大大促进了世界主要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以及社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以人为本、终身学习、价值观与企业价值互动等新的竞争力结构的形成。我们可以把这种国际竞争力新理念称为21世纪国际竞争力新概念。

二、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

2002年IMD国际竞争力评价年鉴中提供了49个国家的314个指标的国际竞争力数据,其中有128个硬指标的数据信息来自国际组织和36个成员机构组成的网络,其余的115项指标是软指标,数据来自IMD对所有参与评价的国家和地区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共有3532个有效样本。2001年以前,IMD一直按照国际竞争力8大要素体系公布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供世界各国和地区分析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劣势,并为政府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和政策研究与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但是,2001年IMD改变了评价体系,即建立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4大国际竞争力要素体系。我们认为,新的体系更适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需要,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改革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许多不协调因素,在既抓重点与核心内容,又广泛控制因素方面推进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IMD原来的8大要素更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这种原因,我们认为,按照国际竞争力8大要素体系公布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对于中国是非常适合的。因此,从2001年起,我们运用国际竞争力规范理论和方法,并系统公布中国国际竞争力及其4大新要素和原来8大要素体系的评价结果;同时根据最新的指标和数据,重新计算上一年的评价结果以做纵向比较。

1.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在IMD的世界排名是第31位,较2001年上升了2个名次。中国国际竞争力整体实力变化不大。但从这几年动态分析来看(见表1),中国国家竞争力总体上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2002年略有缓升。尽管全球经济受到衰退的威胁,但整个世界的国际竞争力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结构变化。

2.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最新4大要素世界排名

IMD从2001年起,按照新的4大要素进行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4大要素是经济运行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企业效率竞争力、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竞争力。经济运行竞争力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于国内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和价格进行的系统评价。政府效率竞争力是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政府管理效率角度对于公共财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政体组织、企业和市场保障组织、教育进行的系统评价。企业效率竞争力是从企业创新、获利能力与责任的角度对于生产效率、劳动市场、资本市场、企业管理和适应全球化进行的系统评价。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竞争力是从满足市场经济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对于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和环境基础设施、价值体系进行的系统评价。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4要素及其子要素评价世界排名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近五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新4大要素世界排名

数据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1998—2002,IMD。

表2 2001—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新4大要素子要素世界排名

数据来源:同表1

从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4大要素来看,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在这4大要素排名除企业效率下降3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经济运行竞争力世界排名第3位,上升了4位;政府效率竞争力世界排名第30位,上升了5位;企业效率竞争力世界排名43位,下降了3位;基础设施竞争力世界排名第35位,上升了4位。从这种结构分析来看,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实力上升较快,恢复到1998年水平;政府效率与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有明显上升,超过2000年水平,但与1998年水平有较大差距;企业效率继续下滑,是历史最差水平。

从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4大要素的具体子要素看,中国在国内经济实力、就业、公共财政、财政政策等方面排名均在前10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货币政策和政体组织、全球化、基本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方面排名在10至25位,也有较好的国际竞争力。教育和劳动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则处于极为劣势状态。纵向比较来看,国际竞争力提升最明显的子要素是货币政策和政体组织上升5位,国内经济实力上升4位,技术基础设施上升5位;下降最多的子要素是价格下降15位,企业管理实践下降13位。

由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的20个子要素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成长方向和竞争力特点。中国在政府主导的财政货币政策和基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对宏观经济有显著的影响。中国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在科技基础设施和全球化方面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中国在市场体制培育上是积极的,但市场规则观念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在劳动市场、金融市场和市场保障上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举步维艰。由于人口的压力和经济转型期的特点,我国在企业和市场保障、教育、健康与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竞争力处于弱势,且提升缓慢,同时也使子要素竞争力水平排第一位的就业承受巨大的压力。

3.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8大要素世界排名

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结构变化,我们将2002年的4要素转化为IMD原有的8大要素体系进行分析。同时按照IMD的惯例,根据最新公布的指标和方法,对2001年8大要素的评价结果进行重新计算,以做比较说明。

对2002年指标按8大要素进行重新归类后,按照2002年的计算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加权汇总,我们得出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8大要素的世界排名(见表3、表4)。从分析中国在这8个要素竞争力水平上的动态变化来看,中国竞争力的结构按照以前的分类方法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与前两年相比,表现为:

