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夏霜 (哈尔滨市中医按摩学会 黑龙江哈尔滨)
椎动脉型颈椎病市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30岁到50岁之间。
一、临床体征:
主要临床表现:位置型眩晕,顶枕部头痛。头部眩晕和头痛经常同时存在,个别伴有耳聋耳鸣,视力模糊,呕吐恶心,跌倒。查体:颈部肌肉紧张,活动障碍,局部压痛,可放射到头部,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需与美尼尔氏症鉴别。X线多见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体缘项韧带钙化,有退行性改变
二、治疗
1、治则: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安神醒脑。
2、手法:揉法,滚法,推法,拿法,拨法,点按法,拔伸法,扳动法。
3、取穴:风池、风府、颈百劳、肩井、肩中腧、肩外腧、内关、鱼腰、百会、太阳等穴。
三、操作:
(一)、颈部:
1、病人俯卧,医者站其前方,在颈部及两侧肩部做推法、拿法二分钟至三分钟。再在颈部两侧做揉法,拨法,点按法五分钟至七分钟,患侧重点施术。然后点揉风池、风府、颈百劳、肩井、肩中腧、肩外腧等穴各半分钟。
2、病人仰卧位,医者坐于床前方凳上,一手托于后枕部,一手扶住下颌部,双手同时手力向上牵拉一分钟左右,同时可使病人头部缓慢地做小幅度的旋转,旋转时患者如果有头晕的症状,立即停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头部:
1、病人仰卧,医者坐于投头前部,分推前额、按揉太阳穴,多指揉胆经、膀胱经、督脉,各手法施术一分钟。
2、用小鱼际或四指在颞侧按揉一分钟,点头围、鱼腰、百会等穴各半分钟。如有恶心,呕吐加点内关。耳鸣耳聋加点听宫、听会、耳门。
3、病人取坐位:右侧侧为例,医者左手托于下颌部,右手拇指按于偏歪的棘突侧方,托于下颌部的手,向右旋转颈项部到最大角度时用暴发力扳动颈部,同时右手拇指用力按压,可听到弹响声,治疗结束。
四、治疗标准及时间:
(一)、治疗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
有效: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
无效:症状,体症,无改善。
(二)、治疗时间
根据病情,治疗时间7天-28天。
五、讨论 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通过我十余年的临床工作,影响椎动脉供血有下列因素:
1、因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导致椎动脉与颈椎的长度不一致,致使椎动脉扭曲,椎间孔缩小,压迫椎间动脉。
2、部分病人由于劳损、瘢痕,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此类患者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3、部分病人发病范围在寰枕关节,由于寰枕关节活动灵活,局部肌肉筋膜长期受到牵拉,形成劳损、瘢痕刺激椎动脉,会出现位置型眩晕。
按摩可调整肌肉韧带功能,增大椎间隙,纠正关节,可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脑部的供血。
论文作者:韩夏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动脉论文; 病人论文; 医者论文; 颈部论文; 症状论文; 体征论文; 头部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