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生活》的快乐教学论文_徐文波

浅谈《品德与生活》的快乐教学论文_徐文波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马连庄镇唐家庄小学 26661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的目的。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一、个人素质夯实快乐教学的基础

“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

1.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如知识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恰如其分的幽默和较强的责任心。

2.要求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教学所要用的素材准备充足。

3.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

二、贴近生活,搜集“快乐”素材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功去做、去想,细心留意身边的一些生活案例,但有一点必须做到,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记录下来并进行加工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基本原则。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化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生活是教学的宝贵资源,离开丰富的生活土壤,教学之河就会干涸;贴近生活,使得思想品德教学更具有生活气息。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富有个性的生命,贴近学生,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发展的欲求,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态中实现主动学习。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于明确经营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是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第一,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收集一些和教材有关的近期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 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容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教材的能力。

第二,进行多种课堂活动,使学生“乐此不疲”。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地进行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农村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去农村感受农村生活的环境。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原来那样艰苦,他们在享受着宽松的生活环境、新鲜的空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这样接地气的教学活动才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品德与生活的教学。

第三,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快乐中创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将课堂更多地留给学生,做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维习惯,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

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潜力、有独创性,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四、注重评价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小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教学过程应当注重评价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不断生发出新的思维。当然, 学生的思维水平毕竟有局限,有时也会生发出幼稚的想法,教师应当按照“激励性”原则加以评价引导,否则长此以往会泯灭学生的思维之花。学生朴素的想法有时可以佐证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自主内化。

思想教学要来源于生活,但是思想素质要高于生活。小学教师开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时候要通过和生活情况的结合,让思想成为学生今后发展的一种美德。思想道德课堂生活化、快乐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把握课堂节奏,适当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小学生,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徐文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浅谈《品德与生活》的快乐教学论文_徐文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