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四年后两岸关系_两岸关系论文

我认为四年后两岸关系_两岸关系论文

我看四年后的两岸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看论文,两岸关系论文,四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李登辉今后继续掌权的四年内,两岸关系恐难有重大的突破,将是一个拖的局面。因此要注意后李登辉时代台湾的新接班人,其出身、教育背景、经历等都将不同于李某,即使是本省籍的,也早已摆脱了悲情时代的影响,肯定要比李某来得理性、务实,或许因之可导致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而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看法与想法应是答对了两岸关系这个问题的一半,那就是“人的因素”在此所能发挥的作用。过去近十年,李登辉所主导的台湾的大陆政策偏离了一个中国原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是海峡危机的最主要根源。如以加入联合国一事为例,就能很清楚地看出。加入联合国是直接挑战一个中国大原则的事,民进党以此作为搞“独立”的一个手段,国民党高层人士很多人都反对如此作法。一些人曾公开地为反对此事而与民进党人辩论过,且赢得台湾大众的认同,只因为李登辉一个人对此问题情有独钟,反而赞成此一拟议,全力而拼之,演变至今而导致两岸关系的恶化。国民党的高层公开地不公开地都想说服李某不要再搞加入联合国的花样,但没有人敢公开反对。“人的因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也。

以上充分说明“人的因素”在两岸关系上的作用。面对着这样一个对手,也只有将眼光放远,而不汲汲于眼前。自今开始就将注意力放在下一轮的接班人身上,未始不是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因为李登辉的时代终究要过去,四年后的台湾新领导层肯定不同于以往的,两岸关系也肯定会有新的突破或根本性的变化。

除了“人的因素”,我觉得客观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后四年,两岸关系决不会因李登辉的顽固而退滞不进,相反的,我认为在这四年内,客观的因素将促使两岸关系有重大的良性发展。

首先是台湾的经济发展,不搞好两岸关系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台湾的生命线,绝不以李登辉的意志而改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的外销是零成长,政经负责人很想将之归罪于导弹演习,其实这是台湾经济转型不成功的必然结果。没有理顺两岸的政治关系,也就没有明确的经济政策;没有明确的两岸经济政策,台湾的经济就无法发展,说什么“亚太营运中心”、“金融中心”、“媒体中心”,都是废话一大堆。王永庆和施振荣(宏碁)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他们坚持要往祖国大陆发展。

由此而联想到“三通”问题。台湾当局曾想以“三通”为筹码。其实,不“三通”直接受害者是台湾的经济,先焦急的应该是台湾不是祖国大陆。随着时间流转(大约一两年内),台湾经济的困境压力,必然反映在政治上,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台湾头号领导人。李登辉“5.20”演讲说他愿到中国大陆去,不管其有无诚意,到时候为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不去恐怕都不成。

我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是比较客观的,因为我始终认为客观的环境是绝对有利于统一的。“人的因素”毕竟是第二位,四年后的两岸关系一定比现在改变很多。可是,不能坐等,要以主观能动配合客观条件(即台湾经济对祖国大陆的依赖性,世界各国没有谁敢支持台湾搞“独立”,连美国都反对台湾进联合国等等),有的放矢地去打压李某的幻想,逼其走回一个中国为原则的统一道路上来。这四年还是要好好的去使用,四年后必然是一个新局面。

标签:;  ;  ;  

我认为四年后两岸关系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