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三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高,就目前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而言,要提高房建工程的质量,就要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研究;对策分析
前言
长期以来,国内许多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虽然采取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控制措施,但对于人力资源、场地环境以及项目物资等多个方面仍缺乏必要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施工管理的应有作用,不利于企业与项目的长期发展。
1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
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因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对施工各环节状况都开展了严密监督与管控,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有效避免了施工材料的浪费、施工设备的损毁),这一举措为建筑企业积累了大笔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1.2在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管理水准
健全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提高房屋建筑整体管理水准、及时且全面了解施工现场情况、防范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等方面作用显著,大大降低了建筑企业处理事故方面的成本,有利于帮助建筑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
1.3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准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对房屋建筑总体工程质量水准产生直接影响,成为保障房屋建筑工程高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筑企业对施工开展质量管理就是为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准服务的,把握施工各个阶段与环节质量管理要点,全方位考虑施工技术、施工操作、施工工艺等其他因素,使之达到质量管理要求,才能为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准提供强有力保障。
2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资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是项目施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阶段,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陈旧及不配套,对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及控制造成了一定阻碍。施工企业缺乏对长远规划的重视,不注重企业经营累积,项目施工淡季时,施工企业资金匮乏,不能有效的实现施工设备更新,整体影响企业施工水平。在材料管理方面,施工企业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出现材料管理不善,不能按正常规定合理堆放,从而严重影响了项目施工质量。
2.2环境管理缺乏重视
环境因素对建筑施工质量也存在较大影响。环境因素包含很多中,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劳动环境都需进行要全面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是工程管理环境两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工程技术环境是指建设工程的地质、气象、水文等因素,劳动环境则主要包含项目施工场所、工作空间等因素。以上各项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项目施工质量。
2.3生产操作、组织管理的技术水平较差
项目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是造成项目施工质量较差的重要因素。施工技术方面,对项目了解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实现施工技术与项目质量、项目进度、项目经济性相互协调,不能及时有效的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导致施工技术水平落后;施工管理方面,首先,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能进行统筹规划,有效制定长远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制度落实不到位且执行力不足,监控及指导工作出现缺失,造成工程项目管理不到位,进而导致项目施工质量下滑。
2.4现代化人才的匮乏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房地产开发逐步增多,施工项目数量急剧增加,施工企业为保障项目顺利施工,只能通过招聘农民工的方式组织项目施工建设。将项目体力劳动的部分由农民工来完成,针对技术性较强的工程,农民工不能全面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随着施工企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替,整体水平也有所下降,企业人员匮乏,造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整体下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中,大学毕业生占有较大比例,由于工作经验及技术水平受到一定限制,出现羡慕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企业不能满较为优秀的管理人员对薪资或福利的要求,也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员流失。
3 有效改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构建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责任体制
一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完工离不开各个员工的共同努力,而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涉及到的人员较多,从整体上管理较为困难,于是如何做好分项工程目标的实现对总体质量目标的促进作用便成为了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构建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责任体系需要施工单位大力推广应用项目工作分解法,将总体工程按照一定的方法分解成规模较小的分项工作,并根据总体质量目标的规划,给每个分项目标赋予一定的质量任务,加强质量任务的考核,完善分项质量目标的责任体制,根据各个分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以此激励或者约束各个分项施工管理者的行为。
3.2推广应用先进施工设备和先进施工技术
鼓励建筑企业加大施工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开发和推广一系列具有安全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可靠性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技术,通过施工技术和设备改善传统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现状。无数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工程施工的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3.3施工前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也叫做事前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服务于施工的全过程。对于一些问题要做到事前控制,事前协商解决,以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例如,施工前对工程位置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道路、管网线路、工程地质、标高等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认真核对设计施工图纸,包括工程的基础形式、建筑布置形式、主体结构、线路照明、节点构造、暖通、给排水管网等。审核时要组织好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整理各专业人员对施工图纸提出的疑问,然后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协商的方式解决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并弥补错漏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和顺利进行。
3.4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是确保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其重点是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做好每一道工序在交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测量的记录、配置材料的实验、施工方案的确定等。管理中注意做好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每一道的工序进行系统的策划,并做好安全预控管理工作。另外,可实行工程项目和监理方“一对一”的负责机制。监理工作独立于建筑方、设计方以及施工方,拥有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职责,并负有后期追责的义务。监理方从专业化的角度指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可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并确保施工的质量。
3.5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即对项目完工后进行相关的质量验收以及质量评点等工作,这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工程竣工后,应组织专业队伍严格按照质量评定标准对“成品”进行验收工作,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责令返工或修正,以把好工程最后一道质量关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若要进一步提高各项监督、管控工作的效率、质量,就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在岗人员的技术能力、素质水平,为具体的生产、管理任务打下基础,逐步加强对施工物资、现场环境等薄弱环节的管控,从而形成完整、系统的施工管理体系,保证项目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樊军.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15).
[2]曹克文.解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
论文作者:苏玉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项目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