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论文_廖小燕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论文_廖小燕

重庆市梁平区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5200

【摘 要】目的: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2.31%)高于对照组患者(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此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有效性;安全性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中可以引发很多并发症的疾病,也是临床中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临床对高血压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本文主要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48±8.0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4.95±8.2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标准规定,并全部确诊;所选患者中均无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或者有禁忌的现象;所有患者均没有合并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并发症。

排除标准: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自身患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疾病;患者患有精神障碍疾病,不能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不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缬沙坦(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每天1次,每次1粒。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治疗:对缬沙坦的用药方式和对照组患者相同。氨氯地平的用药方式为口服,每天用药1次,每次1粒,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

1.3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判定标准为:患者血压值治疗前和治疗后无任何变化为无效;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血压下降10mmHg-20mmHg则为有效;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血压下降20mmHg以上则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X100%。

两组患者治疗后,记录出现头痛、水肿、眩晕和乏力等不良反应的人数。

1.4统计学数据

本文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统计学数据采用P<0.05表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患者25(64.10%)例,有效患者11(28.21%)例,无效患者3(7.69%)例,总有效率为36(92.31%)。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18(46.15%)例,有效患者9(23.08%)例,无效患者12(30.77%)例,总有效率为27(69.23%)。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5.28。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中,头痛患者1例、水肿患者1例、眩晕患者1例、乏力患者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3/39),对照组患者中,头痛患者0例、水肿患者1例、眩晕患者2例、乏力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4/39),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临床中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主要症状有头部胀痛、心悸和耳鸣等,严重的可诱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2]。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是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非常多,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很大的局限性。相关研究者经过不断研究,总结出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本文中使用的药物主要是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其中缬沙坦属于一种口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其可以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起到很好降压效果。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它可以具有选择性的作用与AT1受体亚型中,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最终起到抑制血管收缩、醛固醇释放、降低平滑肌细胞增生的目的,达到降压的效果[3]。该药一般在治疗高血压的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率,不会引起其他副作用的出现。氨氯地平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有效的抑制血液中的钙离子,保证和刺激主动脉的收缩,该药物被服用后,药效作用非常长,短时间内不会被完全分解,可持续作用,长时间起到降压的作用。该药物也对血管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保证全身冠状血管的舒张,保证冠状动脉内血液的流量,起到强效降压的效果。氨氯地平的主要特点有:降压安全、稳定和疗效高,药效不会因为肠胃的作用而减小,具有很高的利用率[4]。而且不会对患者的心率造成损伤,还能对缺血性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本文两种药物共同作用,可使降压的效果更加明显,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患者需要戒烟限酒,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有效抵抗其他病症的出现[5]。

综上所述,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佚名.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原发性)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0):152-153.

[2]张建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5):41-44.

[3]郑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6):706-708.

[4]王海兵,孙园园,余正.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Meta分析[J].中国药物评价,2016,33(2):92-100.

论文作者:廖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论文_廖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