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步入死胡同的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死胡同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坦率地说,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真的已经步入死胡同了,其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
1.教师越来越难教。“语文教师太难当”,这已不是少数教师的呼声。难在哪里?一是难在无“抓手”。低年级还好些,因为有识字教学、写字教学,到高年级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就大多数教师而言,除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词解释、划分段落、归纳大意、写作方法之外,几乎无从下手,有的连练习题都难出。就字词教学而言,哪些字词应当作为教学重点,因为学生基本素质的悬殊,也很难把握。二是难在难定标。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首先确定目标,然后寻找门径和方法,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是不够明确的,至少说没有数理化等学科教学的目标明确。分解到各年段、年级、学期、单元以至每一节课,教学目标就似乎更加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早在婴幼儿时期学生就开始了语文中听和说的学习,等到上了小学又开始学习读和写,逐渐地又增加了许多学科的听说读写,语文中的不少知识和能力都程度不同地掌握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一些具体的目标特别是每一节课的目标当然就显得比较含糊。三是难在无章法。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也应有它的规律性,但是这个规律性似乎至今还未找到。许多语文教育家在苦苦地摸索,也取得了成效,有些成效还十分显著,但是始终没有哪一种办法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引起震动或得到普遍的推广,多少年不变的旧有的模式基本上还一统着语文教坛。
2.学生越来越难学。调查表明,一般学生都以学语文为畏途,认为没有“抓手”,即便是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基本说不出多少语文学习的成功之道;成绩较差者有的干脆放弃了用功,跟着感觉走。学生普遍反映,语文课上收获甚微,老师讲得好,饱饱耳福而已;老师教学能力平平的,等于未听;上课不负责任的,则几乎是浪费时间,对语文就是兴味索然,提不起学习的情趣。也不止一次地发现,功夫下得很深的,考试成绩未必就很理想;少上两节、一两个星期乃至一两个月、一两个学期的课,也不见得就能拉下多远的距离。总之学生反映,学语文太难,学语文太难理出头绪,学语文太难有多大进展。
3.考试越来越难考。这可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是考卷越来越难出,二是试题越来越难答。如今的语文试题,一是太碎,二是太玄。语文向来强调整体阅读理解,叫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而现在的考试,往往把题目出得鸡零狗碎,而且不时出现一些生冷的题目。作文本应是语文中的重中之重,但作文的份量总太低(分数比例低),而且又被支解得很零碎,好像不碎就不能考出学生的全面素质。有些题目似是而非,模糊性很大,就是语文教师恐怕也不一定能答得尽合命题者的本意。语文考试的信度差,已经引起了高校和中学教师的反感。据1995年8月8日《文汇报》报道,高校教师反映,考生入学分数高,而真正语文水平不行,读写听说能力低,写作能力尤低;中学教师说,语文能力强的常得不到高分,得高分的又常是极其一般的。这非常能说明问题。
4.成绩越来越滑波。现在的青少年往往是听话不得要领甚至心不在焉;说话言不逮意甚至扭扭捏捏;阅读障碍重重甚至读而不知其味;写作中不讲究义理、考据和辞章,甚至错别字叠出,字也写得与文化程度不相称;观察事物走马观花甚至仅仅是看看热闹:言之无物、题材贫乏的习作几乎触目皆是。特级教师于漪示例说,1994年高考,写作占50分,据广东省抽样统计,内容项得分最低,考生在写《尝试》这篇作文时,写了学骑车、学走路、学煮饭烧菜、学洗衣服,甚至学谈恋爱、学做小偷等等。很明显,文中所反映的生活与高中生的实际生活很不相称,所表现出来的肤浅甚至丑陋的思想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总之,语文教学的整体状况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重大的突破,难教、难学、难考、难提高已经成了目前制约语文教学的基本因素,不但社会、学校、学生这种状况不满意,就连语文教师自身也是不满意的。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已经步入了死胡同,前景令人堪忧:必须大声疾呼——拯救语文教学!
