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与体质的形成关系密切论文_韩相如,赵雅丽

情志与体质的形成关系密切论文_韩相如,赵雅丽

河南省中医院 郑州 450002

摘要:中医体质的形成,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情志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医药治病有情志致病说,即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情志不畅日久也易形成气郁体质、气虚体质、血瘀体质。由此可见,情志因素对于中医体质的形成关系密切。

关键词:情志;中医体质;形成;关系密切

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并与性别、年龄、地理等因素有关。先天禀赋很难改变,决定了体质相对稳定性的一面。后天因素主要包括情志、饮食、运动等方面,是可以改变的。情志不畅也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的变化,形成偏颇的体质。

1 情志因素对体质的形成重要作用

体质的形成,受到先、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精神情志的变化,又是影响体质形成的一种重要后天因素。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绪、情感活动,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

《灵枢·本藏》中也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认为精神情志活动的调和,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情志过激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体质变化。

2情志因素会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灵枢·百病始生》云:“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中医学十分重视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性,在情志内伤疾患中,特别重视体质因素的作用。因为这类疾病牵涉到情志与人体体质之间的复杂关系。《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气病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人体体质的偏聚盈虚,使体内形成某种情志好发的潜在环境,使不同体质的人对外界某种情志刺激的反应性相应增强,也使情志的发生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和倾向性,表现为某一种情志的发生较为经常,且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强度较大,甚至可能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性格特征。[1]

3 肝气不畅、抑郁日久易形成气郁体质

从中医来讲,肝脏本身有疏泄全身气机的重要作用。但人生境遇的学习、工作、职称晋升、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等方面的不都顺利。常言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胸宽广的人尚能看淡这些琐繁之事,但有些人就不会很轻松,最近这些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常加班或一个人身兼多份工作。年轻人面对这些状况,压力越发增大,情志不畅日久不得释怀,每天我们接触到的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有关年青人不堪生活的重压而自杀的报道日见不鲜。

《内经》认为:社会地位的改变、个人境遇的变迁皆可影响人的精神情志状态,从而对体质形成不良的影响。《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征四失论》、《素问·血气形志》还论述了“故贵脱势”、“尝富后贫”、“形志苦乐”等境遇变迁对体质的影响,指出社会地位的变迁,个人境遇的变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习俗、道德水准、精神状态等具有迥然不同的特征,故表现出了不同的体质,导致“脱营”、“失精”等不同的病证发生。[2]

肝气郁滞的常见表现有: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及两胁,情志不畅时更甚,或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脉弦。

4长期情志不舒会引起气虚体质的形成

气的生成,不仅需要饮食的充足,也需要气机的推动、运化、代谢。而情志的不舒畅,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积极、不主动,静止、收敛。该下降的肺气、胃气、大肠之气不能正常工作,表现为咳嗽、肚腹饱胀、不能正常排泄,即五脏六腑代谢不动。则新生的提升的正气亦不足,因为代谢不动就不愿意再正常进饮食,如此则机体一派虚弱无力之象,日久则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气虚体质也就渐渐形成了。

5长期情志不舒会引起血瘀体质的形成

气机不畅,无力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代谢,特别是老年人,很容易抑郁成疾,形成脑梗、胸痹、动脉硬化,“百病皆生于气,而于妇女尤为甚”,女性天性敏感脆弱,易忧思多虑。清代萧埙《女科经论》云:“ 妇人以血为海,妇人从于人,凡事不得专行。每多忧思忿怒,郁气居多。”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血亦结,长此以往,会导致血瘀体质形成。女性朋友多见的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多是气滞血凝、痰瘀交阻的原因。日本学者也认为精神因素可导致血瘀。间中垚雄[3]认为,女性的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血瘀体质形成,因此可以说气郁日久也会变生血瘀体质。

6小结

情志不畅则全身的气机疏泄出现障碍,气机的升、降、出、入均不通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机体不能正常代谢,会加重或促使各种气郁、气虚、血瘀等症候,加剧了气郁、气虚、血瘀这些偏颇体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翠娟,孙理军,巩振东.《内经》对体质与情志关系的研究探讨[J].陕 西 中 医 学 院 学 报,2014,37(9):15-16.

[2]孙理军.中医解读人的体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3 - 14,53.

[3]有地滋.中国和日本医学文献中的瘀血(三)[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1821.

论文作者:韩相如,赵雅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情志与体质的形成关系密切论文_韩相如,赵雅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