表3 1998年以来中国8大要素排名表

数据来源:1996-2000年数据来源于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1998-2002,IMD。

2001-2002年数据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的指标和方法推算。

表4 2001-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要素及子要素世界排名对比表

数据来源:同表3。

总体上看,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有所回升,由2001年的33位提高到31位。从8大要素结构来看,除企业管理竞争力较2001年下降8位,政府管理竞争力下降2位,金融体系竞争力下降1位外,其他要素竞争力有1到3位的不同程度提升。

2002年国家经济实力竞争力继续上升,向重新进入前10位的方向变动。主要表现在投资、储蓄和适应性的竞争力有大幅度提高,如投资竞争力由2001年的15位提高到2002年的第4位。同时,最终消费竞争力下滑6位。

2002年国际化竞争力排名世界第33位,比2001年上升了3位。但是外国直接投资却明显下降,从2001年世界第13位下降到第23位,下降了10位,主要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国外投资的增长速度减慢。汇率竞争力排名下降11位,但汇率政策的评分上升,汇率稳定度相对下降,排名的下降是相对位置的下降。国家保护的竞争力上升6位,与我国加入WTO,注重对本国经济的贸易保护有关。经常项目差额、证券投资分别上升了2位、3位。商品及服务出口、商品及服务进口竞争力上升1位,开放度竞争力下降1位,其竞争力位置没有明显变化。

2002年政府管理竞争力排名世界第23位,比2001年下降了2位。财政政策和国债的竞争力分别下降3位和2位,与我国增发国债和提高间接税率,加强税收有关。政府支出、政府效率、政府参与的竞争力有不同幅度的提升,表明我国政府自身建设的竞争力在提高。

2002年金融体系的竞争力世界排名第44位,比2001年下滑了1位。资本成本竞争力从2001年世界第36位提高到第32位,上升了4位。金融效率竞争力仍是最差,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下降2位,这与我国加入WTO后,构建与世界接轨的金融和贸易体系是极不相称的。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下降9位,与近一年来股市走势相符合。

2002年基础设施竞争力世界排名第37位,下降了1位。除商务基础设施竞争力上升5位外,其他子要素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能量自足下降10位,主要是能源进口占商品出口比例提高了一倍多。基本基础设施竞争力下降6位,健康基础设施竞争力下降5位,但二者各指标值变化不大,是竞争力的相对位置下降。

2002年企业管理竞争力世界排名第44位,比2001年下降了8位,总趋势来看也是逐渐下降的。生产率竞争力从2001年世界第44位上升到第40位。劳动成本竞争力从2001年世界第10位下降到第12位,下降了2位,但波动不大。公司绩效竞争力下降了20位,主要在仅含的两个软指标公司信誉和董事会效力的评分上下降很多。管理效率竞争力下降8位,主要原因在于对我国管理人员水平、工人动力、劳动关系效率、适应市场能力等方面的评分下降。公司文化竞争力从34位下降到第40位,所含指标除道德惯例评分提高外,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感、对顾客满意度的重视上的评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2年我国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中除了生产率竞争力在上升外,其他的子要素竞争力均在下降,这是值得注意的。

2002年科学技术竞争力排名33位,上升2位。除知识产权下降4位外,其他子要素竞争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知识产权竞争力是相对排名下降,除知识产权保护评分下降外,国民在国内外获得专利数和增长率都有大幅提高。R&D支出水平竞争力3年来逐渐上升,2002年排名29位。R&D人员、技术管理、科学环境竞争力分别上升了3位、5位、2位,但没有达到2000年的竞争力水平。

2002年国民素质竞争力排名37位,比2001年提高3位。人口特征与就业由于总量大,增长快,仍是最有竞争力的。劳动力特征竞争力下降1位,变化不大。失业、教育结构、生活质量、态度与价值观的竞争力均有大幅提高。

三、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

从整体上看,2002年的中国国际竞争力有所回升,竞争力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的过程,即强调市场规律和市场化,但并没有完全适应。另外,国债发行和股市走势等中微观因素也在竞争力变化中得到了体现。通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可以更清楚了解在要素和指标层面上我国竞争力的特点。

