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诉讼:企业档案工作的缺位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档案论文,工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案件现状:一是对我国反倾销的队伍在扩大。以往主要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而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也在显著增多,如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也加入到对我国反倾销的队伍中;二是被诉倾销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只要他们认为危害到或将危害到本国产业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涉及4000多种产品,其可诉的范围还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注:马元柱,《多边贸易体系中反倾销密度与烈度的再思考》,《亚太经济》,2004,(3))三是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频繁。据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介绍,自1979年至今,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73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案件600起,其他案件73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中国约191亿美元的出口贸易。(注:张毅,《商务部官员指出:贸易摩擦可能影响中国出口》,《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3日)
我国企业“反倾诉讼”中,企业档案工作缺位的原因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国企业内部档案工作缺位造成的。
1.我国企业对国外反倾销危害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应诉反倾销态度不积极。不积极的主要内因是企业对应诉需要的凭证材料缺乏信心。以1998年欧盟诉我国硅铁产品反倾销案为例,当时,欧盟分别向我国的37个出口商发出调查问卷,可惜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各国反倾销法中都有一项重要规则,名日“可获得最佳资料”即现行文件和档案材料。它指出:如果主理机关向被调查方(倾销产品的生产商、出口商等)发出的调查问卷、得不到答复,得不到可靠的档案资料,或对方不配合调查人员提供有效数据、文件及证明材料,则主理机关可偏听信申请方的资料,并依此做出裁定,通俗说,应诉就有机会,不应诉就等于“认罪”。不应诉肯定会招来严重惩治性后果。
2.企业内部缺乏建立高效的反倾销机制——反倾销档案信息资料中心。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一项重要环节,是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基础性工作。但是,长期以来,企业领导只注重经济效益,而轻视档案工作,档案意识薄弱,认为档案管理成本太高,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而从档案管理工作本身而言,受档案工作性质的服务性、工作内容的繁杂性、工作方式的封闭性等的影响,档案工作在企业的整个经济管理中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以致档案管理手段落后,致使大量基础性的资料得不到有效地收集、整理,更谈不上在企业内部建立现代化的档案资料信息中心。
3.企业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应对反倾销的基本知识。档案人员的知识素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结果的不同。长期以来,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环节是一项常规性、经验性和操作性的工作,干这项工作并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能识字能操作就行了,什么人干都一样,干成啥样都一样。于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更谈不上学习现代科技信息、学习WTO有关内容,更新知识结构。事实上,档案工作虽不像产品设计、研究、开发、销售那样风风光光地出项目、出成绩、出效益,但却能对之起保证促进、提高提速、增质增效的作用。按照“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的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恰恰就是按照这一思路来进行工作的:参考文件可使构思缜密;依照图纸可免制造偏差;依据说明可保生产安全;依据有关信息资料能够应对反倾销调查……可以说档案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工作的始终,档案管理人员是真正的幕后英雄,而并非“无作为”。
在与国际接轨中,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
企业档案是企业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凭证,对于企业今后的国际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凭证作用。因此,企业的档案工作必须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积极配合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构建企业反倾销档案信息中心,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一)在国际贸易中企业应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断增强档案意识。凡是有机构、有组织的,其活动必然产生文件记录,凡是想长久发展的企业都要有档案和档案工作。企业要实施跨国公司战略,要想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战略远景,就必须在思想上形成“大档案”概念,应当建立起档案及档案工作意识,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资产、是资信的凭证,它完整、真实、全面地记载着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种凭证、报表、台账等原始数据,职工及用工的记录、健康与安全记录、甚至是材料供货商的相关记录的保存等。它的原始凭证性,数据真实性,是企业进行反倾销诉讼的有力依据。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够真正形成长期的全球经营意识,并因此制定有步骤、有重点的国际发展战略。
