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 安徽合肥 230011
【摘 要】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培美曲塞+顺铂组(PP组)31例和吉西他滨+顺铂组(GP组)31例。PP组: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d1,联合顺铂75 mg/m2,静滴,d1天。GP组:吉西他滨1000 mg/m2,d1-8,静滴,联合顺铂75 mg/m2,静滴,d1天。两组治疗均以21天为1个周期,两组均合并给药叶酸、VitB12和地塞米松。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存活率。结果 PP组和GP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9.03%和25.8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65%和83.8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和13个月, 1年生存率分别为48.39%和38.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不良反应来看,PP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明显低于G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近,培美曲塞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好。
【关键词】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一线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120-02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发病率为36.1/100000[1]。其中NSCLC占肺癌比例高于80%,患者多表现为局部晚期(第三阶段)或转移晚期(第四阶段)[2]。铂类联合三代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是当前治疗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3]。现发现,培美曲塞在NSCLC的一线治疗中也有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的III期临床试验发现,对于非鳞NSCLC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后总体生存率优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因而2008年美国FDA已批准其与铂类联合用于晚期非鳞NSCLC的一线治疗。目前国内将培美曲塞作为一线联合用药治疗非鳞NSCLC的报道较少,现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使用此两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晚期非鳞NSCLC患者,观察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研究对象来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PP组31例和GP组31例。纳入标准为:①临床治疗规律,病史资料完整;②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局部晚期和转移性(IIIb期或IV期)的不能进行根治手术的非鳞NSCLC患者;③至少有一个客观可测量的肿瘤病灶;④ECOG PS评分小于2分,预计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⑤治疗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功能大致正常;⑥依从性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⑦患者未同时接受除了规定方案化疗的其他治疗;⑧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排除标准:①确定或可疑有脑转移者;②有重度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不能耐受继续治疗者;③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结果PP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45-72岁,平均63.4岁。III期10例,IV期21例,PS评分0分9例,1分22例,腺癌20例,肺泡癌6例,大细胞肺癌2例,其他3例;GP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8-77岁,平均66.1岁,III期12例,IV期19例,PS评分0分8例,1分23例,腺癌18例,肺泡癌6例,大细胞肺癌3例,其他4例。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PP组31例:培美曲塞(齐鲁制药)500mg/m2,静滴,d1,联合顺铂75 mg/m2,静滴,d1,每21天1次。GP组31例:吉西他滨(豪森制药)1000 mg/m2,d1-8,静滴,联合顺铂75 mg/m2,静滴,d1天,每21天1次。此外,两组均合并给药叶酸、VitB12和地塞米松。用药期间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生化、尿常规及心电图,若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及呕吐等反应时应进行对症治疗。两组均21天为1个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所有患者至少接受 2 个周期以上的治疗至病情进展停药,若有效继续应用至 4-6 个周期,直到肿瘤进展或者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治疗2个周期后复查胸部CT,测量客观病灶指标,使用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客观缓解率(RR)为CR+PR,疾病控制率(DCR)为CR+PR+SD。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评定标准(0-IV级)。
1.4 随访和生存分析 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后均将进入随访期。对于结束研究治疗而尚未进展的患者,要求其每(6±1)周返院复查肿瘤情况,直至肿瘤进展或死亡;对于疾病进展及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的患者,对其每3个月进行一次生存随访,直至患者死亡或失访。观察患者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10月31日。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应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单因素方法,Log-rank检验判断生存情况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62例患者均完成2周期以上的化疗,PP组和GP组两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9.03%和25.8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65%和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1,P=0.776;x2=1.111,P=0.740)。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PP组和GP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9.03%和25.8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65%和83.87%,PP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GP组为13个月,PP组1年生存率为48.39%,GP组1年生存率为38.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老年非鳞NSCLC疗效相当。本研究中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其中PP组在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培美曲塞联合顺在晚期非鳞NSCLC治疗中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安全性优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
综上,与GP治疗方案相比,PP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NSCLC的疗效相当,但是安全性较好,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rvik M, et al. GLOBOCAN 2012 v1.0,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IARC CancerBase no. 11 [Internet]. Lyon, France: International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3. Available from: _http://globocan.iarc.fr_(accessed 13 March 2014).
[2] Li J, Wang J, Hao X, et al. Efficacy of pemetrexed as second-line therapy or beyond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Chin J Lung Cancer 2012,15:17982.
[3] Scagliotti GV, Pemetrexed:a new cytotoxic agent in the development for first-lin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 2005,50(1):S1819.
[4] Scagliotti GV, Parikh P, von Pawel J,et al. 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 with cisplatin plus pemetrexed 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J Clin Oncol 2008,26:3543–51.
论文作者:吴丹,黄勇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9
标签:患者论文; 晚期论文; 疗效论文; 肺癌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统计学论文; 分别为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