2002年的243个参与排名的指标中,中国20个最有竞争优势指标分布是经济运行6个、政府效率5个、企业效率2个、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6个(见表5)。经济运行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增加值的总量和增长率,就业人口的总量和比例上。政府效率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国家高储备、低税率和政治体制、立法、政策对经济发展挑战的适应上。企业效率的竞争优势体现在生产率的增长率上。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人口、电信投资、研发总人数等总量指标和社会价值观上(见表5)。这些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总量和增长率上。

表5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优势指标表

数据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IMD。

2002年中国20个竞争劣势指标主要分布在经济运行1个、政府效率7个、企业效率7个、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5个(见表6)。经济运行的竞争劣势体现在人均增加值的低水平上。政府效率劣势较多,主要体现在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都不高,金融市场开放度不够。企业效率竞争劣势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不高和管理技术人才不足。基础设施竞争劣势表现在人均计算机和互联网拥有率低,能源消耗效率低,人的综合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劣势主要集中在人均水平和社会综合发展上。如果把这些劣势指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国际竞争力将由目前的第31位上升到第27位,名次上升4位。

表6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劣势指标表

数据来源:同表5。

由表5和表6的内容,可归纳出表7。

表7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优势和劣势指标分析表

四、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吸引力评价

IMD在每年的国际竞争力年鉴中除了发布根据竞争力8大要素(2001年后改为4大要素)计算得出的国家整体竞争力排名外,会同时公布国家吸引力排名。国家吸引力的计算指标选自竞争力要素中的代表性指标,但二者立足的角度不同。国家整体竞争力通过对8大竞争要素的评估来衡量一国的经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而国家吸引力从制造业、研发、服务三方面入手反映一国社会发展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一国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本部分将从制造业、研发、服务这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出发反映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及趋势。

国家吸引力与国家扩张力是相对的,前者反映一国或地区对竞争资源(如资本)的吸引能力,进而表现该国或地区由内及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能力;后者则反映一国或地区输出竞争资源,参与国际市场,进而由外及内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能力。二者的平衡发展和均衡状态是提高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IMD对中国近年来国家吸引力的要素排名如表8,中国国家吸引力自1994年至1998年处于徘徊上升阶段,并在1998年达到最好状态,这与我国当时在世界市场,特别是在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分不开的。1998年到2001年的国家吸引力则逐年下降,2002年略有回升。制造业、研发(R&D)、服务三要素的国际竞争力趋势与国家吸引力总趋势相同;可以认为,我国国家吸引力结构稳定,发展较缓,相对排名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但2002年略有起色。

表8 近五年中国国家吸引力要素世界排名表

注:*1998年及以前IMD只公布国家吸引力的整体排名,不分要素公布排名。

说明:1994—1998年中国国家吸引力排名依次为:32,32,26,28,22。

数据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1998—2002, IMD。

国家吸引力所含的制造业、R&D、服务国际竞争力都可以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进一步评价。

1.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的竞争力总排名由2001年的39位上升到2002年的33位,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仔细观察其内部要素竞争力评价我们可以看到,情况其实并不乐观。在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分别评价中,只有环境竞争力有一定提高,由2001年的41位上升到2002年的39位,其子要素国际化、政府政策及效率、金融效率分别上升4位,2位和1位。造成这种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之后,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双重驱使下,我国的国际贸易及服务来往增多,国际资本流动更加自由,同时政府的政策更加灵活务实,提高了自身效率和金融效率,见表9。

表9 2001年和2002年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要素世界排名

数据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1—2002, IMD。

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2002年比2001年下降了4位,其子要素企业管理、科技进步和人才支持分别下降8位、3位和1位,反映出在制造业的自身发展上我国虽然比过去在绝对数量上有所进步,但在全世界的动态比较中我们已经开始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上。

我国制造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下降了6位,但其在要素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的竞争力评价排名分别上升了一位。这种现象的存在同样反映了在多国的相对比较中,有更多的国家比我们进步得快,竞争力整体结构均衡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国家经济基础排名已经位列世界第一。

由以上分析可见,为了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应该是焦点所在,改善企业管理,加快科技进步,建立良好的吸引人才机制都是我们近期应努力的重点。

2.中国R&D国际竞争力

我国R&D国际竞争力在2001年到2002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世界排名上升了6个位次。其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有一定的改善,而环境竞争力有所下降。从总体看来,我国的R&D国际竞争力水平仍然很低,见表10。

