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过热的形成机理和判别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宏观经济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4)03-0041-07
一、引言
宏观经济过热是中国经济中反复出现过的现象,1978—1997年间,我国就先后出现了3次宏观经济过热。自2003年起,中国经济在连续经历了5年的通货紧缩之后,开始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有些经济指标过高,以至于达到或接近了前几次经济过热时期的水平,某些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一些人已经开始担心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并主张采取紧缩政策,以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1]与此同时,反对紧缩政策的人则认定目前的经济增长是正常的经济增长,并主张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2]
判断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是否出现过热,关键是要弄清楚宏观经济过热的形成机理。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研究宏观经济过热与正常经济增长的区别,解释宏观经济过热是怎样形成的,从而为人们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热和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无论哪一次宏观经济过热,都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的高速增长未必就是宏观经济过热。问题在于如何区分宏观经济过热和正常的经济增长,由于二者在短期内的表象很相似,所以要想做出区分并非易事。在这里,我们把正常的经济增长理解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它的特点在于,高速增长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短期内并不伴随着经济的大起大落。而宏观经济过热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其短期内的高速增长将导致一个从繁荣到萧条的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例如,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3次经济过热(1984年、1988年、1993年),都在随后几年中出现了低增长速度和需求疲软等现象。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区分正常的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过热,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宏观经济过热的形成机理和判别标准,正是本文所力图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框架
宏观经济过热与正常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所以,要想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就是要分别解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形成机理。经济增长是一个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这就要求一个社会要把某个年度的一部分国民收入储蓄起来,以便投资购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正是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这个环节上,我们可以看出正常的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过热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正常的经济增长。在正常情况下,国民储蓄的决定因素可以概括为S=Ys,其中S为国民储蓄,Y为国民收入,s为储蓄倾向。注意,这里的国民储蓄取决于国民自愿的储蓄倾向,因此可被称为“自愿储蓄”。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资金完全来源于国民储蓄,那么,投资量就将取决于国民收入和储蓄倾向。而国民储蓄不仅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部分,而且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闲置的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完全来源于储蓄,即储蓄(S)≥投资(I),那就意味着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充足,足以保证投资者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由投资需求膨胀所导致的宏观经济过热。这个过程可以用图1来表示。在图1中,储蓄曲线S与投资曲线I相交于E[,1]点,该点对应着均衡的资本形成水平K[,1]和利率水平i[,1],以及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A点;A点又对应着相应的消费品生产水平C[,1]和资本品生产水平I[,1]。上述组合代表了全社会在既定储蓄率的前提下均衡的投资、储蓄、消费、收入水平。假定由于全社会储蓄率的上升,国民储蓄水平由S增加到S+△S,即储蓄曲线向右移动了△S个单位,这时候,由于储蓄增加导致的借贷资本供给增加,资本形成水平增加到K[,2],同时,利率由i[,1]下降到i[,2]。利率水平的下降将导致全社会资源配置情况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资本品生产水平暂时上升,消费品生产水平暂时下降,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资源配置组合由A点移动到B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储蓄率的上升意味着人们更加节俭,从而降低了对消费品的现期需求;而利率的下降又使某些投资大、周期长、利润率较低的资本品项目变得更具有吸引力,促使厂商向这些项目投资,导致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向资本品生产倾斜。
