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对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需关注的重点领域及再控制职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形资产论文,职能论文,内部审计论文,重点论文,领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形资产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某种法定权利或优势的资产。无形资产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因此,当前知识密集型产业应当拓展内部审计领域,大力加强对无形资产运作的内部审计监督。
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一)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淡漠
由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淡漠,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和制度,使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大量的账外无形资产,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盲区,此缺陷在商誉和商标权管理方面尤为突出。这一现象导致无形资产价值长期得不到提升,资源流失和浪费严重,制约了无形资产作用的有效发挥。最终导致企业逐渐失去竞争力,市场萎缩,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发生亏损。
本文根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随机抽取的64家上市公司的报表数据,将上市公司报表中列示的无形资产归为以下几类:管理软件、商标权、商誉、土地使用权、权利许可权、专利及专有技术及其他共七项,其来源有投资者投入、外购、重组所得等形式,其中,外购无形资产是企业最主要的来源。下表显示,各上市公司内部各类无形资产比重差异程度很大。但总体而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内部结构比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是:土地使用权、专利及专利技术、管理软件、权利许可权、商誉、商标权,见表1。土地使用权占企业无形资产的主体地位,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各项无形资产,为78.59%,有的企业的无形资产甚至100%为土地使用权。而专利及专有技术所占的比例为7.75%,排在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已确认的商标权只占无形资产的0.94%,最高值仅为13.98%,显示了企业对自有品牌开发不够、保护力度不够。
表1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内部结构分析
(二)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由于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且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相当一部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无形资产保护和监管措施不到位,结果造成无形资产监管失控,流失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无意识地向媒体披露了领先的科技和保密技术;
2.为了炫耀科研能力,不是首先申请专利,而是急于发表论文,结果泄露了技术秘密;
3.企业的涉密人员非法出卖企业的商业秘密;
4.由于技术人员“跳槽”,带走了企业的自创技术和商业秘密;
5.在企业重组时不将无形资产作价折股,而被无偿使用;
6.商标被假冒、近似或模仿;
7.自行创建的品牌未及时注册保护,被他人抢先注册。
由于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监管体系不完善,对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缺乏认识,致使许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蒙受了惨重的损失。对于无形资产,尤其是技术秘密和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加强保护和监管工作。
(三)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不规范
1.对评估对象和范围把握不准
由于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造成对评估对象和范围把握不准。例如在中外合资合作过程中,一方面对中方无形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使其无偿被合资企业使用;另一方面,对外商提供的专利成果、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价过高,而中方的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作价过低,造成企业无形资产的相对流失。又如,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企业资产往往按账面原价折股,或者对国有无形资产不评估、计价,不入账,使得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被排除在股本之外,一些企业即使对无形资产作价计股往往也只限于商标、专利等易于评估的无形资产,而对那些评估难度较大的无形资产如商誉、特许经营权等则忽略不计。相反,一些企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无形资产评估值越来越高,对评估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
2.评估标准不统一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无形资产评估实施细则。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不科学,缺乏量化标准,很难精确提供客观数据,无形资产评估结果往往误差很大,超过国际认可的20%的可接受界限,导致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对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心存疑虑。
对重点领域的再控制职能
(一)内部审计应增强对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
为了增强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必须开展无形资产内部审计,即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和考察,了解无形资产的现状,编写无形资产状况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使企业的无形资产达到最佳状态。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无形资产的开发、形成和使用过程中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从而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随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和创新能力,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积极开展无形资产管理内部审计,促使知识密集型产业重视无形资产经营管理,增加无形资产积累。
1.无形资产系统内部审计
进行无形资产系统内部审计,即是对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数量进行的审计。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
(1)账内无形资产内部审计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在会计账簿有记录的无形资产进行价值与数量的审查。逐项检查每种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数量是否真实、合法,核对资产负债表上的无形资产与会计账簿上的无形资产是否相符,会计账簿上的无形资产与实际现有无形资产是否相符。
(2)账外无形资产内部审计
由于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局限性,企业账面反映的无形资产并不是其全部的无形资产,大量的账外无形资产,已经成为无形资产管理的盲区。内部审计应当对企业账外无形资产进行识别,如知识密集型产业自行开发成功但未入账的技术、计算机软件、杰出的人力资源、优越的供销网络渠道等。通过账外无形资产审计,检查未入账无形资产的数量及其基本情况,是否真实、合法。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无形资产的开发、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是不是遵纪守法。内部审计人员应督促会计部门对账外无形资产进行备查登记,加以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客观谨慎的披露,并且促使经营管理者重视账外无形资产的管理。
2.无形资产重点内部审计
