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与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肃论文,民族地区论文,人口素质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C924.24
甘肃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且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为发展民族经济奠定了基础。但甘肃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交通、信息、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民族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低层次的人口素质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重点就甘肃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与环境问题进行探索,论述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及基本对策。
一、制约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因素
人口素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方式下,其人口群体在德、智、体方面的特性总和,是判断、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繁荣、进步的标志之一。
甘肃约有44个少数民族,1990年总人口为185.7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3%左右。影响和制约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一)自然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人口素质的提高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的优劣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分布与密度、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甘肃民族地区地域广阔,但生态环境和地貌类型复杂多变。大部分地区处于甘肃的西北边缘地带,属山原地区和高原地带,海拔在3000米左右,多数地区土地贫瘠、气候干燥寒冷、灾害频繁。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人口的容纳量是狭小的。但从有关资料可以看出相当数量的民族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数和全省平均数。
资料中甘肃临夏、东乡、张家川、积石山民族地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202人、147.7人、197人、214人。高于全国平均数和全省平均数。部分地区确因自然环境差、地广人稀。如肃北0.16人/平方公里,阿克塞0.22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的差异,表现为人口稠密地区面临资源枯竭、劳动力过剩、生态失去平衡,即人口“绝对过剩”;另一方面,人口稀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草原土地超载、生态环境恶化而使人口承载量日益下降,即人口“相对过剩”。两种过剩从不同的方面导致人口素质下降。
同时,民族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也制约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表1① 1990年民族地区人口密度资料 单位:人/km[2]
地区
人口密度 地 区 人口密度
全国平均 125天 祝29.5
全省平均49.3东 乡
147.7
临 夏 202
肃北0.16阿克塞0.22
肃南 1.6张家川 197
甘南15.1积石山 214
表2② 民族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资料
地区 人口数量 发展速度%
增减
1982年 1990年
额率%
甘肃平均(万人)其中: 1974.882229.91 112.9
255.03 12.9
汉族(万人) 1819.9837
2044.2953112.3
224.31 12.3
少数民族(万人)
154.8963185.6147
119.86 30.718419.83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848.32
106.12 0.48 6.12
资料显示,甘肃平均人口以12.9%的速度增长,每年递增1.61%。其中汉族平均以12.3%的速度增长,年递增1.54%,少数民族平均以19.83%的速度增长,年递增2.48%, 超过甘肃平均增长和汉族增长的速度,使当数民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82年的7.84%提高到1990年的8.32%,提高0.48%,比重平均以6.12%的速度增长。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密度的加大,有限的土地面积和相对减少的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下降,基本生活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据《甘肃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策》③一文提供的数据,1982年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年末总人口为237.56万人,耕地面积为455.07万亩,人均1.87亩;1990年年末总人口为270.60万人,耕地面积为427.4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57亩,1990年与1982年相比,人均耕地减少0.3亩;1982年甘肃民族自治地方的粮食产量为47.74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00.96公斤,1990年粮食产量为52.58万吨,人均占有量为192.88公斤,1990年与1982年相比,人均占有量下降了8.08公斤。
可以看出,人口的迅速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使人们的生活资料来源日趋不足。为了增加耕地面积解决温饱,许多地区不断垦荒、扩大种植。但原始的、盲目的、粗放式的开发,使原有脆弱的自然环境更加恶化。如近几年不断出现的草场退化、农田沙化、碱化,水土流失,植被下降,生态失调,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难以提及提高人口的素质。
人口的迅速增长、自然条件的恶化,使民族地区农业总产值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1980年到1990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79%,而民族地区增长为5.01%,低1.78%,1980 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人均为534元,民族地区为139元,差26.03%,到1990 年民族地区人均为558元,全省平均为1.099元,差50.77%,1990年与1982年相比, 差距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人民由于各种差距而食物构成简单、消费结构单一,人们身体健康和寿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人口素质的提高缺乏一定的前提保证。
表3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出生、死亡资料1990年