图1 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当然,利率的下降也会使消费品项目更加有利可图,但一般来说,资本品项目的投资比消费品项目大得多,因此,利率下降的真实效应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组合向资本品生产倾斜。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久。正如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所指出的那样,全社会的投资支出早晚要经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即居民)手中。居民收入通过乘数效应多倍增加以后,必然要购买消费品,使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增加。而在消费品供给方面,作为上游产业的资本品生产的增加,又为扩大消费品生产准备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供给和需求增长的合力将使消费品生产增加,从而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上移动,资源配置组合由B点移动到D点,结果不仅资本品产量由I[,1]增加到I[,2],而且消费品产量也由C[,1]增加到C[,3]。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民储蓄为资本品和消费品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和物质基础,因此,不会出现长期的生产要素短缺和物价上涨。即使在资源配置组合由A点向B点、B点向D点的移动过程中,由于新产品的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资本品或消费品会出现暂时的短缺,但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上移动有良好的资金和物质基础,这种短缺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因此,这种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增量资金的来源并不是国民储蓄,而是信用扩张,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假定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率根本没有上升,但由于某种原因,利率水平仍然出现了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中央银行执行了错误的货币政策,在储蓄率没有上升的情况下大幅度放松了银根;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政府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偏好之下,以行政命令压迫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倒逼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总之,是在某种外生因素的作用之下,利率出现下降。这将给投资者一个错误的市场信号,使他们误以为现在投资会比以前更加有利可图,这将诱使全社会的投资需求增加,以至于超过了全社会的自愿储蓄。如图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生因素所导致的放松银根和借贷资本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到i[,2],全社会的资本形成总额也增加到K[,2],资本品产量增加到I[,2],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资源配置组合由A′点移动到B′点,显然,此时储蓄<投资。在图1所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以国民储蓄的增加为基础,即储蓄=投资,因此生产要素市场上供给充足。而在上述由信用扩张引起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储蓄<投资,所以,投资的增加并不是以国民储蓄的增加为基础的。那么,在国民储蓄(其实物形态是生产要素的储蓄)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投资增量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来源于何处呢?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哈耶克指出,此时投资增量所需的生产要素只能来源于对消费的强行挤占。也就是说,一些本来被用于消费的资源被强制性地用于投资,就好像它们事先被非自愿地储蓄起来一样,这叫做“强制储蓄”。[3]这是一个与前述“自愿储蓄”相对应的概念。哈耶克指出,强制储蓄之所以能够实现,是由于信用扩张导致的货币价值下跌使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并导致在通货膨胀过程中游离出来的资源被得到信用的生产者所利用。[4]
图2 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宏观经济过热)
如图2所示,强制储蓄支撑了由信用扩张而引起的更高的资本形成水平和资本品产量。在强制储蓄的支撑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以向上移动,资源配置组合由图2中的B′点移动到D′点,达到更高的消费品产量C[,3]和资本品产量I[,2],但这种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全社会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源总量实际上并没有增加,而只是通过强制储蓄的形式,在资源的分配上向投资倾斜。在存在强制储蓄的前提下,全社会的资源只能维持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点的产出水平;如果产出水平上升到D′点,那就意味着用于满足消费品生产和需求的资源也要增加,这时候生产要素就会出现短缺,从而出现长期性的全社会通货膨胀。显然,要想维持D′点的产出水平,就必须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i[,2],即信用扩张和强制储蓄必须持续下去。但是,商业银行为了维持资产的流动性,或者中央银行为了避免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迟早会被迫紧缩银根,这时候利率就会回升,整个宏观经济就将重新向储蓄=投资的均衡点调整。