二
“拯救步入死胡同的语文教学”,并非故作惊人之语,也并非说语文教学这么多年来就没有改革,没有成就。相反,在所有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是最活跃最有生气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如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学论著等身。新时期于漪、斯霞、钱梦龙、魏书生、李吉林等则人才辈出。更为重要的是,建国伊始,语文教学就受到了国家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毛泽东把语文教学改革问题提到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国家成立了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教育部多次专门就语文教学问题向中央作出请示、报告,不少省、市教育部门多次召开语文教学改革会议,以行政的手段加强和改进语文教学。江苏省教委则提出“以语文教学改革作为各科教学改革的切入口,以语文教学改革带动和促进各科教学的改革”。多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多次发表关于语文教学的社论、评论,组织语文教改的讨论。有关语文教改论文则可谓汗牛充栋。可以说,语文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除“文革”时期外都一直是十分有利而且是其它各学科都难以企及的。当然,语文教改的成绩在某些学校、班级也是比较突出的。但是,我认为就整体状况而言,语文教学与党和政府的投入相较、与社会各界的期望值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可以说,语文教改的目标还没有达到,甚至相差还很远。
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步履艰难、收效不够显著的主要原因是未弄清弄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首先,语文学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难学难教难考。仅“语文”一词的概念,就争论了几十年,究竟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学界一直争论不体,难以定论,因而直到目前,《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语文”的解释还是多义项的。《辞海》竟然没有这个词!由于这个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就给语文学科的内容和范围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学科的对象不确定,学科的学习教学乃至考核当然也就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际情形也确实如此,语文实在是包罗万象的,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大至治国安邦,小至一颦一笑,古今中外,万事万物,几乎都可以是语文科的学习、研究乃至考试的对象。这样,语文当然也就难教难学难考了。若干年来,还没有听说有考生在语文高考中得满分的,人均分常常不及格,这就是语文难教难学的明证。鲁迅、郭沫若等文坛巨匠的文章中尚且有败笔,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尚且有毛病(还不在少数),报刊中的病句错别字几乎随处可见,也可说明语文学习的不易,所以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但是我们认为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说简单也很简单:常用字词能认、能写、能读和听得懂一般的文章、广播、报告,说得出和写得出心中要表达的意思即可。现实问题不在于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的界定,而在于语文教学必须瞄准高考中考。因为招生考试带有选拔性,容不得你仅仅停留在水平合格的基点上。在这种情形下,教与学可以说就是无止境的。师生一门心思都用在应付考试上,欲速则不达、煮夹生饭的情况就势所难免,语文的学和教也就愈显得难乎其难。
其次,语文学习具有很长的周期性,因而语文教学难有短期效应。数理化等学科科学体系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纵向性,即它们总是具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下而上的鱼贯性、递进性,好像链条似的一环套一环地向高深发展,缺少其中的一环,往往就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学习这些学科基本上是采取纵向切割的步骤进行的。语文学科的体系则是属于交叉并列型的,具有密切难分的横向性、平面性,它没有明显的一环套一环的链条(尤其是阅读和写作),因而语文学习很难采取纵向切割的办法,而只能采取螺旋式,就像数学上的渐开线,需要有一个相对循环、“潜滋暗长”的进程。既然语文学习难以立竿见影,必须“潜滋暗长”,那么语文教学又怎能改变语文学习规律,做到多快好省呢?不少老师和家长也都发现,聪明的孩子理科成绩好,勤奋的孩子文科成绩好,聪明且勤奋的孩子则文理成绩俱佳,考试总分名列前茅;从中可见语文等文科的学习与数学等理科的学习的差异。由此可以得出,语文学习必须靠勤奋,靠积累,靠多读多写,靠“铁杵磨成针”的功夫,而不能指望一口吃成胖子,一夜成为作家。
