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养飞 陕西榆林育才中学 719000
摘 要:初高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加之高中生特有的学习心理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分清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和变化,其次做好三个方面的衔接(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关键词:衔接 数学教学 方法
一、初高中变化
1.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
(1)知识容量大。高中数学光必修教材就有五本,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一学期要学两本多书。
(2)难度增大。更重要的是高中教学内容和习题之间有脱节现象,有的学生考试考得很糟糕,家长回家都会问孩子,你上课听不懂吗?学生也很委屈,说上课能听懂,就是不会做题。学生并没有说谎,这就是教学内容和课后习题脱节造成的。
(3)系统性增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是一环套一环的关系,学生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现象。
(4)能力要求提高。在理解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高中都较初中有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比如高一必修1、必修2的教学体现最为明显。
2.初高中教学方式的变化。
初中时由于各学科知识容量并不是很大,灌输知识,让学生多做重复性练习和作业,进入高中后,由于知识容量大,教学时间有限,老师课堂的教学容量大,就开快车,抓进度。再加上难度增大,需要把教材深化延伸,更多的是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很多知识不可能讲得面面俱到,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自我消化的能力。
3.初高中学习方式的变化。
许多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让家长和老师看着学,看得紧就多学,看得不紧就偷点懒,高中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求完成课堂作业,还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调整,会查出自己的不足,进而主动、自主的学习。要有主动求知的欲望,要有极强的自控能力,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更要有自主探究的能力。
4.初高中学习心理的变化。
高中生对“独立”的愿望更为强烈,渴望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而不是“无知”孩子。为此,家长应该转变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沟通应更多地偏向“放松”式的交谈,适时给孩子“自由”,但又不是“放任”,掌握好其中尺度。
二、做好三个方面的衔接
1.教材内容衔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的必修1、2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
(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中数学的多数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
(2)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如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其实,有不少结论在平面几何中成立的,但到了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成立了。如果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2.教学方法衔接。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中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有较好的衔接。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习的知识,大多是本源性知识、派生性知识,因此初中学习基本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而高中学习基本采用“已知理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渡过这个衔接阶段。
(2)教给基本方法。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所在,掌握学习方法是攻破这个难点的措施之一。如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3)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有赖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高一学生阅读时,读不顺,读不细,读不实,读不准,所以老师千万别急,在这个衔接阶段,可以编出问题,引导阅读。让学生边阅读边回答,对概念要求会联系、会举例;定理要求会分析、会应用;解题要求尽量一题多解。一章结束会用图表归纳结论和要点,弄清重点概念和定理、公式,明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技能。
4.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衔接。
有些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他们让高负荷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上了高中,考大学是三年后的事。于是一些同学趁机放纵自己,教师要压制这种学生的放松心理。不时地给学习上加码。还有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后,看到别人优秀的表现,就自惭形秽了,常常对自己多有不满,总觉得矮人一等,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做事不顺心,周围充满暗淡、沉闷的气氛。上课也不主动回答问题,生怕答错了让同学和老师笑话,也不敢找老师问题,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了。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多激励,多表扬他们的亮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论文作者:刘养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学生论文; 高中论文; 知识论文; 初中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要有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