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的经济属性_文化属性论文

论文化的经济属性_文化属性论文

略论文化的经济属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属性论文,文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到底是什么?如何把握和回答文化的本质属性?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 。不同的学者,不同的理论范式,乃至不同的学术立场,对此问题往往有着不尽相同的 回答。近些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现代化实践活动的清晰展现,愈来愈多 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一直以来那些凌空蹈虚式的抽象的文化定义远远不能回答文化的实质 到底是什么问题。本文认为,文化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与经济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 昭示着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提供的必然性、可能性来看待文化的本质属性, 进而把握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结构与功能。可以明确地说,文化的经济属性,是文化 诸多属性中非常重要的属性,由此也决定了文化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产业功能。在此 ,我们可以分别从文化本身与生俱来的属性,特别是文化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及种 种表现,来把握文化的经济属性问题。前者可称之为一种相对静止的视角,后者,则可 称之为相对动态的视角。

“文化”,是一个人人都熟悉,但又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据不完全统计,至今给“文化”所下的定义,就不下260种之多。倘若从静态 视角来看,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其功能,最突出的就表现为教育性。正是文化的教育属性 ,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之间具有了深刻的、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在拉丁文中为 Culius,是从Colere演化而来的,其本意是开发、开化的意思;在德文中为Kultur,法 文为Civilision,Culiure等,英文中为Culiure,意大利文中是Culture,其词根在演 变中都保留了“开化”、“开发”的本初意义。所以,在西方,文化从来就表征着由于 人类的活动,主要是在思维和理性方面的发展,而引起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不断地向 文明的发展。“开化”、“开发”在这里实质上也就是教化。

“文化”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是指文治与教化。如《周礼》就讲:“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汉代刘向(公元前77~6年)所撰《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南齐的王融(468~494年)则在其《三月三日曲水诗 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显然,这些都是把“文化”作为“文治 与教化”来加以理解和解释的。

如果从现代语境来看,这一点当会更加明确。以英语中的“Culture”为例,其最权威 的涵义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身体的锻炼,精神、心性的修养”,由此派生同时还 兼有诸如“教育”、“培养”、“教化”、“训练”、“修养”等意义,而在此种涵义 上,“Culture”与“Education”(教育)、“Enlightenment”(启蒙、教化)的涵义是 一致的。(注:参阅《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新版本)上册,第288页,第378 页,第392页,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因此,从“文化”一词的词源学意义 看,无论中西,都着重赋予其以“教育性”这种涵义。文化的教育性,主要通过继承与 传递来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它凝聚着人类各种知识与技能,通过传承而代代相习。这 是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得以不断发展下去的一个内在因素。所以,仅 就逻辑的意义来看,文化的教育属性,与社会的经济活动之间,不能不说有着一种与生 俱来的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

从静态视角来看,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功能还表现于它所具有的“内源性”。“内源”( Endogenesis)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原指生物细胞在机体内的内发形成。这里我们借 用它来喻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在其内部所产生的。与文化的教育性侧重于继承与 传递不同,文化的内源性主要表征文化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或创新能力,强调自 我创造的内部努力。在这一层面上,我们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科学与技术应该是反 映民族的文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文化的内源性,使文化与本民族的科学技 术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科学技术的重要构成背景与构成因素之一。显而易见 ,文化也就必然不是脱离于或者游离于经济发展之外的什么东西。文化与经济原本就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不分的一体。

