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无效创生”现象述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英语论文,现象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创生是相对于教学预设提出来的,教学预设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把预先编定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掌握的过程。而教学创生从文化的角度看,不再是教学预设的传统观,它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以已有的教学文本和教学计划为基础进行创造和生成的过程。”[1]在高中英语写做教学中,教师实施了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课堂写作教学,但看似创生的写作教学却有可能产生无效的创生。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提高课堂写作教学效率。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与“无效创生”
(一)任务设计与“无效创生”
教师在任务设计中要预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这是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都要预先考虑好的几个要素,但随着教情和学情以及教学环境的变化,这些要素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就任务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来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情和学情的变化来对目标做出适时的调整,这个过程就是任务设计的创生过程。但创生不是被动应对的,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根据条件的变化进行有机的重组。如果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是学生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就是“无效创生”。
(二)任务实施与“无效创生”
中学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围绕着设定的任务来展开,也就是学生在真实的情景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小组活动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从而在大量的语言输出与输入中发展他们的语言。但并非学生参加了活动,完成了任务就是创生了,这必须是学生自主地、互动地、探究性地、创造性地完成有关任务活动,这个过程才是教学创生的过程。“无效创生”表面看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任务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但由于任务目标不清晰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加上教师没能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活动,最终导致只有“教师动”没有“学生动”,因而创生也是无效的。
(三)任务评价与“无效创生”
任务活动实施得如何,是否有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效,这些都要通过评价才能做出判定。教师要根据高中英语写作评价的原则,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创设科学的评价标准,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这样才能体现评价的“有效创生”;而“无效创生”没能体现评价的基本原则,其最主要表现为扼杀了学生作为被评价的主体性,最终还是教师对学生说了算。所以要保障教学不断地进行有效创生,就必须让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语言能力发展和调整学习策略;教师也可以适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无效创生”的几种现象
高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是围绕着一系列任务教学而展开的,有时看似环环紧扣、紧张有序地进行,但仔细看却是无效创生,主要表现为任务设计的“无效创生”、任务实施的“无效创生”和任务评价中的“无效创生”。
(一)任务设计的“无效创生”
任务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前的准备策略,其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整个任务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2],教学目标是整个任务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是否达到有效的直接体现。但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学目标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例如,关于写作句子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是:
(1)语言目标:正确运用v-ing形式描述陈述性信息。
(2)技能目标:训练遣词造句的能力,句式多样性变换能力,培养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训练。
上面的写作句子拓展训练教学目标的预设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时的创生,这些目标的设计是任务教学无效创生的表现。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的要求,规范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意思明晰的动词,行为条件是指在什么条件下产生,表现程度是指上述行为所要达到合格的标准。以上教学目标可作如下修改:
(1)语言目标:学生能运用v-ing形式描述陈述性信息的能力,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几以上。
(2)技能目标:通过句子拓展练习训练,学生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句式变换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能用v-ing形式在几分钟内完成课堂写作句子的几道题。
所以,教学目标在叙写过程中是详是略要看情况。对新手型教师来说,详尽可能好些,却不一定适合专家型教师;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简略可能好些却不一定宜于新手型教师。但不管是新手型教师还是专家型教师,都要根据学情和教情,对教学目标进行创生。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预设教学目标虽然显得呆板,但不预设又没有依据,毕竟教学要有计划,但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要适时作出创生以调整合适的教学目标。
(二)任务实施的“无效创生”
在写作任务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教学创生就是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活动、实践、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感悟、体验写作过程的成功喜悦和失败教训,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掌握写作的技能。
以“单元话题写作”Description of Places为例,在这个任务实施过程中,让我们从这堂写作教学课的一组师生对话分析任务实施创生中的无效现象:
T:Do you like Guangzhou? I believe you all like Guangzhou very much.
Ss:Yes,we do.
T:Guangzhou has many places of interest,many of which you must be familiar with.Suppose you are a guid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agency,please introduce a One-day tour route of Guangzhou to the foreign guests.Now let's do the task-group work.And then each group reports your writing product.
(The task-group work is on.Several minutes later the teacher stops the activities,and the dialogue resumes.)
T:Are you finished?
Ss:Yes.
T:Now let” s share our products.
(Some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groups are asked to report their product respectively.But the report lasts 3 minutes or so before the end of the class.)
