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论文

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论文

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矛盾论文,主要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81、182页。)在回顾世界150年社会主义革命的曲折历程,总结我国2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时,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要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首先要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发展有无客观规律?唯心主义者或把人类历史讲成是由上帝按排的,或把它看成是由少数帝王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因而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认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变革旧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于是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或迟或早也要发生变革,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为社会主义所代替,都是这一基本矛盾和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结果。

当然,基本矛盾和基本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是具体的、生动的,在不同社会各有其特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而具有对抗性和不可调和性,它不能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来克服,只能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公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表现为人民内部发展生产与满足需要的矛盾,因而不具有对抗性和不可调和性,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即采用民主和改革的方法来解决。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时候,曾出现过两种错误。一种是斯大林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完全适应,没有矛盾的。这样,不仅脱离了实际,无法解释各种现存的矛盾,而且使社会主义的前进失去动力,走向歧途。因此,毛泽东批判了斯大林的这一观点,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互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74页。)这就根本否定了“完全适应”的错误理论。另一种是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双方人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一方面批准唯生产力论,阻碍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鼓吹“一大二公”,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脱离开来;一方面鼓吹贫穷的社会主义,破坏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大搞文化革命,实行独裁专制,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完全对立起来,因而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把社会主义拖到了崩溃的边缘。由于党中央及时粉碎“四人帮”,才挽救了党和人民,挽救了社会主义中国。可见,正确认识基本矛盾,自觉遵循基本经济规律,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是多么重要啊!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由于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其中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成不同的中心任务,如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过渡时期,经济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初级阶段,以及社会主义的高级发展阶段等。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遵循基本经济规律,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而且要认识它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遵循主要经济规律,完成社会主义阶段性的中心任务。

一个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在众多的矛盾中必定有一个主要矛盾,它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又说:“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这是我国人民,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我们党在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时,确实经历了多次曲折。早在1957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就提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75页。)实际上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反右斗争的扩大化,从而掩盖了实际的主要矛盾,把已经降为次要矛盾的阶级斗争,重新提到主要矛盾的地位,结果阻碍了生产发展,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曲折。刘少奇在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这样的表述,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因而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生产关系是不可能真正先进的。因此“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但是它的含义是清楚的。它实质上是说,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毛泽东抓住这一表述在理论上的错误,把它作为右倾思潮进行批判,结果又一次否定了主要矛盾。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路线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不仅提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而且大力批判唯生产力论,进一步抹煞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后来也被作为右倾路线遭到批判,使主要矛盾一直未能正确地揭示出来,未能成为统一全体人民思想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经过拨乱反正,才真正揭示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形成党的基本路线,走上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对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会经历如此多的艰难曲折?从客观上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初级阶段在马列主义的书本上找不到,因此需要通过实践,逐步摸索,才能认识。从主观上讲,首先是党内“左”倾思潮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把阶级斗争看成是主要矛盾。其次是“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鼓吹“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否认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最后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看不到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了解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清除了极“左”思潮,在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指引下,才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准确地揭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完成党在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认识了这一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三)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有机结合

我们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基本经济规律,又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经济规律,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首先,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相统一具有普遍性。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1)基本矛盾决定主要矛盾。由于基本矛盾是贯彻始终的,而主要矛盾则会随基本矛盾在不同时期的要求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基本矛盾要求变更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时,就决定了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表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当基本矛盾要求在新生产关系的保护下,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时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可以预见,当我国生产力已经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矛盾开始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那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将成为社会主义向其高级阶段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可见,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化,决定着不同时期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我们中心工作的转移。(2)主要矛盾反作用于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否抓好主要矛盾,充分发挥主要经济规律的作用,对促进基本矛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进步致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两点:一是正确认识主要矛盾,如果连主要矛盾也认识不清,抓好主要矛盾也就无从谈起。例如,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认识,就经过了长期的曲折过程。二是努力抓好主要矛盾,自觉遵循主要经济规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起到促进基本矛盾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积极作用。

其次,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相对立具有特殊性。在一般条件下,是基本矛盾决定和制约主要矛盾。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所形成的主要矛盾。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地震、洪涝和瘟疫等自然灾害,使人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从而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上升为压倒一切的主要矛盾,使原来的基本矛盾下降到从属的地位。为了防止或减少这种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提高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提高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能力,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自然对我们造成的威胁和破坏。二是由民族矛盾激化而形成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形式就是战争。一旦爆发战争,使国家的生存直接受到威胁,从而使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使原来的基本矛盾下降到从属地位。正如邓小平所说:“除非打起世界大战。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说明了战争的危害性和冲击力,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赢得宝贵时间,加快经济发展。可见,当主要矛盾脱离基本矛盾,反过来制约基本矛盾的时候,主要是自然环境或国际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在认识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相统一的一般关系时,还要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相对立的特殊关系,对自然环境或国际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失和破坏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最后,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要有机结合。党的基本路线,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机结合的产物和表现。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一个中心,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体现了基本矛盾和基本经济规律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又体现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经济规律对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而反映出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高度一致性。党的基本路线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一方面体现了基本矛盾和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坚持改革开放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经济规律的要求,说明要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既要有“四项基本原则”所代表的政治体制作保证,又要有改革开放所体现的经济体制作保证,因而体现了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之间相辅相成,以及基本经济规律与主要经济规律之间相得益彰的积极作用。当然,在抓好基本矛盾的时候,不能忽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转换关系,特别要防止人与天地之间的自然矛盾激化,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激化,只有营造出和谐的自然环境,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才能充分显示基本经济规律与主要经济规律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加快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标签:;  ;  ;  ;  ;  ;  ;  

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