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黄圣强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黄圣强

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环境问题,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当前水环境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做好其污染防治工作。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当中有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畜牧业技术呈进一步提升的趋势,畜禽产品结构也随之进一步调整,不断形成集约化养殖模式,而畜禽养殖污染预防和治理工作的开展不能适应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发展速度,所以这就要求有关人员给予畜禽养殖污染一定的重视。

1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不足之处

1.1结构不合理

生猪污染问题十分明显,通常是由于其养殖数量非常大并且具有非常多的养殖户。此外,畜禽规模化比重不高,主要集中在分散养殖场以及小规模的养殖场上,一些外地流动的养殖人员的养殖形式依旧是泔水,环境保护思想不足,另外缺乏关于粪污治理的相关工程,那么就导致农牧利用条件不足,所以治理粪污工作较难开展。

1.2布局不合理

畜牧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规划不合理。当前其布局而言,养殖点在建设上分布较散且建设随意,过去养殖场大部分在限养区或是禁养区建设,没有全面分析畜牧业之后的发展,不少养殖场在改建、新建以及扩建下没有被限制以及制约,且未对动物防疫条件、畜禽养殖规划和规模设计等内容进行充分考虑,使得产生非常高的污染治理费用,且治理难度较大。

1.3没有意识到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由于近年来养殖成本不断增加,畜禽养殖的利润非常低,另外不少规模不大的畜禽养殖场综合实力不强,且没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在价格低下的情况下甚至难以发展下去,那么只凭养殖场就难以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处理好。其次污染治理设施及设备的投入会消耗较多的成本,且运行成本较高。不少养殖场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而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却又无法良好运行。再就是由于政府财力的限制,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不能达到“普惠制”,那么养殖场依然要自行筹措资金或是配套设备的运行经费。

1.4难以监管

畜禽养殖污染有着以下特点,分别是瞬时性强、量大面广、构成复杂等,只靠当前监管队伍很难起到治理的作用。另外该行业是利润偏低,并且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农民,即便环保部门提出改善及处罚要求,很多养殖场依然不愿设置线管防治设施。若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2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2.1加强防治体系的建设力度

那么就要做好环境准入、规划布局、粪便贮存及饲养等几个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利用相关政策以及技术等手段进行污染防治工作,并使多个有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建设污染风险预警系统,从而设置畜牧业污染防治体系。

2.1.1合理布局

设置该行业的发展规划那么就要对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地进行考虑,按照各个区域的特点,对生产布局进行统筹的考虑。将限养区、禁养区以及适养区进行合理地考虑,并控制好其中的规模,从而让数量能够适应土壤自净能力和地表植物的发展。另外根据养殖场的规模以及环境特点,进行分类防治工作。例如对于点源污染的畜禽养殖场来说,合理安排养殖场排污口,并添加进日常环境监管当中,且设置并健全普查、监测及评估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强化执法检查

改扩建以及新建的养殖场要对其附近土壤情况、人口密度以及环境情况等进行综合的评估,且配合对应的环保手段,行使“三同时”制度,采取建场审批制,从根本上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另个有关部门还要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场的检查力度,从而让执法效率提升。

2.1.3建立联动机制

需要各层级政府、发改、环保、统计等各个部门联动展开污染防治工作,进而明确各个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环境污染防治职责,从监管重点、监管形式、治理要求以及监管频率等几个方面强化基层环境检查机构的管理水平,从而使污染监测能力得以提升,并强化基层环境检查工作力度,在乡镇一级政府绩效考核上添加畜牧业环境污染监管,保证监管责任能够落实到位。

2.2完善经济激励机制

不同于工业污染物,畜禽粪便可当作有用的有机质资源,能够当作生产商品有机肥、还田、发电等材料,可以采取再利用的形式,并能够起到污染物零排放的效果。所以污染治理工作可以采取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的有利处,强化污染防治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经济激励机制,从而促进该行业能够稳定且长远地发展。

2.2.1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投入力度

设置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经费,在已有的项目条件下,强化配套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融资贷款来增加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养殖场可以提供一定的贷款贴息扶持,从而减少其压力,并使其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2.2.2推动社会资本加入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思想,利用财税支持及市场机制等有关制度,指导社会资本加入到污染防治工作当中来,从而使专业化以及社会化的污染防治运营服务能够较好地实现。

2.2.3健全畜禽粪便利用的激励机制

健全信贷和财税等有关经济激励机制,并补贴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养殖场,鼓励其展开有机肥生产线以及沼气发酵工程,且补贴畜禽累粪便综合利用的产品,并支持其展开有机肥加工等活动,从而使其进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提升。

2.2.4农牧一体化经验

通过信贷以及财税等激励方式,指导养殖场对土地流转,通过附近草地、林地以及耕地等处理粪污,从而使养殖场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对劳动力、土地以及金融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能够使粪便达到还田利用的效果,种养相互结合从而使循环农业得以发展,且使畜禽产品的质量提高,通过畜禽粪便有机肥来生产有机农产品,从而向生态化转型,推动农牧生态平衡,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民增收并利于新农村建设。

2.3深入研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支持开展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将污染防治技术经济适用性作为着重考虑的一点,按照不同地区处理的实际情况,展开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的评估以及筛选工作,将某养殖场或者是一个区域中的防治技术形式进行汇总,选用运行费用合理、成本投入不多且便于维护管理的污染防治技术形式。按照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置技术示范点,不断深入探讨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及技术,便于技术推广。设置合理的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服务系统,可组织技术人员以及专家进行培训学习,并进行污染防治科技的活动,通过指导的形式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污染防治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来看,仍有着不少缺陷,那么这就需要有关人员采取对应的有效手段处理,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环境保护意识非常重要,而养殖场大多都处于农村位置,那么进行环境警示教育以及普法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养殖人员了解当前环境污染的实际形势以及养殖过程中会对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以及影响,此外有关媒体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强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监督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安排养殖人员定期展开知识学习培训,进而推动该行业健康且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淑霞.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业氮磷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2]关艳.浅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农村:黑龙江,2016(14):102-102.

[3]盛瑜,周虹妤,史伯春,冯嘉林.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6):68-70.

[4]陈再军.麦积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7,47(3):38-38.

论文作者:黄圣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黄圣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