从微观经济层面分析,银根紧缩对一些企业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首先,由于资本品的投资建设期较长,一些尚处于建设期的投资项目由于断绝了资金供给而变得无法进行下去了,不得不停工下马;其次,资金成本的上升使一些原本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现在变得不可行了;再次,大量靠银行贷款支撑其业务扩张的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而使其业务无法正常进行。所以,紧缩银根将使全社会的产出水平下降。在图2中,产出水平由D′点回落到A′点,而资本形成水平则由K[,2]回落到K[,1],结果形成了D′-A′,的过剩生产能力和K[,2]-K[,1]的过剩资本。
不仅如此,银根紧缩还有可能使宏观经济紧缩到均衡点以下的水平。由于上述这些企业占压了大量资金,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而陷于财务困境,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与企业财务困境相对应的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大幅度下降,大量的“坏账”积压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上,加之中央银行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使商业银行的放贷更为谨慎,进一步推动了信用的紧缩。信用紧缩使部分国民储蓄沉淀在商业银行系统内,难以转化为投资,导致图2中的储蓄曲线向左移动到S′,使资本形成水平和产出水平进一步降至均衡点以下。至此,该经济体就完成了一个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性波动过程,也就是我们前面指出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而这个不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前半部分,也就是由于信用扩张而导致的“繁荣”期,就是所谓的宏观经济过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或宏观经济过热)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资金,是来源于自愿储蓄还是强制储蓄。如果资金来源于前者,则增长就是可持续的;如果资金来源于后者,则增长就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产生了宏观经济过热。
三、我国尚未出现宏观经济过热
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但这并不影响上述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适用性,因为该模型中利率的上升(或下降)与我国现实经济中银根的紧缩(或放松)具有同样的政策效应。在我国2003—2004年的经济增长中,出现了诸如投资增长迅速、信用扩张加快和资本品价格上涨等现象。那么,这是否说明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过热呢?从前面提出的宏观经济过热的判别标准可以看出,无论是正常的经济增长还是宏观经济过热,都伴随着上述指标的上升。要判断它们是否是过热的表现,关键要看这些指标是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即是否出现了强制储蓄。如果没有超过这个限度,则这些指标的上升仍然属于正常经济增长的范畴。依据这个标准,我们发现,我国尚未出现宏观经济过热的局面。
1.投资增长迅速,但并未膨胀到超过储蓄的程度。我们已经指出,之所以出现宏观经济过热,主要是因为投资在信用扩张的支撑下超过储蓄,挤占消费,使全社会产出水平出现一个先虚增、后回落的周期波动过程。所以,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热,关键要看是否出现了投资超过储蓄的局面。如果投资超过了储蓄,那么,高投资率就只能由强制储蓄来支撑,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的周期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宏观经济已经出现过热了。利用这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宏观经济的状况,可以看出,1988—1995年期间,我国有两年(1988年、1993年)的投资率高于储蓄率(见表1),这说明当年的投资膨胀是由强制储蓄支撑的,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1988—1995年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但1996年以来(包括2003年)的8年中,投资率始终低于储蓄率,特别是2001年以前,储蓄率均高于投资率2.5个百分点以上(见表2),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处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阶段。自2001年起,投资率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2003年出现了加速上升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国民储蓄率上升得更快。至2003年年底,我国投资率为41%左右,而储蓄率却高达43%左右。尽管二者之间的差距比前几年有所缩小,但仍然是储蓄大于投资,并没有出现强制储蓄。这说明,尽管我国2003年的投资率很高,但它是以国民储蓄的更大幅度增加为基础的,这意味着扩大再生产具有充足的生产要素供给基础,从而不会发生由强制储蓄引起的宏观经济过热和经济的大起大落。事实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与前7年相比,并没有出现1988年和1992—1993年那样的急剧提高。
表1 1988—1995年的储蓄、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
┌────┬─────┬─────┬──────┐
│ 年份 │ 储蓄率 │ 投资率 │ GDP增长率 │
├────┼─────┼─────┼──────┤
│1988│36.7 │36.8 │11.3│
├────┼─────┼─────┼──────┤
│1989│36.6 │36.0 │4.1 │
