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林1 吕娜2
1.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新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1005
2.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并作出评价。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7年10月接受中医辩证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血压明显下降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为95.5%高于对照组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病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
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evaluate the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TCM. Methods 132 cases of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5 to Octo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6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CM dialectical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ime of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blood pressure decrea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as 4.5% and 24.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4.2%),and the two groups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CM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s better.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improve the patient's disease,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is low,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hypertension;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与饮食和生活习惯及情绪波动有关,难以彻底治愈[1]。临床上常应用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四种:Ca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利尿药(如氢噻氯嗪)、β-受体阻断剂类(如普萘洛尔)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如卡托普利),虽然效果较好,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2-3]。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分析其疗效并作出评价,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3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6例。研究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34.5~68岁,平均年龄(43.5±3.7)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42例,20例,4例。对照组男32例、女34例;年龄35.6~66.5岁,平均年龄(41.0±4.9)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41例,22例,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的高血压诊断标准;②均已告知本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未完成治疗计划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4]。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措施:控制饮食中Na摄入量,根据患者的个人病情服用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如有心律失常或心绞痛伴高血压的患者可服用受体阻断剂类,代表药物如普萘洛尔,但要注意药物的首关消除作用。
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高血压。
①冲任失调证:主要表现为心悸烦躁、头痛、眩晕等,采用复方仙麦汤:淮小麦30 g、仙灵脾12 g、知母10 g、黄柏10 g、香附5 g为汤剂加减;②肝阳上亢证:主要表现为暴躁易怒和头晕头痛,地龙30 g、黄苓20 g、珍珠母20 g、茯苓皮20 g、钩藤20 g等为复方黄苓汤加减;③阴虚阳亢证:腰膝酸软、烦热及头痛眩晕等,采用复方牛膝汤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5]
高血压诊断: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正常值:收缩压≤12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②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时间(天)、不良反应发生百分数(%);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分为4级,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血压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改善,两个月后接近正常值;有效:患者血压下降,临床症状缓解,但距离正常值还有一定差距(±20 mmHg);无效:患者血压下降不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有不良反应发生,如胃肠道反应,或病情反复不稳定。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血压明显下降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为95.5%高于对照组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粹,以毒副作用小、预防保健为主要特点。虽然没有明确的治疗高血压的中医文献记载,但根据医学药物典籍、药物治疗疾病原理和药性,结合阴阳理论和患者表现出的具体症状,对因或对症治疗患者的疾病[6-8]。高血压患者通常表现为头痛眩晕、暴躁易怒或烦躁心悸等,利用降压药物如决明子、葛根等,利尿药物如茯苓皮,降压止头痛药物如黄苓、珍珠母等,综合利用互补组成汤剂可达到最大化疗效[9]。本研究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医辩证疗法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9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2%,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分别为4.5%、24.2%。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压明显下降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有效的控制血压,但治疗疾病以安全性为优先考虑指标,故中医辩证治疗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可行性较高。
综上所述,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病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 鑫.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251-253.
[2]Fuku iM,Ch iba K.Clinical effective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100 cases of hypertension in TCM[J].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1,14(3):30-31.
[3]敬 博,蒲德甫.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3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90-291.
[4]郎建新.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552-554.
[5]王 蕾,刘思淼,张 艳.中西医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198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2(2):22-23.
[6]李 蓉,冯纯慧.中药降压汤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5(10):1510-1512.
[7]温志浩,农一兵,于友华,等.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文献的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l,15(5):18-20.
[8]于 平,毛利荣,张大成.平肝息风系列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ll,19(9):406-407.
[9]郭克锋,张嘉锋,杨文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15(4):326-328.
论文作者:张福林1,吕娜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高血压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治疗高血压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