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秀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与论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传统论文,优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4)11-0004-0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可以促进未成年人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凝聚力、整合力、行动力,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聚合力量的重要思想源泉和精神家园。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优秀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形成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有着重要的凝结力量。在青少年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们重要的建设任务。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在青少年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可以增强未成年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更是增强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思想整合力量,它作为浸润到每个国人血脉中的民族之魂,集中了民族思想、民族文化的精华,对其全体成员具有价值指向的吸引力。”[1]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极大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道德文化,里面有丰富的文化道德传统。《大学》开篇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中更是形成了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等优秀美德。传统道德教育和修养,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正是通过人们观念上的认同、道德上的修养,形成了中华民族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的社会凝聚力量,将整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的繁荣。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用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量,培养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凝心聚力,我们要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情结在年轻人中不断传递。 2.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凝聚力,更具有整合力,能将不同观念、不同民族整合凝聚为中华民族同心同德的奋进力量。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观念的整合力。和合观念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也是文化融合、民族整合的基本法则。“和而不同”是和合文化的主要方法,“和而不同”即与他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也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面的相同和一致。“和而不同”是渗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进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不断互相吸取、不断融合的过程。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人们求大同存小异、“致中和”、和谐共生、互补互济、不苛求同一,以达到文化整合和共荣的局面。未成年人处在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的形成阶段,学会一种包容、和合的精神,不仅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也会对自己思想的整合、包容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和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给我们的优秀思想资源,是鼓励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整合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一统”、“大同世界”、“兼容天下”、“公天下”等观念,是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的思想来源。中华民族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在尊重各个民族发展自己的文化和风俗的同时,强调文化的共荣、民族的统一也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需要。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不仅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教育,还要有中国文化、国家统一的民族意识的教育。中华文化中“大一统”、“兼容天下”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性。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设想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儒家的“大同世界”不仅要求百姓安居乐业,也要求政治和谐、国家和谐。作为文化传统的“大一统”的观念,始终激励中国人民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盛而斗争。在今天,民族分裂分子依然会以各种借口分化国家,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同时要用传统文化的整合力量来加强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特别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大同”思想、“大一统”的观念,更需要在青少年中传播,需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强化。 3.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行动力量。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祝贺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因此,在未成年人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青年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同时,提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行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道德行动力。《大学》中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所谓“内圣”即通过道德修养的方式,将个体内在的天道转化为一种完美的道德人格。而所谓“外王”则是一种政治人格,指在内在的道德人格的基础上,把圣人的王道理想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中体现出来,通过行动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圣王理想。在儒家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不断修养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内圣外王”的理想不仅将道德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也是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就是将道德的“知”与政治的“行”统一起来。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弘扬传统的修身践仁思想,树立只有做到修己才能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的理念,必然会成为青少年行动的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思想的行动力。“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也是先哲推崇的安身立命之道。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尤其应当“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说,所谓“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王守仁极力反对知行脱节,认为意识离不开行为,行为也离不开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虽然,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论证主要局限于道德修养的视野,说明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但对人们将“知”转化为实践、促进“知”与“行”的统一,仍有着历史价值。正是在“知行合一”的理念下,古代贤人在实践中以“立德”、“立功”、“立言”等形式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也是激励未成年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行动推动力量。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现状 1.取得的成绩。各学校在完善学校教育体系、承担主要教育责任的同时,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首先,在学校教育中,能够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等传授传统道德规范。各中小学校还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优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历史遗迹、烈士陵园等,进行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或者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展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家庭方面,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形式鼓励家长参与传统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 其次,拓宽教育载体,传承传统文化。为了让未成年人乐于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各个学校不断拓宽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不少学校组织了“读名著,诵经典”的活动,从经典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有的学校利用传统文化技艺如书法进行教育,在练习书法的同时感受书法的刚柔并进,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有的学校开办武术、民族舞、古琴等兴趣班,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并不断通过这些活动传授中国文化团结、进取、奋斗、和谐的理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再次,编写校本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们积极编写和使用校本教材。教材的编写,力求浅显易懂、图文并茂、主题鲜明,突出道德建设。不少学校确定了每周一课时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诵读古典诗文,讲述经典故事,学习民族艺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合作精神以及宽容谦和、坚忍不拔等道德品质得到了提升。 总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的有机融合,拓展了传统文化课程的资源,完善了素质教育的模式。学生通过学习和活动,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并从中领会到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2.