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对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美国论文,外语学习论文,启示论文,外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外语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美国政府制订了国家级课程标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1996年初版,1999年再版。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将美国21世纪的外语学习目标归纳为5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语言交流),Cultures(文化沟通),Connections(相关知识),Comparisons(比较能力)和Communities(社团活动),也是《标准》的核心内容。《标准》的出台不仅推动了美国外语教育的改革,而且对我国现阶段的外语教育改革,特别是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5C”外语学习标准产生的背景
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诞生地,许多外语教学法都是美国学者率先提出来的。然而,由于外语教学方法不恰当,重视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学习,轻视实用能力的培养,且学校开设外语课的时间晚、课时少;加之许多美国学生认为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因而缺乏学习外语的动力。因此,美国外语教学从整体上看,似乎并不成功,同样存在着类似我国的“哑巴外语”(陆效用,200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面对21世纪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和本国低质量的外语教育,美国政府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再一次认识到国民外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大声疾呼:21世纪的美国学生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从1993年起,“全国外语教育目标课题组”在美国教育部和国家人文捐赠基金的帮助下,经过三年的广泛调查研究和多次召开研讨会,于1996年公布并出版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作准备》(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年该学习标准的修订版更名为《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新版《标准》不但适用于美国的中小幼学校的外语教学,同时也适用于大学外语教学。
二、“5C”外语学习标准的基本内容
1.Communication:要求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达到参与对话、提供和获得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水平。能读懂、听懂和翻译各种话题的书面语和口语;能与听众和读者就广泛的话题交流信息、观念和思想。
2.Cultures:能获得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知识。了解该文化的实际与所反映的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该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所表达的观念之间的关系。
3.Connections:外语学习应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以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学生能通过外语及其文化获得信息与知识,并通过现有信息找出明显的观点。
4.Comparisons:培养对所学语言和文化本质的洞察力。通过比较目的语与本国语言能理解语言的本质,通过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本国文化能理解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5.Communities:能用外语参与国内外的多文化社团活动。学生在校内外均能使用外语,把学习外语当作乐趣和充实自我的手段,使学生成为终身的外语学习者(Standards,1996:9)。
上述“5C”标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个“5连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5C”学习目标不仅是《标准》的核心内容,而且体现了当代最新语言习得理论,代表了美国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三、对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启示
1.转变外语教育观念
近年来,美国十分注重转变外语教育观念。政府认识到了外语教育对位居世界第一的经济、军事大国十分重要,把外语教育放在与其他基础学科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社会研究和自然学科同等的位置上,这不仅是因为外语教育是学生的基本教育,而且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梁中贤,2002)。2000年,负责管理美国教育的官员Richard Rily认为,加强外语教育有助于培养劳动力素质、维护国家安全以及促进其他领域的教育。面对21世纪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和本国低质量的外语教育,美国政府认为外语教育是涉及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的大事,不加强外语教育,美国将在21世纪失去应有的国际竞争力。可见,美国是把外语教育改革放在国家安全高度来认识的。
为了使英语教育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也颁布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它标志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我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应该从国家安全、民族兴亡的高度来认识我国英语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转变外语教育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1)世界经济动态与信息的把握;2)与世界各国沟通与交流的能力;3)公民参与国际事务和经济活动的能力。而实现这些条件的主要前提就是外语教育的水平(梁中贤,2002)。因此,我国的外语教师要积极转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师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大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师生互教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
为了通过外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标准》对21世纪美国学校的外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The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require a much broader defini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ample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develop,and us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learning strategies,critical thinking skills,and skills in technology,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e elements of the language system and culture.”(Standards,1996:28)。这表明:以“5C”为目标的外语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涵盖了1)掌握语言系统(language system);2)学习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3)接触文化知识(cultural contents);4)传授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5)融合其他学科内容(contents from other subjects);6)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7)使用新技术(skills in technology)等方面的内容。美国外语教学“5C”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与这7项教学内容密切相连,它们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纵横交错、相互依托,形成了外语课程的“编织型”结构。
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点是语言知识(语音、词汇和语法)。毫无疑问,这些内容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仍然十分重要,但是语言系统不止是词汇和语法规则,它还应包括社会语言学知识,如非语言交际、语言的社会地位和话语的理解等。社会语言学知识架起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桥梁,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语言知识和这些社会语言学知识之后,才能运用适当的目的语开展成功的交际活动。因此,要实现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体目标,我们有必要学习、借鉴美国《标准》,把外语教学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上。
