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论文_石智珍,程记伟,白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62)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 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2例) 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氟西汀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r index,BI)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MD 评分值和BI 评分值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舒肝解郁胶囊;氟西汀;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349-03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复杂情感障碍性疾病,是脑卒中患者最为主要的精神障碍性临床并发症[1]。PSD主要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抑郁相似,主要特征是心境低落、兴趣下降,有时还伴有思维迟顿、睡眠障碍、负罪感,甚至自杀倾向等,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卒中病死率[2,3]。随着近年来PSD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和危害程度的逐渐加强,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升,PSD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临床研究热点。

西药抗抑郁药治疗PSD效果明显,但毒副作用也较大,且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传统医学认为抑郁症属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等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其病位在肝[4],从肝治疗抑郁效果显著。舒肝解郁胶囊是经典的舒肝解郁类中成药,我们临床研究发现,抗抑郁西药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PSD,能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PSD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7例,其中脑梗死42例,脑出血 10例;年龄介于45~80岁,平均年龄为(61.30±8.70)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其中脑梗死41例,脑出血9例;年龄介于 4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0±8.60)岁。二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方面,差别无统计学差异。

1.1.2判断标准 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5],PSD的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中抑郁发作的诊断要求[6]。

纳入标准:(1)首发脑卒中后2周内发病;(2)意识清楚,无失语,能配合检查;(3)临床表现符合抑郁状态;(4)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5)能够按照医嘱坚持服药,能定期来院随访。

排除标准:大面积脑梗死者;脑卒中发病前有精神疾患和抑郁病史者;既往有失眠症病史者;脑卒中后意识不清者,严重失语或理解表达障碍者,有认知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造血系统疾病及其他严重的急性期躯体疾病者;有药物滥用、药物依赖史,舒肝解郁胶囊及氟西汀过敏史;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给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二级防治,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压及血糖等危险因素。对照组:PSD患者给予西药氟西汀(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94152),20 mg qd po,于早晨用温开水送服,6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0915),2粒Bid po,分别于早、晚用温开水送服,6周为1个疗程。根据2组PSD患者实际病情的变化,分别对给药剂量和用药疗程进行实时的调整。

1.2.2评价指标 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定,评定标准:减分率在75%以上为临床痊愈,减分率在50%~75%之间为显效,减分率在25%~50%之间为好转,减分率在25%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临床痊愈率和显效率及好转率之和。HAMD评分临界值:总分在35分以上表示严重抑郁,总分在20~35分表示中度抑郁,总分在8~20分表示轻度抑郁,总分在8分以下表示无抑郁症状。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r index,BI)进行评定,0~20分表示极严重残疾,20~50分表示严重残疾,75~95分表示轻度残疾,100分表示正常。药物安全性: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PSD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PSD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0%(P<0.05) 。见表 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

2.3 两组PSD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厌食、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疲劳、精神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已呈现出逐步攀升的趋势,并跃居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7],随之而来,PSD患者也迅速增多。据资料显示[8],全球PSD的发病率为20%~79%,我国PSD患者的发病率为34%~76%。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生抑郁,不仅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延缓,康复病程延长,复发因素增加,而且还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回归社会的比例减少[9]。因此,积极治疗PSD意义重大。

目前PSD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10-13],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学说和原发性内源机制学说。第一种学说认为,脑卒中后内分泌、神经递质和免疫学异常,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神经功能障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而心理反应又会进一步加重生物学异常;卒中后的病人体会到不同程度的社会因素影响,而这些社会影响因素对内分泌、神经递质和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负性影响,共同促进PSD的进展;第二种学说认为,特定的脑区损伤,如边缘系统、丘脑、大脑额叶及脑干蓝斑核等,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合成下降、传导通路受阻,最终引起抑郁。因此,PSD的治疗也应该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家庭社会支持等综合治疗[14],而中医药的治疗具有多靶点的综合优势[15]。

舒肝解郁胶囊是由贯叶金丝桃和刺五加组成治疗抑郁症的中成药,具有舒肝解郁、安神健脾的功效。贯叶金丝桃具有开郁安神、清热解毒、凉血养阴、利湿止痛的功效,能有效地抑制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的非竞争性重吸收,抑制突触前体对L-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重吸收,其抗抑郁效果与传统抗抑郁药物相似且不良反应较少,其抗抑郁作用已得到目前医药界公认[16]。刺五加具有补肾安心、益气健脾之功效,能镇静,抗疲劳,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17]。舒肝解郁胶囊中的贯叶金丝桃与刺五加相配伍,一主一辅,补泻兼并,标本同治。

本研究是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PSD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6周所有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88.46%。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或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BI评分增高,不良反应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提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较单独使用西药作用更好。在不良反应比较方面,我们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舒肝解郁胶囊具有舒肝和胃,健脾安神作用,能改善胃肠道不适症状,但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综上,本研究结果认为,氟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较单用氟西汀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中药的添加治疗能否减少西药用量,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参考文献】

[1] Schulte-Altedorneburg M,Bereczki D.Post-stroke depression [J].Orv Hetil,2014,155(34):1335-1343.

[2]张志珺,袁勇贵.卒中后抑郁障碍:机制、诊断与治疗[J].中国卒中杂志,2014,9(1):5-8.

[3]郭琴,施慎逊.内科疾病与抑郁[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2):87-89.

[4]邹生燕,谭俊英,赵文红.中医辨证施护结合艾灸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4,29(2):371-372.

[5]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6]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9.

[7] Shi YZ,Xiang YT,Wu SL,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ontal lobelesions,course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and 1-yea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 [J].PLoS One,2014,9(7):450-456.

[8] Ahn DH,Lee YJ,Jeong JH,et al.The effec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on rehabilitation outcome and the impact of caregiver type as a factor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J].Ann Rehabil Med,2015,39(1):74-80.

[9] Zikic TR,Divjak I,Jovicevic M,et al.The effect of post stroke depression on functional outcome and quality of life[J].Acta ClinCroat,2014,53(3):294-301.

[10]耿磊钰,唐浩,李文平.卒中后抑郁细胞因子蛋白组学初探[J].中国卒中杂志,2014,9(1):13-19.

[11]岳莹莹,袁勇贵,张志珺.卒中后抑郁新的病因假说-谷氨酸能障碍[J].中国卒中杂志,2014,9(1):38-42.

[12]胡颉,郭海英.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143-146.

[13]刘艳,刘志广.同型半胱氨酸对脑卒中后抑郁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报,2014,20(1):47-49

[14]张卫,林安基,谢俊杰等.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4-17.

[15]尚同军.中医辨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4,34(5):841-842.

[16] Linde K,Berner M,Egger M,et al.St John's wort for depression: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Br J Psychiatry,2005,186:99-107.

[17]程旺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50 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304.

基金资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批准编号:2013XK161Ⅱ)

论文作者:石智珍,程记伟,白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论文_石智珍,程记伟,白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