(二)在国际贸易中企业应按照真正的跨国公司的经营哲学和行为模式,逐步形成与跨国公司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模式。反倾销、反补贴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国际上成熟的跨国公司都极为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建立起企业档案信息资料中心,密切关注本企业产品的发展,同时,监测国际同一品牌产品的运行。也就是说,企业档案信息资料中心的构建与管理,客观上将有利于企业反倾销起诉或应诉调查。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条约及反倾销法律的国际规定,企业档案工作部门必须努力从维护企业权益、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平时就必须做好以下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建档管理,以备随时应诉之用。主要建档信息包括:每批产品的出口数量,出口价格(通常指工厂交货价格),当地销售价格,运输方式、距离及费用(包括内陆运费和海洋运费),保险费,折扣或佣金;合同(包括合同号码、原定日期、客户名称、销售数量、产品规格、价格条件、合同项下的货物的数量、开票日期等),银行信用证及支付票据单证;发运的中国港口,交货的目的地港口;企业状况,主要指企业名称、所有制性质、生产产品名称、种类、型号、生产要素、数量、成本,企业董事会及其他领导组织人员组成和任免情况,产品在原材料购买、销售定价等权限与政府的关系。(注:张永慧,《企业档案工作适应入世的初步思考》,《中国档案》,2002,(1))要求这些资料信息应该完整、真实可靠。具有特殊的凭证价值。管理及记录保存机制,是企业适应国际竞争的基本要求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支持与保障。因此企业建立起文件、档案资料信息管理中心,在应对反倾销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宝钢集团面对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反倾销起诉,建立预警体系,建立文件信息中心,积极应诉,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所有档案文件材料和问卷,据理抗辩,为应诉成功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宝钢集团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冶金行业应诉外国反倾销案最为成熟的企业”。上海一铅股份公司在美国反倾销起诉后,把应诉工作作为企业生存之本,专门成立领导班子,由一位副总经理挂帅,下设4个专业小组,有针对性地准备一系列现行文件、档案材料,应对美方的核查。据有关方面透露,上海企业先后参与20起反倾销应诉和起诉案件,其中应诉14起,起诉6起。在应诉案件中,6起胜诉或基本胜诉,1起达成中止协议,3起获得较低税率,3起正在进行;在起诉案件中,3起胜诉,3起正在进行。反倾销应诉成功率超过50%,反倾销起诉案件也有一半已经获胜。(注:“沪企业反倾销胜诉率高”,《中国化工报》,2002-01-10)
(三)我国企业档案工作在“反倾销诉讼”中应注意的事项。第一、企业收到反倾销通知书、调查问卷等后,档案部门应立即配合有关部门,尽快针对问卷调查所涉及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情况进行研究,快速确定提供档案资料的范围(一般是立案前三年的资料)和时间,并组织力量查找档案。填制调查表是赢得反倾销诉讼的重要环节,因为调查问卷是外国反倾销当局对案件做出裁决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而言,各国调查问卷都包括以下内容:(1)被诉公司经营被诉商品的概况;(2)被诉商品在国内销售的价格及费用构成;(3)被诉商品在出口第三国时的价格及费用构成;(4)被诉商品出口起诉国时的价格及费用构成;(5)被诉商品的构成价值等。填写调查问卷应根据企业档案资料信息如实填写,切不可隐瞒或篡改有关数据。而且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在提供档案资料时,要注重那些有关成本核算、经销方面的档案,将其完整真实地提供出来,但不可将所有的该产品的档案资料和盘端出,对产品核心技术、重要的知识产权,要严格保密,严防国外企业对我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剽窃,否则将会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国内商会、行业协会对反倾销诉讼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根据外经贸部1996年发布的《关于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发生反倾销案的应诉规定》,当中国某出口产品在国外被指控倾销时,由国内相应协会、商会发出通知,组织和协调应诉工作,并且商会、协会本身还设有反倾销档案,负责总结反倾销经验和进行相关市场调研。因此,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若与商会、协会建立稳定的联系,有助于多方获取应诉信息,协调组织应诉工作,保障应诉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反倾销诉讼案仲裁之后,相关的档案资料还应保留5年,以备可能进行的复查所用。
第三、外向型企业应不断增强档案意识,档案管理部门应注意了解研究世贸组织有关倾销反倾销的法律协议,以及提起反倾销案主要国家或组织(如欧盟)的规定,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充实本企业反倾销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注:刘燕东,《档案工作如何应对反倾销案诉讼》,《湖北档案》,2004,(8))
标签: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反倾销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调查问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