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化大生产中,机械设备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很多人类的工作内容已经由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取代,降低了人类的劳动强度。机械设备作为企业重要的施工工具,长时间使用会出现零件磨损、线路老化等现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不仅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间接节约公司的成本。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是生产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1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必要性
维护保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设备的寿命。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其技术状态就会发生变化。无论是不可避免的自然损耗,还是意外的人为因素,都会造成设备的松动、腐蚀等状况。这是设备的隐患,如果不提早发现、处理,可能会累积成大的问题,例如,过早磨损,影响生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维护保养做得好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一种追加的劳动,这种劳动能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及利用率,进而减少故障停机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另外,良好的维护保养工作能有效避免出现机械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后,有计划性的维护保养能减低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的几率,提高机械的动力,降低设备对燃料、零件、各种材料的消耗。
2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中常见问题
2.1制度不健全
一些单位并没有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保养和修护,这也是工作过程中没有做到按时检测保护和修养的主要原因。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给一些偷懒工人带来了不作为的机会。没有相关人员管理和相关制度监督,很难完成设备维护工作,这也导致了当设备发生事故时,没有明确的人员承担责任。当事故发生时,工作者没有积极解决想办法,而是在推卸责任,这就扩大了设备故障的范围,不仅耽误了正常的设备运行和工业生产,还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降低了工作时的人员安全性和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能力,进而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2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效率低
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而具体的企业经营中,常常会遇到管理部门因没有完善的工作流程,各部门、各环节之间衔接不到位,出现混乱或脱节现象,如某企业的二次供水设备或者供电设备,因没有固定人员管理,致使出现问题之后谁都可以去摆弄几下,这类情况多数都是盲目修理,如果修好了也是碰运气,长此以往对于设备的维护极为不利。另外,许多企业对于设备的资料、档案管理不健全,有些设备明明可以拿去厂家维修而因为找不到相关资料耽搁下来,而且有些常见的事故在产品说明书和技术资料上也会有显示,如资料一时间找不齐全便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
2.3维修意识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工作中,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新的技术和设备在为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给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护带来了许多未知。一些厂子在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不是很重视,没有强调其重要性。一些工人认为,一些常见的小问题能过就过,没有认真的维护,只是追求生产效益,导致了许多源于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发生。
2.4操作人员的不足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是直接接触设备的,操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这类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人员存在断层,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劳务工、临时工进入企业,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甚至没有基本的概念。如果企业没有对他们进行实用性强的前期培训,那么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然导致一些不当操作,或者是违章操作,加速设备的磨损、老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3.1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是企业的生存线,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要成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领导小组,明确小组的工作职责,树立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天委派专业的设备保管员值班,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手册对设备进行排查与检修,记录好设备当天的运行情况,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对主要的设备定制检修计划,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监督检修计划是否落实到位,参修人员是否符合要求,跟踪检查维修、保养后的设备使用周期,以及使用效果。这样将维修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了操作人员维护机械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受损程度,提高了维护与保养的效果。
3.2加强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很重要,无论是企业人员还是学生社会人员,责任意识一直是被强调的。机械生产也一样,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责任,责任到人,这样才是能从根本上避免设备使用故障的发生。积极对企业人员进行责任教育,让他们从心里上意识到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很重要的,事关到其自身安全,企业生产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分配也是关键的,这样才能避免事故发生后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促进工作人员养成按时检测设备安全运行状况、定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的习惯。
3.3做好设备维修资料管理
维修资料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设备每次发生的故障模式、产生原因、修复方案以及更换了哪些配件、配件的型号等都需要详细予以记录保管,如需要改动设备的结构,则需要先上报给企业主管部门并提交改动的方案和改动后线路的结构,都要附有图纸和文字说明申报给企业。资料记录清楚了,既可以为以后设备的转让、租赁、报废提供基本资料,又可以为下次维修提供经验定期整理维修记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预测出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和时间间隔,找出一定的规律,从而绘制成继续设备的停机时间和停机频率排列图表,以便于尽早采取措施,提高管理的效率设备资料严格予以区分,将日常维护用的如产品的操作及维修保养手册、设备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元件的安装位置图、液压管理图、液压系统清理方法及周期、管道及分配器安装位置图、所用润滑油标号等资料统一归纳起来,作为定期保养与检修的参考依据。
3.4加强教育,保证安全
为了避免上岗人员对设备并不熟悉而直接上岗,在工作人员上岗前就应对其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能力的培训,这些必要的环节是保证日后工人上岗后工作好的需要。在上岗前,不仅应该对上岗人员进行设备的使用教育,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这样一来,当工作人员进入到正常的生产工作过程中时,就可以熟能生巧,从容应对一些在过程中时常可能发生的事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设备使用的安全。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对企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加强设备使用教育和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4结论
总之,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作为生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充分全面的认识到机械设备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工作中需要切实地提高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以科学合理指导方针,做到互相协调,积极的探索研究,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等。因此,在生产当中,需要加强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应用,准确及时的进行保养、维护,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机械设备所出现的故障,一直处于良好的管理状态中,发挥出一定的效能作用。
参考文献
[1]浅谈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何红伟.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6)
[2]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工作探究[J].王惠先.南方农机.2017(22)
[3]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的重要性[J].唐铭,余汶泽,张晓伟.西部皮革.2017(22)
论文作者:李昌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设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维护保养论文; 工作论文; 发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