第三,语文学习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而很难就语文学语文。就像形式逻辑学不可能不研究它的符号所表示的内容一样,学语文也不可能不问“语”和“文”所涉及到的内容,即使是字词学习,也需要弄清音形义,三者缺一不可。文以载道,文道结合,都在说明形式离不开内容,形式必须与内容结合。普通话再标准,读不出文章的要领,把握不住文章的主旨,还不能叫会读;写作技巧再多、艺术性再强,没有新鲜的思想(或真挚的感情)、不能让人读后有所得益,也不能叫会写。所以曹丕讲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毛泽东号召我们反对党八股。因此,学习语文必须首先强调学习生活、学习社会,读书,写文章必须首先强调读者和作者要与沸腾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相结合。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曾举了列宁写文章的例子,说列宁“写一个传单要和熟悉情况的同志商量”,“每一个这样的传单,都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精神”,而“不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也不是自以为是,夸夸其谈”。著名学者王朝闻也曾指出:“写文章要像写情书一样,只有在注视着‘情人’的时候,你才能从那稍纵即逝的生活中捕捉到最丰富的内容;也只有在给情人写信的时候,那些话才是从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我们的不少语文教学往往把语文同生活割裂开来,同其它学科割裂开来,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之乎者也”课,不引导学生去做人、求真,不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不引导学生去关心国际国内大事,不引导学生去从数理化政史地等学科去学习语文,其结果当然是师生双方都把语文课当成了负担,不学不行,学又激不起情绪,教学效率怎么能高?可以说,语文教学没有把握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综合性特点,是语文教学步入死胡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要想取得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除了必须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上述语文学科的特点,因科施教外,还必须对语文教学现有的框架结构来一次革命,这里只谈一些原则的设想。
这个设想的核心是“以‘写’为中心”。这里的“写”,不单是写作的“写”,包括听写、抄写、默写、仿写、编写,也包括写字、写词、写句、写段、写文,一句话,就是要以动笔为中心。
衡量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看什么,语文教学大纲中说主要看“读写听说”,这是正确的。那么“读写听说”四种能力是不是同等重要呢?显然不是,初中大纲中说“读、写、听、说四种能力都很重要”,但同时又说:“读写能力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必须着力培养;听说能力在现代生活中日益需要,也应加强训练。”这里就有了轻重之别:在语文能力中,读写重于听说。那么读和写两者谁更重要呢?大纲中没有说,语文教学界也没有特别的探讨,至少说没有取得共识,没有定论。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延安时期也有人说:“真正能够读得通,也应该能够写得通,真正能够读得好,也就应该能够写得好。”似乎表明读比写更重要,恐怕还不能作为定论。古今中外,按照我的想象,恐怕还是“能读不能写”的比“能写不能读”的人多得多,还没有发现哪个作家评论家不会不能读书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与写的顺序,读在前,写在后;对能写的人来说,读得多了,写得也就更熟了。也可以说,读是写的必要条件,写则是读的充分条件。
但是,从现代社会对劳动者语文素质的要求来看,我认为写比读更重要。首先,具备较好的写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大道理姑且不谈,仅从择业的角度看,写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的人尤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即便在农村,这样的人也常常受到重视,为人们所仰慕。其次,通过写能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说要写作,就必须观察、阅读、分析、取舍、研究和积累,哪怕写一篇短文,往往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这就不仅促进了以上各种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推动相关知识的学习,使这些知识以较大的幅度递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质量的学习与提高)。再如写字,比如写毛笔字,真正进入写字的境界中去,则可以说是宠辱皆忘,心旷神怡,这就陶冶了情操,净化了思想。写作、投稿、发表的过程则往往又成了追求生活、热爱生活的过程,文章发表后如能使人有所感、有所服、有所知,则又是对社会文明建设的贡献,善莫大焉。再次,通过写还能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一篇文章中包含了丰富的语文能力,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几乎无所不有,可谓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只有通过亲手写作,才能领略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推己及人,珍惜人家的劳动成果,认真阅读名篇范文,提高阅读效率。另外对学生而言,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其它各科的学习,一道政治或历史的论述题,不就是一篇小论文吗?
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十分明确地提出以“写”为中心的问题,把写作为主线,作为突出的重点贯穿始终,并以写促读、以写带读、以写带其它各种能力的训练,乃至促其他各科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当然,我所说的以写为主线,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必须把中小学生都培养成作家、评论家,而是说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写作要求。
四
如果上述以写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思想能够得到确立的话,那么就应当考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改革工作。
