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遇道德模范,弘扬文明新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遇论文,新风论文,模范论文,道德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湖北省宜昌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的有关文件精神,扎实开展了评选、推荐、学习、宣传和帮扶道德模范活动,全市共评选表彰三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05名。同时,还结合宜昌实际,积极建立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长效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一、领导高度重视,设立专项帮扶基金
宜昌市把对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宜昌市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暂行)》,明确了帮扶对象、帮扶方式和帮扶程序。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立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长效机制。宜昌市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关心关爱道德模范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将关爱对象扩大到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宜昌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中央文明办表彰的“身边好人”以及各地推荐表彰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近三年来,市政府安排财政资金近100万元,用于帮扶困难道德模范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各县市区也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西陵区出台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为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薛家清解决住房困难,每年为“孙万清平台”提供工作经费2万元;枝江市以湖北省道德模范、救人英雄何东旭命名成立了东旭奖励基金,共18万元;兴山县为道德模范设立帮扶资金10万元;当阳市为郑琦创办的乡村少年宫拨8万元建设经费。
二、建立走访制度,关心关爱道德模范
为了全面了解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基本生活情况,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慰问走访制度。在重大节庆日,由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各级评选的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并及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市委副书记王兴於,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达凤等领导先后走访慰问了罗长姐、郑琦、薛家清、李国楚、李元成、李文英、王守伟、李广佳等全国及省市道德模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进新看望慰问了“挡刀民警”王劲松,“时代楷模”周玉兰。市文明办为全市每个道德模范订阅了党报、《精神文明导刊》,上门征求他们对宜昌经济社会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为宜昌文明创建再立新功。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及各部门、各行业主要负责人也纷纷上门看望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三、实施社会联动,结对帮扶道德模范
为了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辐射、示范作用,从2010年起,该市就专门下发文件,组织文明单位长期开展了“一对一”帮扶道德模范活动。全国文明单位宜昌供电公司不仅在工作上重视道德模范,而且坚持在生活上关心关爱道德模范,考虑到李元成身体和年龄原因,将其由周坪供电所调至县公司客户中心工作,帮助减轻工作负担,改善工作环境;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稻花香集团为省道德模范何东旭捐款10万元,为夷陵好人李广佳捐款6万多元;第710所为郑琦乡村少年宫捐款3万多元;市保险协会为市道德模范捐款3.6万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免费为全市道德模范办理了价值39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市卫生系统为全市道德模范提供了免费体检卡;宜昌市消防支队捐款1万元帮扶李广佳,为“自强青年”李玉洁捐款1万元;当阳市人民医院发放免费体检卡,每年为20名道德模范进行免费体检;宜都市为所有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办理了免费公交卡;长阳清江画廊公司将方玉明招为员工,开设“感动中国小人物方玉明品牌店”,增加其收入;市地税局、交通局、市城管局、市社会福利院、康龙出租车公司等慷慨解囊,纷纷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给予物资帮助,解决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四、给予政治礼遇,树立好人好报导向
宜昌市通过政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支持,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着力树立了好人好报的社会导向。近年来,全市春节晚会、团拜会及其他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都邀请部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出席,给予道德模范崇高的政治礼遇。道德模范杨自会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刘发英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长阳还把清江画廊旅游船命名为“英子姐姐”号。道德模范特别奖获得者孙万清被任命为市残联副理事长,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薛家清被西陵区政府破格录用,成为区政府事业单位的一名正式机关干部。杨自会、王守伟等被聘为全市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督查员,还有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被聘为道德讲堂宣讲员和政风行风监督员,既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又树立了好人好报的社会导向。
五、深化宣传活动,营造崇德向善氛围
为了进一步扩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典型效应,增强道德模范的影响力,该市还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深化和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一是媒体宣传声势浩大。三峡日报、三峡电视台等市直各新闻媒体和各网站采取有力措施,高频率、大版面地开办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城市英雄》等栏目,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以整版形式刊载了罗长姐、李元成、吕俊峰先进事迹。各媒体、网站分别开辟了专栏,多角度、多侧面地提炼和升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典型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推广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二是文艺创作富有特色。各县市区、市文化局、市文联等单位创作了一批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文艺作品。组织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火炬在山乡燃烧》《夷陵好人李广佳》,创作了音乐剧《师德楷模》。为道德模范罗长姐制作了《爱国拥军,慈母大爱》画册,并创作了大型无场次纪实舞台剧《土家妈妈——罗长姐》;为道德模范李元成创作了小品《承诺》;为道德模范吕俊峰创作了诗歌朗诵《英雄的托举》,进一步扩大了道德模范的影响力。三是公益广告影响深远。启动了“好人广场”建设,在夷陵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立了“学习道德模范争做文明市民”公益广告牌、“道德模范事迹宣传展示长廊”;在报纸上开辟了学习道德模范公益广告,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公汽车厢进行展示,广泛宣传郑琦、李广佳等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四是基层巡讲细致深入。2010年和2011年,该市分别高规格地承办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报告会”和“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直接听众达12000多人,通过电视直播收看的受众达到10万人。同时,该市还连续4年自主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巡演”活动,共组织道德模范到学校、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军营巡讲巡演100多场次,全市1028个道德讲堂共宣讲道德故事8000多场次。五是现场交流如火如荼。2011年该市承办了“道德的传承·爱在宜昌”——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湖北宜昌现场交流活动。2010年、2012年、2013年每年都自主举办了“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以互动交流、文艺再现等方式宣传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氛围。
六、开展志愿服务,传播文明宜昌新风
宜昌市文明办、团市委及各县市区根据该市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的实际情况,对生活十分困难、工作上需要进行帮助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市文明办、团市委积极协调社会、学校有关志愿者组织,通过向社会征集的方式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对李广佳、郑琦、孙万清等提供了长期的志愿服务。同时,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的鼓舞下,宜昌市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热潮。该市成立了“宜昌市学雷锋协会”“孙万清工作平台”“元成突击队”“刚毅车队”“李文英工作团”等一批以道德模范发起成立或名字命名的团体,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目前,仅“宜昌市学雷锋协会”就拥有各类志愿者13万多人,他们在紧紧围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这一主题,在“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保护山川河流”“开展文明劝导”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行动凝聚着道德的力量,闪耀着文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