无形资产重点内部审计是对那些在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进行的审计。由于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情况不同,因而对企业单项无形资产的审计也不同。企业重点审计的目标可能是专利权、商标权、商誉或是其他。对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针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内部审计往往成为重点项目。开展研究与开发费用审计,要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经费投入、联合研究与开发、信息网络管理、智力投资、激励创新机制等诸多方面入手,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在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中,通过内部审计与会计部门的配合,制定企业无形资产的筹资、投资和控制等计划;确保企业吸收外来无形资产的先进性、高效益性、长期性;合理估计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纠正以无形资产摊销操纵利润的行为。除此之外,企业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保护无形资产的程序,逐步建立必要的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无形资产业务的授权审批、职责分工、风险评估与防范、会计信息系统控制以及无形资产的保全控制等各项制度。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进行无形资产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是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传统审计是面向过去的,无形资产内部审计主要是面向未来,发现机会,发挥审计监督的战略导向作用。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监管体系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测试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转化利用、交易等活动的内部控制,并评价这些控制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其相关的风险,从而发挥其在完善无形资产监管体系中的作用。
1.建立无形资产内部审计机构
完善无形资产的监管体系,首先要根据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的状况和发展规划,建立和健全专门的无形资产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门的无形资产内部审计人员。要明确无形资产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加强无形资产知识的培训,建立起高素质的保护知识、保护产权的队伍,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内部控制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监管。
2.加强无形资产内部审计控制
知识密集型产业应首先在无形资产内部控制中建立无形资产的保护机制,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等多方面入手,做好无形资产保护和保密工作。例如,对企业的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营销网络等商业秘密的保护,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来维护其安全,以防止泄密而导致的无形资产流失。同时,企业应与接触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敦促他们在研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等创新活动时,自觉做好保密工作。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因此,通过对无形资产进行内部审计,一方面对企业当前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和检验,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疏漏之处,有利于其以后的完善和发展。
(三)内部审计应规范对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
无形资产内部审计必须与无形资产的内部自我评估相结合。内部审计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过程中,主要是配合会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各项无形资产包括账外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估。在现行会计核算中,账面无形资产反映的是无形资产的原始成本和账面成本(原始成本—摊销额),与无形资产的价值往往相差较大,远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
内部审计应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进行审计,主要是对合规性的审计,审查其入账价值、摊销周期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无违规核算、夸大或缩小无形资产账而价值,借以调节企业资产、损益的行为。同时对转让价格的合理性进行监督,并参与监督对无形资产创造效益的测算工作,以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
1.评估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价值应遵循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所谓真实性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进行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必须是真实的;二是评估过程必须是真实的,即必须是按照规定确实已经实施了每一个评估步骤,而不是只估不评,随意虚估;三是提供的评估结果报告必须是真实的。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充分运用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客观规律来开展评估工作。
(3)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指提出的评估结果必须是被法律所承认,必须是在法律上有效的。评估组织必须是合法的,其所采用的程序、方法、标准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
2.评估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具体内容
(1)审查企业自主研制开发的知识产权,在研制成功并按规定程序申请报批取得合法所有权后,是否以严格独立核算的实际开发成本和申报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审查企业因接受投资而转入的无形资产,是否以经双方认可的评估价作为入账价值;审查购入的无形资产,是否以实际购入成本作为入账价值。
(2)由于企业自主拥有且非购入的无形资产无法同时满足会计确认的四项基本要求,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计量的可靠性、计量的相关性,因而按规定不得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核算,内部审计应对其进行监督检查,若将其入账核算,则属于违规行为。
(3)审查企业是否按期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摊销,摊销年限是否与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相吻合。
内部审计就是要通过参与、监督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过程,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摸清无形资产价值的实际数额,掌握无形资产价值的动态变化情况,这也是进行无形资产转让、投资、清算、担保等的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评估工作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股份制企业忽略无形资产评估,有的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无形资产空白,有的只评估土地使用权。具有价值的专利、非专利设计、商标等被忽略;有的发明人糊里糊涂低价出让技术成果;有的技术入股因评估工作滞后而告吹。由于某些无形资产没有评估,很难确定价值,一旦发生侵权,法院也无法确定其赔偿价值。重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的评估,加强对无形资产评估的内部审计,已成为当务之急。知识密集型产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企业无形资产在不同计价原则下所形成和体现的不同价值和价值取向的审计,来实现自身的监督和服务职能,维护企业资产账面表述的准确性和在参与市场资本和资产配置过程中其价值实现的合理性和充分性,从而规范企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确保企业资产免受损失。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通过对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的审计,来实现自身的监督和服务职能,维护企业无形资产账面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在参与市场资本和资产的配置过程中其价值实现的合理性和充分性,从而规范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在确保企业无形资产免受损失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无形资产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无形资产摊销论文; 无形资产投资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审计职能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无形资产评估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