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坤龙
陆丰市龙潭灌区管理局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的不均匀,水利工程建筑的数量与规模逐步增大,满足了各方面的生产生活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二者的有机结合,使水利工程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本文从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二者结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有利于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与展望
引言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国民生活与消费能力大幅度提高,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新能源开发技术的进步,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社会实际与近几年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等情况,水利工程的优越性与重要意义逐渐显示了出来。如09年的西南大旱。从2009年8月开始,持续了半年之久,影响了我国云南、贵州、广西、重庆与四川五个省区市,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物价上涨等严重后果。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某一方面甚至可以决定该领域或该区域的发展未来。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以水库为研究对象的工程规划。不仅是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还可有效进行水资源的调度,满足缺水地区的需要,如南水北调工程等。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础产业,必须保持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满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1水利工程的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在田间人为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灌溉耕地及人口畜牧饮水的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田间灌排工程、小型水库、引水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塘坝、蓄水池,水井等多个工程。建设一个良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保证建设区域内农田的灌溉情况,还能够改善本地区水利状况,调节蓄水能力及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提高农业的生产条件,一定情况下,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除了对农业的好处之外,还有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优点,对本地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提高蓄水能力,调节水量的需求力,还能减少在灌溉过程或者其他使用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蓄水量的加大也会提高人们的农田灌溉的面积,最终提高生产。总体来说,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些基础设施,在保证农田的灌溉上,还能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减少水旱灾害,不仅能够确保农业的生产,还能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现状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村集体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主体,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有些村集体虽成立了用水协会,但不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没能有效开展机电设备维护、管路巡查、管路维修、水费收缴等工作,严重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
2.2权责落实不到位,从而抑制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在农业区,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旦建成,只是在形式上进行简单交接,对于工程的产权并没有完成法律上的转移。对于农民而言,水利工程和自己的利益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那么在工程的维护、运用和管理等方面就不大上心;即便有些地区组织了农民用水者协会,但协会成员往往是提前确定好的,缺乏公平性和民主性,也无法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2.3设备正常老化以及没有完善的修建制度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备的老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进行一个良好的维护与保养,导致,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不全或者损害严重,丢失的情况发生,不能正常的进行灌溉工作。与此同时,虽然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良好的维护与保养,也基本能满足灌溉的要求,但是没有对供水管道进行维护,造成了破裂的情况,使农作物无法正常的进行灌溉,既浪费了水资源,也不能保证农业的正常灌溉效果,长久下去,使农民无法提高种植的兴趣,最终影响到经济效益。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展望
3.1突出加强小型水库运行安全管理
小型水库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部分小型水库经过多年运行,功能逐步减弱,受重视程度逐渐降低,有些小型水库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突出,已成为水利工程运行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为加快扭转小型水库的管理现状,我们正在制定《加强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各地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将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从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制度体系、摸清工程状况、消除安全隐患、加强问题整改、深化体制改革、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推进规范化管理等九个方面,着力加强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职责明确、机制完善、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监管有力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新局面。为保证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我们还将制定考核办法和评估标准,加强对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和三年行动执行进展的监督检查,确保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3.2切实落实责任,号召全民参与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上,当地政府拥有项目的产权,是管理的主要主体。但是农民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使用者,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质量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激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号召当地的民众主动参与工程的运营和管理工作,当地政府可以将工程的产权移交给村委会,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提高农民对工程的维护意识,进而保证水利工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日常工作期间,还可以定期组织当地民众参与宣讲会,向农民科普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水利设施的保护工作中。
3.3加大投资,对已收集的资金进行合理利用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使用问题上,应该对所收集的投资进行合理利用,还可以建立新的投资渠道,政府应该支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具体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改善。首先,政府应当依据自身的收入情况来对管辖区域内的水利设施进行合理的投资,并且还要对投入资金得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能够杜绝资金使用不到位以及腐败的情况;最后,政府也可以,建立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借用村民集资,地方贷款以及企业合作的方式来,提高资金的来源,保障资金的投资力度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我国发展息息相关,虽然在目前水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的破坏等因素。但笔者认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并不冲突,反倒是可以互相弥补的。在现在的发展中,我国的水里基础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大原因是源与对工程建设的盲目性与前期规划的不足,在后期的管理不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只有将各方面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提高农业生产,促进农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许吉家.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建设的有机结合[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0):102-103.
[2]游超.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0):62-63.
[3]徐溶梅.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188.
论文作者:谢坤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水库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资源论文; 工程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