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南部县大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637300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不但是教师向学生分享音乐文化,还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新课程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突破原有模式,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效果。本文通过新课程背景的要求,浅谈教师应该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做出怎样的改变。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33-01
引言:小学音乐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只是让小学生听听音乐、记记作家名字那么机械地操作,它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音乐、享受音乐、通过音乐调节心情,增加生活趣味呢?下面本文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供大家参考。
1、当前小学音乐课堂的状态
1.1音乐课堂不被重视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才不断的涌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这一切导致各行各业在选拔人才时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教育界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是其中有很多学校,对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误解,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上,认为只有成绩提高了,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育中,总是会发现一些体育、美术等“不重要”的科目被数学、语文等“重要的”科目占据,很多学生失去了多元发展的机会。在现在的音乐课堂中也是一样,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其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活动中,部分教师的态度态度也不够端正,这些都导致音乐课堂不被重视。
1.2音乐教学过于标准化
在开设的音乐课堂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标准化,特别是在音乐欣赏时,很多教师更习惯运用固有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但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过于标准化的欣赏要求,会严重的限制学生情感的流露,导致学生产生被否定、被忽视的感觉,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1.3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虽然很多学校和教师也开始注重音乐教育的作用,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很多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投入并不多;很多音乐教学设备都已经严重的老化,严重的已经无法再进行使用,特别是一些播放设备,在进行音乐播放的过程中,都会夹带一些杂音,这也会对学生的欣赏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如何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2.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说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面对的是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度低的小学生群体,许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展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教学情境和氛围,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2音乐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寓教于乐的原则。即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音乐学习当成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尤其是面对处于音乐入门阶段的小学生,更应该让他们在快乐中欣赏和学习,才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体验音乐的美感和韵律,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过程。
二是情感体验的原则。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欣赏是由知觉欣赏进入情感体验,最后到达理性欣赏,因此欣赏教育始终要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在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应尽量开拓学生的音乐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将欣赏音乐变成创造性地学习和情感式的体验音乐,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探索音乐的奥秘,与音乐的距离才更近。
2.3音乐教学中将“听”、“看”、“说”、“唱”相结合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音乐知识少,再加上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教师有必采用听、看、说、唱相结合的方法,多形式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让整堂音乐欣赏课“亮”起来。
一是听。“听”是欣赏作品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进行联想的第一步,教师可先让小学生感性地听,即让他们整体感受音乐,再让其理性地听,即通过讲授音乐故事、音乐知识或主题,使学生感性地听。
二是看。“看”是欣赏的辅助,即让学生通过视觉体验来感受音乐作品的美。许多教师采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形式作为辅助,在音乐欣赏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看”的时间,不宜过长。
三是说。“说”是欣赏作品的深入,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参与音乐欣赏中的方式,即教师在教学中,可对学生发起关于音乐情绪、音乐主题等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对所欣赏的音乐的听后感,这种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加深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教师应在遵循寓教于乐、情感体验等原则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来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并将“听”、“看”、“说”、“唱”相结合等方法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通过音乐欣赏课来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教育探微[J].薄澜.学周刊.2017(09)
[2]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意义[J].邓素矜.亚太教育.2015(25)
论文作者:张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