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田径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素有“体育之母”的美誉。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田径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体质,获得健康的体魄,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关键词〕 田径课程 小学田径 小学体育
田径课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不管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还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对于田径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总结,分析了培养小学生田径课程兴趣的办法,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的探讨。
1 小学生缺乏田径课程兴趣的原因分析
1.1 家庭与主观因素导致的原因。在应试教育观念下,很多的家长都过分要求自己的孩子学好文化课,尤其是数语外这三门“主课”更是如此。认为体育课不过是玩耍和浪费时间,因此这样的课程可有可无。加之田径项目训练大多味同嚼蜡、枯燥劳累,学生更会产生消极思想,甚至对田径课程产生反感的情绪。另外,还有的学生上课的目的绝非单纯地学习田径、增强体质,而是为了期末考试能够及格。可是现在很多学校在评选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的时候并不注重体育成绩,这让学生忽视田径课程的状况更加恶化。
1.2 教师教学设计与方法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的田径教学方法都是按照传统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演变而来,和专业训练的难度、强度和要求相比,这种要求显然无法适应小学田径课教学。加上教师把体育教育的意义单纯地定义为技能的传授和反复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会更加导致学生对于田径课程失去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1.3 教学时无法一视同仁的原因。在传统的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待学生无法做到等量齐观、一视同仁。总是把目光和耐心集中到少数身体好、技能高、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对于那些身体和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往往置之不理,对他们的教学态度和耐心更是和那些“好学生”无法同日而语。毕竟“好学生”只是少数,这会让占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被教师抛弃,练成什么样都不会得到认可和赞许,所以能够蒙混过关、考试及格就高枕无忧了。这不仅是对大多数体质不占优的学生的歧视和打击,也是对学生田径课学习兴趣的打击,更是对田径课教学的打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田径课程的重要性
田径运动能够有效促进身体的健康并提高身体素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由于田径运动可以让人的神经、肌肉和内脏各器官进行全面的活动,对于其他的体育运动的技术提高和成绩提升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田径运动的悠久历史、深厚底蕴和特有魅力,一直以来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在小学阶段设置田径课程,让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训练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竞争拼搏等品质,让学生在感受和享受田径的同时,增强个人综合素质。
3 培养小学生田径课程兴趣的方法策略
3.1 轻松愉快的开始课程。培养学生对于田径课程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抓住课程的导入。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因此应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性通过愉快、新奇的方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注意力和目光都集中在田径课程上。举例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口令的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对于“向后转”的口令,故意拖长或缩短预令和动令的时间间隔,能够让学生充分关注动令的下达。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观看国内外重大田径赛事的视频,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他们对于田径课程的兴趣。
3.2 激发兴趣的准备课程。准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热身运动,为接下来的田径练习做好相应的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安排新颖、多样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热身的同时,增加他们进入接下来的教学内容的兴趣,让课程顺利进行。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兴奋程度且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游戏,比如反口令、火车赛跑等。教师也可以选取和课程内容相符的徒手操,或者在慢跑热身过程中加入前后踢腿跑、侧滑步等练习,增加热身运动的趣味性。这样的内容简单方便,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课程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对于他们的热身运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3.3 多种方法的基本课程。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同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改变上课的地点、教学方式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途中跑、定时跑、变向跑等多种形式的跑步练习让学生在兴趣中进行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训练,不仅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的训练也是极大的鼓励和支持。田径教学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因此学生在学习和训练时感到乏味、无趣在所难免。这不仅导致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面影响也是极大的。所以,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兴趣。
一般而言,利用诱导法、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快速跑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奔跑吧兄弟》中“铃铛追击”的游戏让学生理解跑步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之后教师集中讲解、纠正问题、正确引导,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4 意犹未尽的结束课程。亘古不变的放松练习同样会让小学生产生反感,再加上劳累的身心,进行这些复杂的练习不一定会达到放松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加入适合的、科学的、生动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比如在做放松练习的同时播放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可以在放松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有效消除疲劳,对田径课程印刻下积极的印象,从而期待着下次的体育课程快速到来。
参考文献
1 韩佳.小学生田径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29)
2 陈亮.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4
作者单位:深圳市新秀小学
论文作者:彭振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田径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