倘若从动态视角着眼,或许可能更为清楚地表明文化与经济不仅有内在同一性,而且 也决定了文化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从这个层面来看,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功能,首先 在于其实践性。在此,重温一段马克思的经典观点,将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马克 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指出:“自然并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机车、电 报、自动纺棉机等等。它们都是人类工业的产物;自然的物质转变为由人类意志驾御自 然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它们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都是物化 的智力。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 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知识的控 制并根据此种知识而进行改造。”(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18 57~1859年),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58页。)在这段话中,“物化的智力”,“ 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以及知识控制并改造 自然及社会生活的一系列见解,都不容置疑地揭示了文化的实践属性。文化的实践性, 也就在于“文化”实质上也就是“人化”。“人化”,也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即“自由 自觉的活动”,使自然打上人的意识、目的的印记,变成为人的作品,成为人的本质力 量对象化的表现。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历史活动过程的主体,从历史活动这一动态 视角讲,文化的本质必须由人的本质来加以理解。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深刻之处,首先就在于它是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 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功能的。从马克思一系列哲学、经济学的论著中,我们不难获知:从 事文化活动与文化创造的人,并不是某种抽象的人,而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 会的和实践的人。马克思就曾经从发生学意义上揭示了人类的文化活动首先就隶属于感 性的物质生产劳动,“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 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2卷,第682页。)这样,劳动、实践等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便确证着人的“ 类存在”,这既是人的真实本质所在,也是文化的本质所在。以物质生产劳动作为最基 本形式的人类实践活动,一方面固然依赖自然,受自然生态环境所制约,另外一方面, 也按照人类自身的目的和要求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人化的自然。物质生产 实践活动中的积极要素——社会生产力,不仅仅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即所需要的物质的 世界,而且创造了人本身及其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部丰富多样性。而劳动产品的真 正意义和价值,也不仅仅在于满足人们吃穿用住行的需求以维系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而 且还在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所产生和所获得的创造天赋、聪明才智、力量、勇 气、爱好、情感、技能、经验、知识、人际交往和道德规范,升华出精神上的满足、愉 悦以及美感。所以,作为最根本的人类劳动实践活动,当然其中也包括人类的文化创造 活动,创造了自然,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本身,而且也创造了诸如艺术、宗教和 哲学等人类精神文明之花果。因此,可以说,文化所具有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其最基本 的社会历史功能,就是能动、自觉地参与、创造并影响经济活动这一最为本质的功能。 文化的经济属性与功能,是文化实践性的集中体现。

从动态视角看,正是人类的历史活动赋予了文化的实践本质,使文化具有了生产力的 某种性质及功能,它对于经济建设和发展更有着直接的作用。

径直讲文化是一种生产力,确实显得有些唐突,以往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也从未如 此论述过。但是,文化因其实践本质而具有生产力的某些性质及功能,则可以说是符合 实际情况的。

首先,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其特殊性就在于,文化是以观念和行为的综合效 能,积极、能动地影响并制约着经济活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活动的内在构成 力量。

人类的生产劳动总起来讲,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类。精神生产也是人类最重要 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马克思曾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 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 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 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观 念的存在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马克思在这里虽然还不是直接论述精神生产,但通过说明人类劳动的特点,指出了 精神生产劳动的存在。并且还指明了人类的生产劳动不同于任何动物的活动。我们可以 据此领会到,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亦即是体力劳动与脑 力劳动的统一,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及观念的支配之下,在一 定的科学与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行为。所有这些,毫无疑问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基 础及文化背景。文化作为观念和行为的既定模式,贯穿并且渗透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的整个过程之中,深层次地发生其作用。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洛伯和克鲁柯亨在审视了大约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之 后,把文化视为“成套的行为系统”,认为文化的内核则是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 价值系统所构成。”(注:转引自(美)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载《 文化·中国与世界》第2辑,三联书店,1987年10月版,第118页。)在他们看来,文化 包括外显的行为模式和内在的价值模式,文化的外显模式借符号的使用而习练或传授, 构成人类集体的行为及其成就。而价值观念则处于整个文化系统的核心的地位。文化一 方面是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行为及其产物,另一方面也具有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某些 因素。以上所讲的文化的制约与规范作用,是在涵盖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一切成就 (包括器物、生产工具、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表层形态,哲学、文学、艺 术、教育、科学技术、宗教等中间形态)的意义上做出的。这表现于三个方面:(1)从技 术角度而言,文化是生物器官和能力脱离遗传限制在肉体以外的延伸和扩大;(2)从价 值方面讲,文化是作为生物本能以外的力量,是规范人的行为的“第二天性”;(3)从 实践活动的角度讲,物质的创造是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文化中介而实现的某种形式的“焊 接”或者“缝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依赖于观念与行为 的力量,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经济建设往往是人类观念与行为 的突出表征,正因如此,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只 要我们承认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是人类观念与行为的一种突出表现,我们就不能不承认 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具有生产力的某种性质与功能。