存在的问题。尽管社会、学校为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中的传承做了诸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由于认识观念、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使得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未很好发挥。 首先,在观念上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认识不足。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没有得到改观的情况下,小学初中都面临升学的压力,教学任务比较重,许多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课本知识,考好成绩就行了。家长也认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的升学。再者,许多学生本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愿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授比较被动。因此,在未成年人中传授传统文化不免走形式,不够深入和广泛。 其次,政府经费投入不够,使传统文化的教育难以推广。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建设学校应该担负主要责任,但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行政权力有限,影响力有限,仅靠学校无法调动各种社会因素投入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之中。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意识,加大对学校经费的投入,加强对学校传播传统文化的支持力度,并在政策上给予保障,才能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机制,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再次,教师队伍有待加强。各个学校都存在专职教师少,教师自身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专职老师培养不够,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也需要大力加强。要克服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除了要加强专职传统文化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之外,还要注意提升语文、政史地等各科老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群体,这样才能集合多种优势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在许多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印象中,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学生穿穿古装,读读《三字经》《弟子规》,学学“诗琴书画”,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难免单调、乏味。这样不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开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精神、道德价值的传授就更加有限。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不仅是一个历史自然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建构、完善的过程。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 1.在家庭文化建设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场所和环境,家庭文化氛围如何、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因此,在家庭文化建设上,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传承传统礼仪文化的舞台。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场所,父母可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传统文化中,礼仪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家庭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史上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尽管现代社会不可能尽学古代的礼仪,但其强调礼仪、礼貌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礼记》中言,“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即是身体礼仪、微笑待人、文明语言的教育。在接人待物、与人交往中,尊老爱幼、谦虚礼让、语言文明等,都要从小学起,从家庭生活中学起。因此家长要首先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子女,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基本的礼仪。 家庭是传承传统道德规范的阵地。传统文化可以说就是道德文化,因此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做人”的教育,培养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是家庭教育的职责所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信妇贤”是古代家庭教育对伦理关系的基本阐释,也成为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亲子关系,也涉及邻里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诸如勤俭持家、为人诚实、对人友善、重义轻利等,都是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他们最初的模仿对象,因此父母的任何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达到培养的目的,家长应处处以身作则,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培养子女文明的礼貌礼仪、优良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基层文化建设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民间、在基层,而作为基层的乡村、社区等是青少年社交、游戏、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并在乡村文化、社区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基层文化是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场所。作为青少年社交活动、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的乡村和社区,其对传统优秀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弘扬,可以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基层文化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民族特色,特别是在乡村,其对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的重视,无疑会对下一代精神世界的塑造产生不小的影响。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在乡村社会,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2](P51)。在传统的乡村文化中不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尽管有着不同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但都特别重视家庭和谐、家族和谐、人际和谐、环境和谐,这不仅对乡村生活的稳定、乡村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青少年和谐理念的引导和传播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基层文化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传播的重要载体。基层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它常常是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抓手,来丰富村民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树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方面,人们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要素的影响,通过传统教育活动、传统文艺活动、传统体育活动、民俗活动、审美活动等传播有益身心健康的理念,通过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健康讲座、技艺培训、作品展览、游戏游艺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尤其在基层文化建设中,人们开始愈来愈多地利用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技艺,来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向他们传播传统文化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提升了青少年的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的最佳课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的传统首先体现为以国家统一和整体利益为重的价值理念。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民族责任感。国家利益为重的理念所衍生的爱国主义,在历史上对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共处是有积极意义的。要求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精神,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题。同时,学校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仪式,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校园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场所。革命传统教育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教育,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革命传统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鼓舞青少年奋发图强,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巨大动力。在学校既可以通过课堂的系统学习和讲解来向未成年人传播优良革命传统,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深入学习和理解革命传统,使革命传统深入人心,真正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诸如开读书会、开报告会、组织讨论、座谈、访问革命老人、阅读革命前辈的回忆录、观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戏剧等,让学生深刻体会革命建设、奋斗精神、自强意志,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的革命精神。 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基层文化建设的途径之外,社会大环境的建设也是必要的环节。在全社会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社会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积极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加大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体验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论优秀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_道德论文
论优秀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_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