民 族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
汉 族 22.65.8 16.8
蒙古族 20 8.9 11.1
回 族 25.26.2 19.1
藏 族 26.27.8 18.8
哈斯克族 29.58.3 21.3
东乡族 24.46.2 18.1
裕固族 24.15.0 19.1
保安族 23.75.8 17.9
表4④甘肃民族地区与甘肃平均、全国平均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对比资料
1990年
单位:‰
全国甘肃
年份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
增长率增长率
198018.216.3411.8716.535.15 11.38
198521.046.7814.2618.315.4612.385
199021.066.6714.3920.68 6.2 14.48
199517.126.5710.5520.656.49 14.16
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
增长率
198015.615.43 10.18
198515.064.93 10.13
199030.585.74 24.84
199517.065.46
11.6
从资料可以看出,甘肃少数民族的出生率除蒙古族外,都高于汉族,造成少数民族人口增加普遍较快。而死亡率除裕固族外,都高于汉族,说明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水平与汉族有一定的差距。从全国、甘肃、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资料对比,出生率情况,全国表现为稳中下降,甘肃持续上升,甘肃民族地区升降幅度较大,总的趋势上升;死亡率情况,全国稳中有降,甘肃平均及少数民族地区持续上升。应该说,自然条件对人口素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二)社会环境对人口素质的提高起重要的制约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突出表现的特点是封闭性、传统性。甘肃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条件、信仰、生活习俗等原因,在居住上各民族“相对集中”,即主要指各民族有主要的聚集区。如临夏回族自治州集中了甘肃一半以上的回族,东乡县则聚集了全国85%以上的东乡族,积石山县则聚集了全国92%的保安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聚集全国75%的裕固族,甘南则聚集全省75%以上的藏族,其它则分散在全省各地。这种聚集结构有其优势,但却使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单一。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在资源和人力上“粗放型”竞争,忽视效率和潜力;人口密度小的地区,村落和牧民散居在草原、山沟,远离县、乡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一户、几户、几十户组成一个个封闭的独立王国,交往的对象更加单一。加之文化娱乐机构和设施较少,学校、医疗、文化、商业金融机构难以合理布局,现有的许多机构也形成不了辐射力,从而人们在思想、心理、认识等方面受到一定约束。落后的社会环境必然制约人口素质的提高。造成:
1.传统的思想观念仍占据主要地位
地理环境、社会交往及经济发展的差别,使民族地区相当数量的人口未摆脱狭隘、封闭、保守的观念。如由于受“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地广人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既追求生育数量,又追求生育的性别,造成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与生产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局面。尽管国家在民族地区已实行计划生育,但旧的、传统的观念仍占据一定地位,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除个别、局部已形成市场经济外,大部分地区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不仅不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如有些地区不宜生产粮食,却是天然的牧场,但为了满足粮食自给而强行耕种,低产量收获。市场意识、商品经济、联营经济和规模经济仍然很淡漠。
2.目光短浅、畸形消费
改革开放及国家的大力扶持,使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温饱已基本解决。但当发达地区实现温饱继续向小康水平奋斗时,民族地区多数人却自满起来,他们认为“吃饱就行”,对当前生活水平“非常满足”。这种思想反映出民族地区人们目光短浅、容易满足、不求上进的小生产意识。反映在行动上,一旦解决温饱,不是把多余的资金用来发展生产、改善环境,而是争相大办红白喜事、敬神修庙、搞炫耀式消费。
这种畸形消费的极端,是低层次人口心理素质的表现,它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安于现状,寻求精神寄托,缺乏主动开拓和再求发展的劲头。
3.教育观念上的两级分化
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仍未摆脱小生产思想体系的束缚。突出表现在对待教育的价值观念上,即把子女受教育的出发点仅仅放在改变家庭的境况上,而不放在改革家乡面貌上,更不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上。于是出现了两种不同导向性的教育观念。一种是望子成龙,希望子女通过升学,离开贫困的民族地区,谋求新的发展和职业。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子女们也把上大学看作是跳出贫困的唯一途径,这种动力和国家的照顾,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优秀青年进入了高等学府,从而实现了个人生活道路上的战略转移和祖辈们的殷切希望。其结果造成民族地区人才大量外流,当地人才极为缺乏的局面;另一种是望子成人。在民族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机械化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许多家庭迫使子女早日成为劳动力,放弃上学或中途退学,因而民族地区文盲不断增加,对经济发展、观念更新起一定阻碍作用。据“四普”提供的资料,1990年民族地区具有中小学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为34.22%,比全省低20个百分点,文盲、半文盲平均高达28%, 尤在甘南、临夏较为突出,分别为43.5%、44.7%。民族地区平均每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有43人,比全省少68人,比全国少99人,而同口径文盲有5193人。这样低下的人口素质,要接受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是非常困难的。
落后的社会环境是民族地区教育两级分化的社会原因。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引发出同一种效果,即高层次的民族人才外流,低层次的民族人口不断产生,民族地区人口素质难以提高。
4.文化设施、医疗等服务仍然贫穷落后
民族地区文化等的贫穷是长期、历史原因造成的。它制约群体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思维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禁锢人们的思维,影响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生产力的进步与生活方式的变革,因而导致更加严重的物质贫穷。