我国的外语教师应通过外语课堂向学生传授交际策略,如根据语境推导语义和推理、预测、概括等,帮助学生弥合那些因语言或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际沟;让学生大量接触和了解所学语言的丰富文化内涵,如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当今和历史的重大事件、文艺作品以及人们对于文化的态度和看法等等,抓住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及其人格修养和文化素养;向学生传授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譬如,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如何通过预习、略读和浏览等手段安排学习计划,如何复习,如何在遇到疑问时要求别人给予解释,等等,把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使学生改善学习、增强记忆力和提高应用能力,成为终身的外语学习者。外语教学应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如,编写外语教材要融合其它学科知识,教师平时要注重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或音乐等方面知识适当结合进自己的教学,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外语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水平,还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使他们的外语达到能理解和熟练表达其它学科知识的程度;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即从基本的识别和想象能力上升到较高层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应该贯穿于外语学习的全过程。外语教师应通过制订教学计划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当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外语教学,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交互电视录像、因特网、电子邮件和全球网等先进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建立朋友之间的通讯联系,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日常生活情况,大力使用现代技术,使外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构建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相互衔接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美国1996年公布并出版的《标准》的适用对象是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中小幼学校的外语教学。为了使各阶段外语教学衔接起来,做到承上启下、环环相扣,在实施之后不久,“全国外语教育目标课题组”对《标准》作了进一步修改。修订版主张实行大中小幼学校外语教学“一条龙”的体制,它不但适用于美国的中小幼学校的外语教学,同时也适用于大学外语教学,并为美国21世纪的大学外语教学描绘了这样的前景:“Students ent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competent in second languages and cultures;they will expect to continue studies in those languages,cultures,literatures,and in other disciplines that draw upon those abilities.Students will desire an array of options beyond that of today's curriculum.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n exciting challenge to redesign programs in new and innovative ways.”(Standards,1999:21-22)。事实表明,美国通过抓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已初步建立起了美国外语教学的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各阶段的教育研究、教学方法、大纲编写、课程、教材和教法改革等方面工作能够统筹兼顾,现正有计划地向前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英语教学虽然由教育部统一管辖,但是具体的教学均由相关部门直接管理,如小学和中学的英语教学由基教司负责、大学英语教学由高教司负责等,这犹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是造成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管理长期严重脱节的原因之一。而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仍是大中小学各阶段英语教学自成体系,相互沟通不够,条块分割,教学重复;整个英语教学在大纲、教材、测试等方面未能很好地形成承上启下、环环相扣的科学体系。要解决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问题,就应该结合国内外语言习得研究的新成果,对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且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学英语教学彼此相互衔接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第一次采取了中、小学整体设计的方案,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把小学到高中的课程有机地衔接起来,但是它的实施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为了形成大中小学“一条龙”,制订与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相衔接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以指导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是必要的。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在广大中小学的实施,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在入学时将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教学只有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成功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按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来统一规划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评估方式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等,以系统连贯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有一个能够打破目前条块分割的协调机构,尽快形成我国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一条龙”,使各个阶段的外语教学管理做到承上启下、环环相扣。一条龙管理横跨高教、普教两大部门,涉及大纲、教材、教法、考试等诸多方面的衔接,需要高教、普教专家共同讨论、通盘筹划;要尽快形成大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一条龙”,重视课程标准制订的科学性,使各阶段英语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要尽快形成“一条龙”的英语新教材,其内容要现代化、信息化;在构建英语教学“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英语专业的教学必须坚持以“英语为本”的原则。不能随意开设所谓的“急需课程”,把英语专业办成“四不象”的专业(秦秀白、吴古华,1999)。我们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复合,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英语人才。非英语专业的普通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尽早接触实用英语,从本科阶段就逐步培养吸收科技信息能力和学习以对外交流为目的的实用型内容和教材。这就要求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实现将“学习英语”改为“用英语学习”的目标,努力使自己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必须加强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师间的交流,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填补相互间迄今依然存在的“鸿沟”;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傅采众长,避各家之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新的尝试与改进。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做到灵活多样,特别要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提倡课堂研究和行动研究,促进教师共享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