1.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各阶段以至各年级的“写”的训练体系。这里仅对各阶段的序列作轮廓性勾勒:
小学阶段:以写字、写话和写作文片断为主线。低年级要专门进行写字(含写拼音)训练,以写字带动识字。认一个写一个,再逐渐从字到词,开展组词、写词、造句的训练。写字写词造句的方式包括:抄写、默写、听写等。中高年级则要逐步增加写的份量,除了继续写字外,要进行写记叙、议论、说明、描写等片断的训练,写这些片断,也要从抄写、默写、听写、仿写开始,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写片断。
初中阶段:写字和写作并重,以写作为主线。初中低年级学生,练字的任务尚未完成,大多数学生字体、字风还没有定型,识字的量还需进一步增加,所以不可放弃写字(识字)的训练。在写作方面,往往还十分稚嫩,独立作文的困难还较大,所以还必须加大抄写、听写、仿写的份量。当然这里的抄写、仿写的内容要以各体完整的文章(短文)为主,不能停留在小学的片断练习上。这项内容的训练要占整个写作训练的2/3左右。初中低年级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常识(切不可上成大学汉语课)。到初中中高年级,即要开始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读物,逐步提高独立作文的要求,加大独立写作的份量,每周要写1~2篇作文(目前规定每学期写6篇作文,平均约每3周写一篇,太少太少),同时要求每天写一篇日记。初中阶段的写作,要以放手写为主,写自由拟题作文为主,辅之以少量的命题作文。要求学生以投稿的态度对待作文(这样立意、谋篇、区别读者对象等方面自然就会受到学生自己的重视)。
高中阶段:这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的语文课完全可以主要上成作文课,通过作文的训练促学生广泛读书,促学生时时留意,处处积累写作素材。如果要增加必要的阅读课的话,可开设一些阅读欣赏课(包括阅读一些文言文和各体文学作品),再利用极少的时间传授一些中外文学史等知识。高中阶段的作文要求应当越来越高,直到写出具有发表水平的文章(包括较为成功地起草文件、报告、演说辞等),真正做到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议论、说明文章,并做到内容新颖、语言流畅、结构合理、书写美观。
2.重新编写大纲。尽管新颁布的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过去的大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太简单、太笼统。 仅以初中为例。 长达550多页的初中大纲汇编中,汇编了15门学科的大纲,每科平均近37 页,堂堂大学科的语文仅占12页,不到平均数的1/3。这就难怪教师教学没有“抓手”,难怪语文教学长期无大起色了。大纲编写者们惜墨如金、金口玉言、字字珠玑的春秋笔法大家风范跃然纸上。英语科列出了交际用语、语音、词汇、语法应知应会内容的大表,数学科几乎列出了每章每节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的层次十分显明,政治等科将内容重点分解到各个年级,体育科的内容长达78页,具体到每个年级的每个运动项目。语文大纲由于高度概括、微言大意实质是过于笼统,所以教材编写的差异可能就很大,教学起来难免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大纲必须重新编写,将写作这根主线加以突出。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必须学习其它学科,学习小学语文大纲,将其编得明确些、再明确些,具体些、再具体些!
3.分开编写教材。现行语文教材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一是没有严密合理的系统,像个大拼盘,阅读与写作杂糅,作文的地位很低;课文与语文常识杂糅,体现不出完整的知识及能力系统;语文常识支离破碎,有的在知识短文中出现,有的在课文注释中出现,有的在练习题的题干中出现,教师和学生都难以整体把握。二是没有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小学到中学,从初中到高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渐次发展的递度不明显,忽难忽易,忽深忽浅。三是教材选文的比例不够恰当,比如在题材上,与学生生活和两个文明建设贴得不紧,表现闲情逸致的思想较多,有的文章则有无病呻吟之嫌;在体裁上,特别是中学阶段,文学作品、文言文过多,实用性强的选文偏少,学和用不能很好衔接甚至脱节;在篇幅上,长文较多,短文的数量不足,不利于对学生好的文风的培养,也限制了课本容量的扩大。四是没有完全体现课文的“范”的特点,有的思想内容不“范”,有的写作方法不“范”,有的语言文字不“范”。鉴于上述情况,应当考虑组织人员编写中学语文分科课本(像中学数学分科课本那样;小学可维持现状),具体可概括为:(1)《阅读》课本。 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兼以听说写能力的培养。这套教材又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和文选两大块。阅读方法指导介绍阅读的意义、要求、方式、方法等;文选部分可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块,现代文选可按体裁分编成记叙文分册、议论文分册、说明文分册和应用文分册等,也可以分编为实用文选分册和文学作品分册。选文应力求短小精悍,照顾到各种体裁。文言文分册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语言的情况,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写,鉴于高中教育尚未普及,所以这套教材还应当分编为初高中两大部分,各自形成一个小循环。(2)《写作》课本。也分初、高中两块。 初中侧重于一般的记叙、议论、说明和应用,高中侧重于比较复杂的记叙、议论、说明和应用。教材可以仿照现代文选的顺序编写,以求写作和阅读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教给一定的写作知识。教材应列出比较详尽系统的写作计划,包括训练目的、要求以及命题或范围、重点、字数以及每学期训练的次数等。(3 )《语文常识》课本。主要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与这些知识相关的技能训练。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文学及文学史知识等,兼顾写字和有关文化常识。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现代汉语常识,高中阶段主要学习古代汉语常识,还可以学点逻辑知识。