民族地区长期受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禁忌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的文化深深植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之中。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抵御外来文化、信息、知识的壁垒,而阻碍外来思想、认识、技术、观念的进步,从而出现群体文化和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的落后。如民族地区文化生活单调,许多人不看报、杂志、电视,热衷于“酒文化”、“闲谈文化”、“家族文化”、“地区宗教文化”,抵制外来先进技术和知识观念的渗透,使整个地区人们素质长期低下。
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改善,但医疗队伍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加之民族地区群众信仰迷信、土医等,平时又缺少保健宣传,使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二、基本对策
人口素质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互为因果关系,因而要提高人口素质,就应重视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开发,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创造前提和基础。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必然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
(一)保护和有计划改变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人口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应首先在广大民族地区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使他们认识到环境和人类的关系及环境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其次对一些毁林毁草、滥垦滥伐的地区、人进行严厉的经济、行政、法律惩罚,防止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第三应将资源和人力的“粗放式”经营逐步改变为“精细式”经营,即改变单纯输出自然资源的状况,而创造条件根据市场需要就地加工,发挥当地资源的辐射力。第四应对一些技术差、污染大的企业进步改善、停产,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二)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首先应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实行多种经营、市场经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的潜力。其次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更新观念,创造条件(如交通、金融、商业服务、邮政通讯等),引进新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方法。第三,应进行民族地区股份制的试点、推广,改变目前“国字号”企业人浮于事,承包企业、乡镇企业责任不明、“富自己,亏企业”的状况。同时,对现有企业经营状况混乱,国家、政府负担重的状况,应公开有选择地对一些企业拍卖,并加强横向地区间的联系,探索租赁、合营、兼并、企业集团等,促使民族地区经济走良性发展的道路。第四,利用特殊条件和产品大力吸引外商投资,不仅扩大资金来源,而且提高民族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
(三)正确对待“西部移民”问题
在我国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自然人口密度让人们感觉到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因此不断有人主张往西部(尤其是西北)移民。
建国以来,由政府出面,曾多次向西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这些移民对于西北地区开发和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业性移民多数已巩固下来,但农业性移民都以失败而告终,既没有达到为西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美好初衷,也没能有效减缓东部人口压力,反而浪费了大量资金,尤其是加剧了西北及西北民族地区的生态矛盾。因此,西北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不再需要农业性移民,这是显而易见的。既使是工业性移民,其数量也要依据客观需要而定。因为移民活动能否顺利实现并固定下来,推动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共同发展,并不简单取决于两地之间的人口密度差异,况且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都高于全国平均值。而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容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粮食产量、耕地面积、生态环境、水电资源等,这些条件西部地区明显不如东部。
目前,在西北及西北民族地区应实行“内移”“外补”相结合的移民方式,即在不改变生产方式、不影响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将人口从密度大、资源缺少、人口容量小的地区迁到新的环境中,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就近或“内部”调整,不需要大规模变迁。但是西北地区尤其是西北民族地区在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都较东部地区落后,这种差异在短期内或仅靠内部是难以克服的。因此,在实行“内移”时,还应辅之“外补”,即从东部或先进地区吸收科技、文化、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材,为发展民族经济增加力量。
(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及卫生健康、地区各种保险的水平
甘肃及民族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已与当地科技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的承受力不相适应。因此不仅要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对家庭、民族、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意义,而且应根据实际情况,强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提高卫生医疗水平,降低婴幼儿死亡率,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制定民族地区社会福利保险制度,消除少数民族的后顾之忧等做法,是降低生育率的有效措施。婴幼儿死亡率较低,健康成长,进入老年后基本生活有保证,群众就易于接受计划生育的思想观念。民族地区医疗设施基础低,资金少,则应普及和健全初等医疗卫生网络和设施建设,不宜搞“高、精、尖”的医疗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在降低妇女生育率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发挥的作用是最突出的,人们受到的教育越多,越易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人口的质量也越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