其次,从大文化观和大生产力观来看,体现着人类群体内部关系的文化和体现着人类 群体与外部自然的相互关系的生产力之间,有着由此及彼的辩证统一。历史实践已经证 明,生产力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物化形态深入到人 的精神变动的过程之中去,而文化也将自己的行为模式及价值观念系统扩展到客观自然 的边缘。因此,文化与生产力在整个社会实践,当然主要也包括经济活动之中,互相渗 透、互相驱动,两者获得了内在的统一性。从大生产力观看,文化是生产力;从大文化 观看,生产力也是文化。

文化具有生产力的某些性质及其功能,主要是籍由显形与隐形两个基本特征得以实现 与表现的。

显形文化是一种较为直接的生产力。所谓直接生产力,指的是属于传统理论所公认的 生产力范畴的那一部分文化因子,其中主要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具有文化教养的 文化生产主体,以及渗透于其中的科学、技术以及教育文化背景因素等。

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可以粗略地划分出从事精神产品生产者和从事物质产品生产者 两大类别。他们分别拥有各自的劳动对象。譬如,教育者以知识和符号作为生产工具, 以受教育者作为劳动对象;科学家以知识和信息作为生产工具,以科研课题作为劳动对 象;文学艺术家以语言符号以及舞台、荧屏等作为生产工具,以读者和观众作为劳动对 象;而文化企业的工人则是以机器作为生产工具,以文化消费产品作为劳动对象,等等 。它们所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和以物化形式出现的精神产品以及劳务,一旦进入文化市 场,进入流通和交换领域,便会产生价值,发挥影响。

在显形文化当中,科学技术及教育都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是人对于自然,人对于人 以及社会的处理系统,是人类心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信息进行理论思维的概括,也是推 动历史发展的内源性力量和坐标轴。而教育虽然不像科学技术那样,能立即产生价值, 但它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根本手段和途径。科技是动力,教育为基础,在二十一世纪,以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崭新生产力,将使世界性、全球性的社会生产 力得到根本变化。在关于文化属性及功能的静态视角的考察中,我们曾指出文化的教育 性和内源性。而在文化的动态展现过程中,文化所具有的教育性和内源性都发挥着积极 作用,是文化生产力中重要的构成要素。

当然,相对于显形文化而言,隐形文化是一种间接的生产力。隐形文化看不见,摸不 着,既存在于人的潜意识和意识之中,却又无时无刻不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马克思曾 指出:“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 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第321页。)文化所具有的隐形生产力功能,主要表现在以弥漫状态散布于社会的经济 活动、政治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各个领域,以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 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情怀、乃至于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等深层次地综合地发生难 以估量但又是实实在在的作用。

从动态视角来看,文化的经济属性及其功能,也表现于文化的社会性。如前所述,文 化包括外显的行为模式和内在的价值(观念)模式,即是说,文化表现为社会性的、群体 性的、集体的观念及其行为。在此,文化具有一种“范式”的作用,内在地影响着社会 成员,支配其促使其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活动。而社会成员的活动,主要是由合力所形 成的群体和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包括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但主要则是经济活动,正 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中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发现的历来的 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 能从事其他活动,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 展阶段构成为社会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因此,它决 定了文化对于经济的从属地位。

不仅如此,文化的社会本质也突出表现为文化所具有的商品属性上面。这一点,在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市场经济中,社会的大多数文化产品 、文化服务、文化欣赏活动,是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人们通过文化市场,运用 货币交换,去获取文化艺术产品与劳务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文化生产者也是通过市场的 货币交换,确认产品与劳务的使用价值,并且进而实现其价值。他们的工作同样存在着 投入、产出、分配、流通、消费的全过程,有相应的价格管理、成本核算、盈利亏损、 再生产等范畴。

综上所述,文化具有经济属性及其功能,是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建构,迫切需要文化的有力配合,需要繁荣的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适应并且服 从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时代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功能的体现,因此,从理 论上清楚地把握文化的经济属性,就是文化研究中一项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课题 ,值得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

标签:;  ;  ;  ;  ;  ;  ;  

论文化的经济属性_文化属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