这三套教材,既有能力的训练,又有知识的传授;既有完整的系统,又有单项的训练。
4.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既然确立了以“写”为经的体系,既然阅读、写作和语文常识教材相对独立,那么在课程设置上也就可以考虑:将语文课一分为三。其大致比例为写作:阅读:语文常识=3:2:1, 需要指出的是:(1)无论写作、阅读还是语文常识课, 均要加强写字的训练。(2)写作课不能仅仅讲写作知识,主要应是序列作文。(3)对学生课内外写作的篇数、字数应有明确的要求。
在教学上,我认为语文课特别是作文课与其它学科尚应有所区别,就是不能就课本讲课本,一定要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思想水平,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同时学会作文。
5.改革语文考试,突出写作地位。现在的语文考试,信度极差,偏题怪题叠出,极不利于语文教学。这根“指挥棒”问题最多,是语文教学改革难以向纵深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成效的根本原因之一,非改革不可。 据说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刘国正先生做了一次中学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只得70分,及格线应是72分。语文试卷出到如此程度, 实在是绝好的讽刺,是语文教学的最大的悲哀。语文考试怎么改?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要大刀阔斧地删繁就简,突出“写”的份量。仅以高考为例,为什么要考那么多鸡零狗碎的题目?阅读理解的份量为什么要那么大?文言文为什么要考那么多?整卷的字数为什么要长达10多页?这都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如何突出作文在语文高考中的地位,从而使高考有利于指挥中学乃至小学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提高作文的分数。恢复高考近20年来,语文考卷满分从100 分增至120分再增至150分,作文也从40分增至50分再增至60分,但其在整卷中的比重却呈倒马鞍的态势,从40%增至41.6%再滑落为40%。这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和说现在还难以考测,只能考读写,难道“写”就那么不重要,比“读”低20个百分点吗?或曰:阅读题里面也有写的成分,不就是考写吗?答曰:并非完全如此。因为阅读题的阅卷主要看答案要点,只要要点具备,字写得再差,文字组织再别扭,也照样给分。所以必须大幅度提高作文的分数,至少应当占50%~60%,150分试卷应为75~90分, 以后还应当逐步增加,100分也不能算多。会考已经考了语言知识能力等,高考更大可不必去考那么多内容,只考一篇作文也不是不可以。
2.要增加作文的字数。高考对作文字数的要求因分数太低而一直偏低,一般是800字左右。 高考作文是对合格高中毕业生作文能力的检测,而且高考是高校招生的选拔性考试,因此如果作文试题达不到一定的深度,达不到一定的字数要求,那么高校责备新生写作能力差就是合情合理的了。七八百字的要求(有时考两篇,字数要求更低)很难“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出“内容充实”、“论据比较充分”、“具体生动”的各体文章,因而也就很难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很难考查作文的真正能力,写作能力高的考生可能无用武之地,写作能力平平的可能反倒容易过关,这样就失去了高考试题的信度,影响了真正人才的选拔。
3.要减少作文的篇数。高考作文时有让考生写作两篇的,其用心大概是想增加一点覆盖面,殊不知文章体裁多到可以编写一本厚厚的《文体大全》,高考三天全部用来考作文,也考不完它的全部,考两篇或两篇以上,徒然降低了高考要求。其实各体文章之间客观存在着共通之处,只要认认真真考一体,就完全可以管中窥豹,看出考生作文和整个语文科的水平,而且不少文章到底是什么体裁还很难说。因此高考作文还以考一篇相对完整的比较复杂的文章为宜。
4.在题材上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高考既然存在竞争,就一定要公平,并且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考出自己真正最高的水平;作文高考中能够形成这种局面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题材紧密联系学生实际。
5.加大作文阅卷改革的力度。高考作文字数、分数一直偏低,题目一直偏碎,大概与考虑如何方便阅卷、如何减少阅卷中的主观因素有很大关系。
其实,限制作文阅卷中的主观因素并不难,1995年高考阅卷的做法已经迈出很大的一步,可再作进一步的改革,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包括卷面)分别由各评卷小组(每组2~3人即可)评定,然后由合分小组专门合分(该建议笔者已于1988年提出,见1988年第6 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如100分的作文可列出评卷表如下:
内 容 语 言 结 构 书 写
总分
(35分) (33分) (20分) (12分)
合分人
我们把内容、语言、结构、书写等各个项目再分成5个等次, 供评卷人掌握(不必列在表中)。值得注意的是,内容项的分数还可再增至40分,因为这一项里应当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等;相对说来,结构项可减至15分(因为文章结构比较简单一些,只要有内容,安排起来并不难);如要加大语言项的分数至35分,那么书写(卷面)则可降至10分。
这样做虽然麻烦一些,但阅卷的质量却会大大提高,评分的客观性也会大大增强,学生和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也会大大的前进一步。这样,前边提及的分数、字数、篇数等问题也就会随之迎刃而解。
本文于1997年7月15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