表10 2001年和2002年中国R&D国际竞争力要素世界排名

数据来源:同表9。

R&D核心竞争力由2001年的47位上升到2002年的44位,主要得益于我国加大研发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人才支持水平基本没有变化,反映出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吸引人才机制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这种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善的趋势。

R&D基础竞争力由2001年的41位上升到了2002年的39位,这与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手提电话以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

R&D环境竞争力由2001年的31位下降到2002年的34位,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住在我国的生活成本有很大提高,形成了R&D发展的一个障碍。而国际化和政策环境要素同制造业竞争力的分析一样,均发生了有利于R&D竞争力发展的变化,二者分别提高了2个和9个位次。

应该说我国的R&D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提高,为了保证其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在教育上下大功夫,尤其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不断加大投入,为R&D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平台。

3.中国服务国际竞争力

国家吸引力中的服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概念,一是服务业的概念,二是管理的概念。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一国或地区金融服务、科技、教育、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服务国际竞争力2002年比2001年提高了6位,竞争状态有明显提高。但内部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核心竞争力与基础竞争力排名较后,而环境竞争力要好得多。整体来看,我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还处于靠后的水平,见表11。

表11 2001年和2002年中国服务国际竞争力要素世界排名

数据来源:同表9。

核心竞争力从35位下降到42位,下降7位,变化趋势令人担忧。从内部结构来看,竞争实力和金融服务的竞争力位次上下浮动不大,科技竞争力下降6位,企业管理竞争力下降了20位之多,是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子要素,主要体现在公司信誉、董事会效力、销售方法和称职经理人员等指标的排名下滑。

基础竞争力提升1位,但仍是参与评价的最低水平国家之一。劳动力竞争力相对较强,但2002年比2001年下滑7位,优势在减弱。基础设施竞争力略有提升。教育和生活质量的竞争力则处于最低水平且变化甚微。

环境竞争力水平提高2位,其中政府管理和市场的竞争力有明显提高,而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政府在创造并保障市场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财政政策下降5位,但仍拥有较强竞争位次。

在提高服务国际竞争力方面,我国在环境保障上下了很大工夫,收效明显,政府管理和宏观经济政策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了保障,市场不断健全与规范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服务竞争力提高创造了条件。但仍有两方面阻碍了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一是企业在人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二是由于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又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而消耗资源阶段,人口素质和综合生活质量国际竞争力相对水平的提高十分困难。这些也是阻碍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从制造业、R&D和服务竞争力的内部结构来看,我国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研发环境和服务环境,但涉及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和企业管理水平严重落后。优势的存在为竞争力体系的循环创造了良好条件,只有在人才问题、企业管理问题等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上有所提高,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吸引力国际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位次。

五、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体现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有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的经济总量庞大,具有很高的国际竞争实力。如2001年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3860亿美元,远高于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还表现在投资、储蓄、消费总量上,尤其是直接利用外资存量列世界第6位,说明世界资本看好中国。另外,中国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都加大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其总量是非常有竞争实力的。

中国经济增长率很快,国际竞争优势突出。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和综合生产率增长率分别列世界第1位和第3位,人均GDP和人均综合生产率的绝对水平不高,但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

中国电信投资占GDP比重较高,保持了很高的竞争水平。这反映了中国推进信息化,加大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对于支持技术创新、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缩短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重要。

中国个人收入税有效税率(占人均GDP百分比)名列世界第一,说明中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运用空间非常大。

中国在体制、机制、法制、文化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公共财政管理的改进,改革和立法对企业参与竞争的鼓励,社会价值观、国家海外形象、政治体制等对经济挑战、市场体制建立的作用等都得到很高评价。

六、中国国际竞争力基本结构特征

1.市场竞争力基本结构。从消费市场支持竞争力评价:中国第7名;从市场流动性和适应性竞争力评价:中国第45名;国家在海外的形象对于竞争力影响评价:中国第9名;从国际贸易平衡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8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评价:中国第9名;作为制造业产品出口比率评价:中国第22名。总体看,中国市场竞争力比较强,但是市场流动性和适应性比较差,需要改进。

2.企业竞争力基本结构。从综合生产率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47名;从企业家精神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47名;从公司创造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30名;从拥有称职的高级管理者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49名;从市场获得最适合的管理者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49名;从管理者可信度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44名;从公司董事会作用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34名。中国企业竞争力基本结构总体上处于非常低的竞争水平,其中公司创造和公司董事会的竞争力处于中下等水平。

