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为根据,合着世界发展的节拍,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变化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认识未来和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任务。在发展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发展一般都被视为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GNP)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就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单纯的经济增长是传统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当时,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第一个十年发展计划和第二个十年发展计划都是以经济增

长为主要目标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和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经

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长时期也正是处在这种追求之中。不可否

认,这种发展观是那个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它对

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对我国能够在短期内摆脱穷困、实现经济起飞产生了历史

性的作用,大大推动了我国迅速发展的进程。

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率上升、收入分配的悬殊程度加重等,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状况。在我国,则一度出现了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与速度的比例失调状况。如我国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就是片面强调高速度、高积累,带来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的例证。另一方面是严重的全球问题,即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也有了长足改善,但在发展进程中由于过于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两个方面突出的问题暴露了传统发展观的局限,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的发展观发生了两个重要转变。第一,区分了增长与发展。人们看到,增长只是表明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加快,而发展则不仅强调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加快,而且更注重随着产出增长和生产速度加快而出现的生产、就业、消费等结构上的变化和体系、分配上的变革;人们也意识到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惟一指标,不仅不能反映该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和它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而且还存在着诸如不能说明产出产品和劳务的种类,不能说明由于这些产品和劳务而获得的福利大小,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等缺陷。第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即“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我们现时之需要的一种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础上,说明了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危及后代人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延续和发展人类自身,它体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统一的内在要求,表达了人类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探索之后所要追寻的真正目标。

中国的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起来看速度比较快,但经济质量和效益不高则一直是困扰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低,经济增长主要投入大量劳动来推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单位产品物耗多,工资含量上升;产品质量差,合格率低;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下降,亏损面大;基本建设规模大,投资效益低。反思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指出:“过去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摆脱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而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发展生产力要讲究经济效果。”(《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1、128、312页)随后,在中国发展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发展是硬道理,并不是“硬”在单纯的高的发展速度上,而是“硬”在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是“硬”在讲求效益的高速度上。我们党对发展的理解包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这两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体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上。这一理解深刻说明了只有把经济效益、发展速度、比例结构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为人民谋取利益,才能继续为发展注入活力。

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阐明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形成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实现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就在于:“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同上,第97页)在对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论述中,江泽民强调指出,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上,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础产业薄弱状况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但是,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发展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胡锦涛深刻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把推进城市发展和推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把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和保所资源环境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观,是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的发展观,它意味着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方面综合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全面发展

全面进步、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无论是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组织、管理、生产、分配及决策实施等,都只有表现出发展的全面性特点,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发展的全面性不仅要求有经济增长,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而且有经济结构的优化、比例的协调,有分配制度的合理和人民群众实惠的增加;不仅要求有经济增长,有经济发展,而且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不仅要求有经济总量扩大、经济结构优化、物质财富的获取,而且有环境生态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因此,“全面”就是要着眼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发展,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我国在2020年实现的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要在经济指标方面提高人民的小康水平,而且要在社会指标、精神生活、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等方面提高人民的小康水平;不仅要使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的教育,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和发挥人的潜能,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且要使人民享有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不仅要在生态环境方面,改善环保设施,强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且要在整个社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促进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统一。

2.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等。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各个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是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推动和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在新世纪新阶段,要通过协调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

用协调发展的观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要引导全社会把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引导全社会把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社会结构的协调发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生产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为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服务;就是要引导全社会把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到全方位地为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就是全面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表现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会制约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的情况下,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说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相互协调,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走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整体。科学发展观反映的是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在这个综合发展理念中,以人为本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多种需求,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的实现,以及人的自身价值的提高,它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预测未来社会时就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样也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意味着物质文化财富的创造日益增多,从而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是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发展迅速而城市化发展滞后。因此,无论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还是增加农民收入,都和能否推进城市化的发展直接相关。推进城市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有8亿多农业人口的大国,要在这样的国情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根本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支农、建农问题,而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这就必须把走农村城镇化作为中间环节,通过发展小城镇来提高城市化水平,使农村城镇人口占县域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从而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发展小城镇实际上就是使城市的密集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不断地向郊外、向更远的农村地区扩散,使城市的各种职能也不断向外延伸。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发挥城市的产业聚集效应和人口聚集效应。产业聚集效应是以基础产业为支撑、以主导产业为龙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然后以这个经济增长点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样所产生的效应要比单个产业产生的效应大得多。人口聚集效应主要是产业聚集区对劳动力和专业人才的吸引,它可以创造出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需求。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是发展小城镇的依托。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压力。小城镇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方面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小城镇在吸纳劳动力上所需要的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要比大城市低得多。发展具有城市功能的小城镇,可以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分化部分农业人口到非农业部门;也可以利用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城市文化、价值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科技,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利用发展小城镇来推进城市化,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它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其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统筹区域发展,把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收入差距还在扩大。这种日趋扩大的状况,影响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坚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思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是放慢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更不是抑制东部地区的发展,而是要在继续发展东部地区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选择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特别重要。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梯度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政策,既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也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我国东部地区掌握着较先进的技术,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发展滞后,但资源却比较丰富;中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但却比西部地区先进。这种梯度差异使我国的区域经济采取了由东到西逐步推进的发展战略。这种梯度发展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布局,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发展的差距。为缩小这一差距,还必须将协调发展与梯度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我们党在世纪之交作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就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西部地区要争取在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部地区必须加快发展进程,但也强调了东部地区应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这是由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通过非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状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同步发展、同步富裕。让一部分条件、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先富起来并带动未富的地区逐步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符合我国经济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考虑各地区的资源状况,在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经济交流和合作,把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人力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这是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把加大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力度提到重要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对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巨大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协调,强调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关心公共管理、关心社会保障、关心健康事业、关心教育和文化等,特别是帮助贫困群体、失业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新获得机会发展,成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一方面要坚持效率优先,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公平,加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扶助贫困居民提高收入水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社会就业,也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现阶段,缓解就业压力,把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使失业人员成为社会财富,必须从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以为创造就业岗位、吸收新增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提供条件。

4.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环境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推进,必须把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上,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互动。首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的增长要与综合国力相适应。人口质量的优化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其次,要确保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对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的持续利用,要遵循生态规律,在资源开发时给后人留下至少能达到目前水平的数量和质量;对不可再生资源如如矿物燃料和矿藏等的持续利用,则应在逐渐耗尽它们之前,就能找到替代它们的产品。第三,要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优化环境经济行为。既要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式的环境经济行为,使企业因为应用新技术而获得良好的形象和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也要加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减少治理的社会成本。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持人类社会的永续生存和长治久安。

5.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潮流和我国已加入WTO的经济发展契机之下,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既要有效利用国际资本、技术和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资源配置格局的变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并争取使这些规则的订立符合我国发展的利益;更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外向化和发展战略调整转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必须把产业发展战略与对外贸易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结合起来,把国内战略与国际战略结合起来,把“引进来”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

“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新的科学总结。全面实践“五个统筹”,必将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伟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标签:;  ;  ;  ;  ;  ;  ;  ;  ;  ;  ;  ;  ;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