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国内、国际市场融合成更大、更加开放的一体化市场,形势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更加残酷。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竞争经济,这种经济特征对现代企业职工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并谋求发展,必须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尽快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否则,没有高素质的优秀员工就无法生产符合出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就无法在市场中生存。
关键词:企业职工;素质提升;方法;途径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员工,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既要系统研究,又要善于创新。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个人的天资和才能能否得到发展,取得什么样的成功,与他所处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要培养造就具有时代气息的职工队伍,必须营造一个全新的客观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今天,企业要勇于摈弃传统文化束缚,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鼓励职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时代责任感,尊重并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企业成为有活力的组织。二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能激发人的情感。要通过宣传教育和树立典型等手段,在企业内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氛围,让企业优秀分子和人才真正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三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采取积极措施,为职工提供多层面的学习机会,鼓励职工开展技术交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企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开阔眼界,提高管理经验与技术水平。
二、推进教育培训改革
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职工素质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首要保证措施。作为现代企业,必须紧密跟踪世界经济技术信息和行业发展趋势,努力分析本企业职工的素质状况,并与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企业职工状况相比较,不断总结和探索,推进教育培训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培训体系,高起点、高质量地实施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1)职业技术培训。一是在普及职业技术证书的同时,突出技术上的实际操作训练和知识含量,发展技能,兼顾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增强职工对生产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着重突出动手能力;二是要突出加大企业高等技术工人的培育,教育培训内容应跟踪国内外同行业的迁延技术和知识的更新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强调实用性、适应性、知识性和先进性。(2)开放式教育。要打破企业与学校的界限,积极地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通过委托培训、定向教育、联合开发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培植自己的前沿技术和优秀人才。(3)加大培训教育的投资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要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教育中心和教学体系,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实施专兼职教师聘任制,改革教学方法,并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到教师队伍中去,使教育工作者具备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创新管理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关键要在机制上创新。一是建立人员培养导向机制。企业对职工的素质培养,应由单纯的短期培训与长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合理测定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制定人才的培养规划,对岗位进行分类定位,使职工一进厂就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二是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激活队伍、发挥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对职工分不同层次实行动态管理,优胜汰,竞争上岗。三是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根据提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企业优秀人才来说,自我实现就是希望自己的创新才能能够得到发挥。因此,要合理使用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一个人尽其才的场所和机会,使其用当其长,用当其位,用当其愿。要按照企业组织的能级程序原理(指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应摆在组织内部不同的职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实行能力与职位的对应),对企业不同层级的职工依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晋升方法。对科研技术攻关项目和重要的管理、操作岗位,应引入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责任和目标,依据德才兼备、技能突出、绝活绝技、注重业绩和公开、平等、择优原则,通过竞争选拔适合岗位的人才。
四、完善配套政策
提高职工素质,需要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1)完善利益分配政策。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充分估计人的知识、智慧、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按照员工知识占有的多少、能力的强弱、贡献的大小等因素决定新酬,使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真正活跃起来。一是向科技含量高的岗位和人员倾斜。对企业技术、管理等特殊人才实行一流能力、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办法,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允许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科技创新人才靠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先富起来。二是生产中的关键岗位倾斜,鼓励生产技术骨干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效率。(2)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和流动政策。既要重视引进和使用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又要树立“企业无不可用人才”的思想,搞活内部“大人才”工程,充分发挥人才群体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关心、爱惜人才,建立完善包括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技术骨干和专业管理人员在内的人才档案,允许他们根据企业生产、产品开发合理流动,自由组合,用好每个人的专长。(3)激励保护政策。首先要完善对企业优秀员工的精神激励政策;其次要完善驱动科技创新人才为企业服务的激励和倾斜政策;再次要制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对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进行专利保护,对岗位骨干的创新成果予以认定奖励等。真正使优秀职工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受到尊重,引导职工不断提高素质,创造一流业绩。
参考文献:
[1] 邓云影.提高员工素质三途径[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06).
[2] 项化平.浅议旅游企业员工的素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
[3] 安湘蓉.提高员工素质 促进企业发展[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05).
[4] 宾湘华.员工素质决定企业文化建设成败[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
作者简介:
于沁(1978年出生),女,辽宁本溪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企业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
论文作者:于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企业论文; 职工论文; 人才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论文; 政策论文; 岗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