3.科技竞争力基本结构。R&D总支出竞争力:中国第9名;人均R&D支出竞争力:中国第43名;R&D总支出相对竞争力(占GDP比率):中国第27名;基础研究竞争力:中国第20名;国民专利竞争力:中国第10名。中国科技竞争力总量和增长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人均竞争力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4.政府管理竞争力基本结构。2002年政府经济政策评价的竞争力:中国第17名;经济复原力评价:中国第13名;社会价值观支持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国第6名;政府预算平衡评价:中国第43名。中国政府管理竞争力表现出比较强的竞争力结构,政策比较有效,经济恢复力强,社会稳定凝聚力强。存在的问题是增强政府预算风险意识,改善政府预算平衡。

5.金融竞争力基本结构。银行资源竞争力(银行资产为GDP倍数):中国为第9名;信贷竞争力评价:中国第45名;风险资本竞争力评价:中国第43名;银行服务竞争力评价:中国第46名;证券市场资本化评价:中国第11名;证券市场指数增长评价:中国第43名。中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总体上比较弱,但是在金融资源总量上有一定的优势。

6.基础设施竞争力基本结构。国内能源生产量评价:中国第14名;数据安全质量评价:中国第43名;健康设施投资评价:中国第33名;城市化评价:中国第23名。中国基础设施竞争力总体上处于中下等比较弱的竞争群体。但是,其中个别方面也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如基本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等。

7.国民素质竞争力基本结构。赡养率评价:中国第5名;人口健康预期寿命评价:中国第34名;人文发展指数评价:中国第45名;生活质量评价:中国第38名;公共教育支出评价(占GDP比重):中国第47名;教育体系适应性评价:中国第39名;高等教育适应性评价:中国第42名;金融教育适应性评价:中国第49名;工程师适应性评价:中国第49名;信息技术技工适应性评价:中国第49名。中国国民素质竞争力在人力资源上有明显的优势,除此之外都比较低。

8.国际化竞争力基本结构。全球化评价:中国第45名;对于全球化的态度评价:中国第25名。中国国际化竞争力处于发展时期,态度积极,但适应性需要逐步增强。

七、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要点

各个方面的信息表明,中国成为未来几年世界最关注的竞争力成长区域之一已经确定无疑。中国的外部环境非常有利于本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根据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近年来世界竞争力主流要素趋势,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要点可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普及全民的市场经济知识。2002年中国市场经济知识普及世界排名第44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没有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将导致经济运行不稳定、经济风险增大,极不利于管理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技术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可能变得非常困难。

2.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永恒主题。我国企业竞争力目前非常弱,根本的是人的问题,包括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工程师、技术工人。关注大型企业集团的成长,对于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成长许多企业竞争力群体,使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在企业之间形成紧密连接、高效运行竞争关系,从而创造成熟的企业竞争力结构。

3.提升科技竞争力。中国科技竞争力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潜力,在体制和机制改革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正在成为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要素。科技竞争力根植于企业沃土之中,成长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平台基础之上,汲取营养(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并顺从其发展方向。政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创造良好的科技环境,它与企业的科技竞争力重心是一致的。扎根于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并在企业的有效监督和机制约束下提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效果。

4.提升基础竞争力。我国基本基础设施的发展非常强劲,信息化正在提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竞争水平。在我国,基础设施的效率需要不断提高。提升国民素质是重要的基础。

5.提升环境竞争力。深化市场经济是最重要的创新,它对宏观经济环境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最基础的。前面提到重视国民市场经济知识普及工作是与之相关的前提。推进市场化方面,我国应当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改革和完善金融体系,稳健开放金融市场,增加融资渠道;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制定积极政策大力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

6.提升政府管理竞争力。政府在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本的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创造以人为本的竞争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网络与信息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终生教育体系,这是以人为本的开发基础;建立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动力基础;建立市场风险与社会保障统一关联的竞争与创新稳定发展的基础,这是以人为本的创新基础;建立基础设施(包括基本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市场竞争规范法制体系的基础,这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基础上政府创造的环境基础;建立社会透明度和政府效率公共监管的基础,这是以人为本的民主基础。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在一国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积极贡献。中国在新世纪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关键是全面发挥政府管理的积极主导作用。

标签:;  ;  ;  ;  ;  ;  ;  ;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