这是一节单元话题写作课,教师实施以任务型教学,但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没能有效地进行任务的创生,这种无效现象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其一,在对话中,教师没能激发学生的联想。比如,当教师在问学生:“Guangzhou has many places of interest,many of which you must be familiar with.”时,未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创生的教学应该是追问学生:“Who can tell me 3 or more your favorite spots.?”这样才能打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闸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会做出可能的回答:“Chen Clan Academy,the Tower of Guangzhou,the Martyr's Park...”
其二,在分组活动时教师没能进行适时的引导。教师分好组后,学生按照要求去完成任务,但在此过程中组员之间没能就有关的任务开展合作、交流、探究,有些组员各自完成任务,最后草草了事。表面上看似分组开展任务教学,但实际上教师既没有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组员间也没能有效地开展互动交流。小组活动是整个活动的中心环节,但由于教师无法适时引导,致使整个活动既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也无法使学生按任务要求开展,最终任务实施只会是无效的。
其三,在成果汇报时只是流于形式。最后这个环节虽然短促但很重要,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对小组今次的任务开展得如何,有一个总体的评价,此外还有对各组进行自评、互评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但由于时间仓促,教师是没法展开对任务的评价的,从而导致了教学最后环节只是停留在表面工夫上,任务评价无法创生。
(三)任务评价的“无效创生”
评价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检验目标完成达成度的重要体现,但评价什么,如何评价,评价标准是什么等问题需搞清楚,否则就无法进行创生。下面是关于写作句子拓展训练评价的案例。
请同学们相互欣赏大家的文章并进行评分,标准如下:
□+□+□=pionts
上表是用v-ing的形式进行句子拓展练习,教师让学生写成作品然后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是考查学生对v-ing形式的运用情况。但这个任务评价显然是无效的创生,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评价的维度看比较简单,所涉及的只有内容、表达和连贯性三个方面。其实,从这三个方面来评价一篇文章,还远远不够,但由于教师预设了这些评价维度,评价创生的空间受到了限制。
二是从评价标准看作为形成性评价,其所用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以终结性所用的标准来衡量的,整个评价体系简单化,没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等来进行创生。
三是从评价主体看体现的是教师是唯一的主体,所有评价的指标体系都逃不脱学生作为被评价的对象,无法突出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地位。
其实,对任务教学的评价应该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可根据“单词拼写与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法运用的恰当程度、写作的内容、表达的逻辑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3]等几个维度进行评价。鼓励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同学互评、自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等级上不是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用描述性语言,鼓励学生写作兴趣,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终结性评价一般作为甄别性考试,如比赛考试、升学或毕业试所采用,其结果用量化的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价。
三、结语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无效创生”现象林林总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是撷取常见的几种现象来讨论而已。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效创生”就要好好地研究它的对立面“无效创生”。通过“无效创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考有效教学创生的条件,提出解决“无效现象”的对策,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教学预设与创生中寻找结合点
教学需要预设也需要创生,预设不应该是单一的、线性的、封闭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多维度的教学预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创生。一般来说,高中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语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特征,在任务设计时要进行多维度的教学预设,教师要适时灵活地对教学预设进行变通,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尽量给教学创生创造条件,在教学预设和创生中找结合点。
(二)在任务实施中寻找有效的创生点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创生过程,要在这些任务实施中寻找有效的创生点就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任务实施表现在探究、合作学习、反思、思维训练等活动中。其特点可归结为“学习者是在参与活动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掌握语言的”。[4]但这些任务活动不单是隐性的语言思维,还是器官的外显行为,又是带有情趣的活动。其次,任务实施表现在语言的操作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增强语言实践,以及要注重发展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等能力的写作。有学者研究指出:“要用英语思维需要平时的反复实践,背诵与造句则是卓有成效的途径。”[5]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还要鼓励学生不断动笔写作,让学生体验写作过程的喜悦与艰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并形成内驱力,只有有效创生才能成为推动学生写作实践的动力。再次,语言教学离不开交际,可以说“教学的实质是交际。”[6]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景交际教学,这个情景就是社会情景,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真实的社会情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真实性,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达到最终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正如有学者指出:“外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要通过各种社会情景理解和掌握语言所含的意义,从而达到为交际运用语言的目的。”[7]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出发点也就是为了创设一个真实的社会情景,以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在评价中寻找生长点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语用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不要只是把学生作为被评价的对象,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地位,以及设计合适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根据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发展和使用不同的评价工具,调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生学业成绩中的比例,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发挥评价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8]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地寻找评价中的生长点才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