├────┼─────┼─────┼──────┤
│1990│38.2 │34.7 │3.8 │
├────┼─────┼─────┼──────┤
│1991│38.6 │34.8 │9.2 │
├────┼─────┼─────┼──────┤
│1992│38.9 │36.2 │14.2│
├────┼─────┼─────┼──────┤
│1993│41.5 │43.3 │13.5│
├────┼─────┼─────┼──────┤
│1994│42.1 │41.2 │12.6│
├────┼─────┼─────┼──────┤
│1995│41.6 │40.8 │10.5│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表2 1996—2003年的储蓄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
┌────┬─────┬─────┬─────┐
│年份│ 储蓄率 │ 投资率 │GDP增长率 │
├────┼─────┼─────┼─────┤
│1996│40.3 │39.5 │9.6
│
├────┼─────┼─────┼─────┤
│1997│41.8 │38.0 │8.8
│
├────┼─────┼─────┼─────┤
│1998│41.3 │37.4 │7.8
│
├────┼─────┼─────┼─────┤
│1999│39.9 │37.1 │7.1
│
├────┼─────┼─────┼─────┤
│2000│38.9 │36.4 │8.0
│
├────┼─────┼─────┼─────┤
│2001│40.2 │38.0 │7.3
│
└────┴─────┴─────┴─────┘
┌────┬─────┬─────┬─────┐
│年份│ 储蓄率 │ 投资率 │GDP增长率 │
├────┼─────┼─────┼─────┤
│2002│41.6 │39.6 │8.0
│
├────┼─────┼─────┼─────┤
│2003│43.0 │41.0 │9.1
│
└────┴─────┴─────┴─────┘
资料来源:2003年以前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3年的数据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分析》2004年第7期。
2.信用扩张加快,但并没有达到宏观经济过热的程度。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用扩张速度加快。2003年1—9月,M[,0]、M[,1]、M[,2]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2.8%、18.5%和20.7%;人民币贷款余额累计增加24766亿元,比上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余额还多6240亿元。[5](P2)信用扩张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贷款需求增加、直接融资比例降低、外汇占款增加、地方政府扩张欲望的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变化等因素。[5](P7-11)那么,尽管我国投资率仍然低于国民储蓄率,但信用的加速扩张本身是否能够制造出额外的强制储蓄呢?应该说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信用扩张本身有可能既包含国民储蓄增加的因素,也包含外生因素。所以,信用扩张有可能同时反映了两件事:一是正常情况下国民储蓄和借贷资本供给的增加,它相当于在图1中,均衡点从E[,1]移动到E[,2];二是外生因素所导致的借贷资本供给增加,比如,因预期人民币即将升值,海外热线持续流入所导致的外汇占款增加和基础货币投放增长,以及在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影响下的信用扩张,其最终效果也是增加了借贷资本供给。它相当于在图1中,均衡点由E[,2]继续向右移动,利率也被压得更低,这时候就出现了强制储蓄。那么,我国宏观经济是否出现了这种情况呢?对此,我们可以金融机构的存贷差额来衡量,如果存贷差额大于零,则说明金融机构所集中的货币资本中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借贷资本供给(即贷款),另一部分处于闲置资本的状态,借贷资本供给并没有超出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即信用扩张没有超出国民储蓄所允许的范围,外生因素的影响有限;如果存贷差额小于零,则说明金融机构的借贷资本供给和信用扩张已经超出国民储蓄所允许的范围,外生因素对借贷资本供给增加的影响较大,很可能出现了强制储蓄。表3反映的是我国2004年2月金融机构的存贷差额,以及历史上宏观经济过热年份的金融机构存贷差额。
表3 我国2004年2月金融机构存贷差额与宏观经济过热年份的对比 单位:亿元
┌────────┬──────┬───────┬───────┬───────┬───────┬───────┐
│年份│ 1988年│ 1989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2004年2月
│
├────────┼──────┼───────┼───────┼───────┼───────┼───────┤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7425.8 │10786.2
│23468.0
│
29620.6│40457.5
│214628.5 │
├────────┼──────┼───────┼───────┼───────┼───────┼───────┤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
10551.3 │14360.1
│25322.9
│
34128.6│41395.0
│163810.6 │
├────────┼──────┼───────┼───────┼───────┼───────┼───────┤
│存贷差额│
-3125.5 │-3 573.9 │-1854.9
│
-4508 │-937.5│50817.9
│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网站(www.pbc.gov.cn)。
表3显示,在历史上的5个经济过热年份,金融机构存贷差额均为负数,这说明当时的信用扩张已经超出了国民储蓄所允许的范围,超出的差额只能由强制储蓄来提供,反映当时确实处于宏观经济过热状态。但2003—2004年的情况与上述年份不同,在2003—2004年2月间,尽管贷款增长速度很快,但金融机构仍然有50817.9亿元的存贷差额,这说明尽管信用扩张在加速,但并未超出国民储蓄所允许的范围,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目前的信用扩张已经达到了导致宏观经济过热的程度。
