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论文_云楠

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论文_云楠

(呼和浩特供电局修试管理处 内蒙呼和浩特市 0101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现代化电力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促使电力事业全面转型,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供电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电网调度自动化至关重要。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与智能化,满足现代社会生活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需要全面监控各类问题,集中解决关键问题,提升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电网调度;智能监控;防误技术

引言

在我国电力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电网调度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其滞后性、非智能化特征对电力网络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对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的研究,对于推动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现状

1.1经验型电网调度

经验型电网调度方式在我国电网调度中得到了长期使用,其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实现对于电网的控制。电网调度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需要操作人员结合个人经验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否则就无法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在这一过程当中,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素养和工作经验成为了决定电网调度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在我国电力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化的背景之下,经验型电网调度方式所存在的弊端逐渐表现了出现,其主要体现在效率低下、失误率高、人力资源成本高等多个方面,想要改善这种现状,就必须应用具有自动化特征的新型智能电网调度技术。

1.2信息分析

长期以来,缺少对于各类信息的管理及分析影响到了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由于缺少高精度信息整合设备,电网监控点往往无法正确处理所收集到的全部信息。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看,海量的信息及错误的信息给调度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调度员在工作前需要查询信息的准确性,否则极为容易发出错误的指令。

1.3电网监控缺少智能化特征

众所周知,电力网络中所应用的电气设备数量较多,且同一设备会在不同的客观因素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限额,如检修环境、工作环境等。若电网调度仅仅依靠人工的方式去实现环境的判断显然具有一定的不现实性。此外,当电气设备处在调试状态或者限额稳定状态时,电网监控系统所传达的限额信息往往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而现有的监控手段不足以支撑调度员去查询偏差的正确性,调度员难免会在工作时向电网系统发出错误的指令。而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会对电网调度工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造成较大的阻碍。

1.4缺少故障诊断等辅助设备

当电网出现问题时,调度员一般依靠SCADA系统实现对于故障点的定位,并对故障点的电流及电压情况进行信息查询。若调度员想要全面了解故障点的现状,就必须与故障点附近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而在无人变电站大面积普及的背景之下,调度员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取与故障点相关的各项信息,这无疑会影响到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导致故障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从某种角度来看,调度员在面对突发事故时主要依赖工作经验开展后续的电网调度工作,尽管电力企业针对以往的电网事故为调度员开展了全面的工作培训,但依然无法提高故障处理水平。此外,电力企业还会为调度员提供事故案例,以供调度员在出现事故时参考。但从事故条件的角度来看,案例事故中的条件与实际事故中的条件很难出现相同的现象,因而调度员在实际处理时难免会出现差异性。正因如此,电网事故处理错误或者遗漏的现象就成为了常态。归根结底,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调度员无法准确获取事故信息,确保具有智能化特征的故障诊断系统等辅助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研究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的意义

为满足我国电力网络持续发展的现状,加强对于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的研究能够从本质上改变电网调度工作的性质,促使其从“人工调度”转变为“智能调度”。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能够实现对于电网运行状态的二十四小时监控,当出现电网事故时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调度员,并为调度员提供全面的事故信息,并从客观角度给予调度员工作建议。当电网故障处理效率提高之后,电网故障所造成的影响会得到有效的抑制,电网的运行稳定性也会随之提高。此外,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的故障诊断功能可以帮助调度员明确故障原因及影响范围,利于调度员在短时间内实现故障点的隔离。除此之外,事故辅助决策功能能够帮助调度员实现对于电气设备超载问题的控制,减少调度员的工作总量,缩短故障处理时间,避免电网事故给电力企业、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技术研究现状

大规模停电事故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较为直接,甚至还会间接引发安全事故的出现。为提高电力网络的安全性,保证电力网络的运行稳定性,就必须建立电网监控系统以及制定应急处理措施。现阶段,国内使用的智能监控系统为WAMS系统,普及程度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其对于提高我国电网调度水平与电网运行稳定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WAMS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同样十分明显,其尚未达到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构想的预期发展目标,该系统的任何功能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依然无法达到综合调度的发展方向。整体来看,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尚且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无实例研究。为达成这一目标,相关研究人员需要从技术功能设计的角度入手,其主要包括电网信息收集与信息分类汇总功能、信息筛选功能、事故信息记忆功能、重大事故预警功能、事故初步自动化处理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

4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智能化发展

4.1 智能化发展特点

电网调度自动化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主要发挥双路通信和高级传感器等应用价值,实现此类目标要突出电网分配与传输效率。电网调度智能化能够有效拓展电网运行中的多项信息,其信息构成主要有电力信息和业务信息,具有标准化与完整性特征。智能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全面实现信息高效传输,提升生产服务质量,还能整合系统运行发展中的相关信息,全面掌控电网业务,促使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电网运行情况。在分析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供技术支持,便于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精准化的电网管理工作。

4.2 智能化实现方式

电力系统运行中,实现智能化对电网调度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中,配电设备与网络复杂程度较高,实际运行管理难度较大,通过双路通信与高级传感器能够实现低功耗、低成本的双向无限通信技术,能在915MHz、868MHz、2.4GHz频段上传输相应速率。基于现代化电网运行情况,通过输电系统、GIS系统、智能化配电网等,能够实现数据信息有效整合,提升信息抗攻击能力和灵活性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化运行中要注重应用科学技术,实现全方位数据信息收集、传输以及状态综合监控。

结语

综合来看,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的研究工作需要从现有的电网调度系统入手,综合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实现对于电网调度系统的升级,并最终让智能监控与防误功能成为现实。国家需要从资金、政策以及技术方面给予相关研究单位全面的支持,全方面推动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戴长春.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陈曦,叶军利.刍议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J].科技风,2017(15):166.

论文作者:云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论文_云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