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助产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曹颖

黄石市中心医院 产科 435000

【摘 要】目的:探析在产科护理中国际助产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接收的临产妇88例为对象,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设组别。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国际助产新模式。观察二者的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产时I级疼痛率为22.73%,低于研究组的56.83%;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5.91%,低于高于研究组的2.27%,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产程护理中国际助产新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产时疼痛感,缩短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关键词】产科护理;国际助产新模式;护理效果

分娩、妊娠是每个孕产妇都要经历的一个生理过程,自然分娩指的是胎儿从阴道自然娩出,包括产力和胎儿、心理状态和产道等因素,从而能一定程度影响产程进展[1]。有研究表明[2],产力、产道和胎儿等任一因素发生异常均容易影响分娩过程,从而引发新生儿窒息、难产和产后出血等情况发生,进而能对母婴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对此,为保证产妇分娩顺,加强护理干预配合非常重要。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临产妇88例为对象,探究国际助产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临产妇88例为对象,所选对象均为足月、单胎和产道正常的初产妇。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设成2组。在对照组(n=44)中,年龄23~34岁(27.5±2.3)岁;孕周35~41周(38.2±1.4)周。在研究组(n=44)中,年龄22~34岁(27.7±2.2)岁;孕周35~41周(38.3±1.3)周。对比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开展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产前会阴备皮,对胎心定期听诊。

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国际助产新模式,1)基础护理:待孕妇入院后,护理人应向其简单介绍相关护理人员、主管医师,及医院一般情况,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从而能改善产妇因分娩疼痛而产生的负性心态。另外,将分娩过程和注意事项简单告知患者,待产妇分娩后,对产妇自豪感和满足感调动,同时指导产妇多休息。2)疼痛干预:①按摩法:第1产程活跃期,配合呼吸镇痛法按摩腹部,指导产妇行仰卧位,护理人员可一手横置于趾骨联合上方,一手置于脐上,随着呼吸起落,适度按摩3分钟,单手以逆时针方向对腹部按摩5圈,后对四肌内外侧面推擦,以发热为最佳;指导产妇用双手拇指对髂棘、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进行按压,或者患者吸气时双手握拳对两侧腰骶部进行按压,和按摩法交替进行。②镇痛呼吸技术:开展Lamaze呼吸镇痛法,在第1产程潜伏期时指导腹式呼吸,动作深而慢,每一宫缩开始至结束时,引导患者进行吹蜡烛等鼻吸嘴呼,每分钟6至9次;活跃期时指导患者浅快呼吸,有助于紧张的改善,宫缩间隙时终止;第二产程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后向下屏气,有助于痛阈值的提升,疼痛感降低。③音乐疗法:分娩期间,结合产妇兴趣爱好,播放其喜欢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有助于患者负性心态。

1.3评价标准[3]

产时疼痛情况评定,无痛感,无腰痛为0级;腰酸痛可耐受,无汗为I级;呼吸急促,腰腹痛头更痛明显,伴大汗,在患者承受范围内为II级;痛感强烈不耐受III级。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用SPSS23.0软件,组间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情况评定用t检验,组间新生儿窒息率评定用卡方检验。P<0.05指对比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产时疼痛程度

对照组患者产时I级疼痛率为22.73%,低于研究组的56.83%(P<0.05),见表1。

表1 对比产时疼痛程度[n(%)]

3讨论

分娩指的是胎儿从母体中脱离后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过程与时期。除产科因素外,如产力、产道和胎儿等,间接因素如精神和心理等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孕产妇。

有研究表明,就大部分产妇而言,特别是初产妇,好均伴有负性心态,而且常对住院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不良心态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对子宫收缩产生影响,使产程时间延长,不但会使难产风险增加,而且还会使产后大出血情况发生[4-5]。另外,产妇受心态情绪影响后,机体也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包括肺内气体不足和呼吸急促、血液上升和心率加快,进而能导致出血量增多、收缩乏力和子宫缺氧,从而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临产妇88例为对象,经对上述阐述的总结归纳,国际助产新模式的实施能降低临产妇分娩不适感,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国际助产新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通过从基础护理、疼痛干预方面开展护理措施,对提高孕产妇顺利分娩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在产程护理中国际助产新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产时疼痛感,缩短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但冬玉,刘玉琼,范勤.球囊助产孕妇的护理[J].医疗装备,2017,30(17):173-174.

[2]赵玉娟.责任助产模式对产房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216.

[3]李焕敏.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8(33):287-290.

[4]陈爽,梁必会,肖婷,等.助产士核心能力培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467-469.

[5]郑淑香.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9):1210-1212.

论文作者:曹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国际助产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曹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