3.少数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上涨,但并没有达到宏观经济过热的程度。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几种主要生产资料的价格出现了上涨,因此产生了“生产资料供给瓶颈”,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我们认为,生产资料价格确实出现了上涨,但它未必就是经济过热的表现。正如图1所揭示的那样,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初期,由于全社会的资源配置组合向资本品倾斜,因此资本品出现暂时的短缺和涨价是正常的。要判断生产资料的涨价究竟是反映了正常的资源配置变化还是经济过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如果投资超过了储蓄,则资源配置的变化要在强制储蓄的支撑下完成,这必然要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但我们已经指出,现在我国的储蓄率仍然高于投资率,资源配置并不是在强制储蓄的支撑下完成的。第二,如果强劲的投贤需求是在挤占消费的前提下形成的,那么,首先需要通过信用扩张来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本应用于消费的资源被生产者所利用。但截至2004年2月底,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仅为2.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仅为0.9%。扣除价格因素之后,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仍然同比增长了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4.3%,即消费者的购买力并没有削弱,这样就不存在通过挤占消费来支撑投资需求的机制。所以,我们还不能说现在的物价上涨已经达到了宏观经济过热的程度。
四、宏观经济过热的潜在风险及其政策含义
我国现在尚未出现宏观经济过热,但并不等于说我国宏观经济毫无过热的潜在风险。从图1可以看出,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宏观经济过热的出现。
第一,如果国民储蓄转化而成的投资没有生产出市场可以接受的有效产品供给,而是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那么,就会导致部分国民储蓄成为类似于泡沫资产的“空壳”储蓄,使储蓄曲线向左移动,实际国民储蓄下降到低于投资需求的水平。这时候,要支撑原来的投资规模,就只能依靠信用扩张和强制储蓄,这就有可能发生如图2所示的宏观经济过热。这种情况在我国是有可能出现的。如2003年1—9月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整个银行信贷增加额的40%,与此同时,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却增加了9.2%[6],增加了产生不良资产的风险,有可能因此而出现实际储蓄下降和经济过热。
第二,如果外生因素引起的信用扩张出现失控,脱离了国民储蓄所允许的范围,导致金融机构的存贷差额大幅度下降,出现负数,则此时部分借贷资本供给的增加额就要来源于信用扩张和强制储蓄,有可能发生如图2所示的宏观经济过热。这种情况在我国也同样存在。如海外热钱流入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增长,2003年1—9月,外汇占款余额高达302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迫使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6505亿元[5](P5),这些基础货币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是极易转化为贷款的;再如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工程”所引发的贷款增长,都有可能使信用扩张的规模出现失控,超出国民储蓄允许的范围。
怎样防止出现上述因素导致的宏观经济过热潜在风险呢?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处于正常经济增长阶段,如果此时为了防范风险而采取总量收缩政策,就会抑制正常的经济增长;而如果采取单一的总量扩张政策,则宏观经济过热风险又难以防范。所以,应采取结构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既鼓励又限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方面要保护目前的正常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出现宏观经济过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但财政政策应向需求增长缓慢的农村倾斜,以提高农民收入,刺激农村市场需求。(2)扩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提高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护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3)加强对有可能导致不良资产的行业的信贷管理,加大投资风险预警和监测,适度抑制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4)适时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对货币信贷的不正常增长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促使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规范票据贴现,审慎发放相关贷款。(5)采取措施支持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少银行体系产生不良资产的机会。(6)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改革和完善现行结售汇制度,以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压力。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投资率论文; 经济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储蓄率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