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工业生产能力的发展,资源储量紧张和消耗巨大的问题也愈发严重,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持续性,就需要对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当下我国的建筑产业高速发展,作为资源的高消耗产业,需要大力投入,强化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据此,本文以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在该项技术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该项技术应用的相应看法,希望可以有所助益。
关键词:水;资源;节约;持续发展
工业经济的不断超前发展,也加剧了我国水资源消耗的压力。在相关部门的调查和数据分析中,我国在人均水资源占有比例上不足国际水平的25%。然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于水资源有极大的依赖,加上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给排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该项工程在节能节水上的工作效率,就需要对该项技术惊喜不断的分析和改进,切实取得技术上的创新与提升。这样一来,才能保障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能为生态环境的平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的概述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水平,需要建筑在功能上满足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对于建筑给排水功能上的内容和结构增加尤其明显,最终造成了建筑能耗和水资源消耗的提升。以生活热水的使用为例,就大约占用了人们在建筑能耗中的三成左右,已经成为了一项全球性的问题。能源和水资源的紧缺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我国统计部门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47%,属于我国社会能耗的最大支出,而发达国家的占比越位1/3,相对均衡。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属于建筑墙、门、窗等部件所产生的导热损失,然后也包括了暖气和空调的消耗,这使得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工作尤其重要。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提出了相关的规定,订立严格的节约设计要求项目和完工使用标准。一旦出现不达标与不合理的情况,将不会得到有关部门的验收批复,同时也不能被投入市场。环境和生态的维护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是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同时也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因此,面对这样的社会热点,需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创新和完善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技术,使建筑产品更节能、更环保。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分析
(一)合理选用给水加压设备
现代建筑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完成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又为高层供水提出了难题,需要通过水资源供应二次加压才能满足高层供水的压力。现阶段,我国的城市高层供水加压策略以引入市政供水经由地下水箱所配备的变频加压设备进行对业主的压力供水。之所以采用这类模式进行压力供水,其在供水系统运行的能耗上会相对屋顶水箱的供水系统存在30%的能耗优势,但是其造成的市政水损耗。因此,为了贴合全面节水节能的提倡,就需要创新技术应用。例如:采用无负压管网的自动增压给水设备为高层建筑进行供水。这类设备的应用可以更好的与市政供水管网进行对接,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水压,在减少供水二次能耗的同时,又减少水资源的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新卫生器具和水龙头的节水技术
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在现代社会愈发严重,随着社会节能节水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在选用用水器具时也会更加倾向节水性能和技术优良的部件。首先需要在用水器件上选用节水功能和技术优秀的产品,例如:水箱、淋浴、水龙头等等。然后,需要选用具有节能特性的配水管材。过去经常使用镀锌钢管往往会因为金属锈蚀而产生漏水,目前已经研发出不少的新型管材,诸如:金属塑料复合管、PP-R管、PE管、PVC-U管等。
(三)推广中水回用系统
为了缓解水资源利用居民紧张的问题,不少国家以中水回收利用为突破口,开展一系列的措施。目前,我国已经在不少的城市建筑启用了中水回收系统,借由中水的回收再利用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提升。中水回用可以对生活使用后的水源进行一定的处理,并二次投入到城市绿化灌溉和基础设施冲洗等领域;这样一来,城市用水效率得到了提升,各项用水得到了有效的节约。与此同时,雨水虽然不能直接用于生活,但是也能通过收集之后投入到了其他领域的用水系统当中;因此,施工设计除了需要构建严密的排水工程,还需要对雨水回收利用进行专门的设计,引导雨水进入到城市绿化灌溉和家庭厕所清洗等领域。
(四)采用自然资源获取热水
太阳能的集采和使用具有清洁、稳定以及储量大的特点,其作为节能的主要方式,可以太阳能设备的使用中为用户提供大量的热水,也能够减少用户对于化石燃料的施用。但是,太阳能设备的应用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尤其需要做好冬季防冻工作,避免气候问题损坏太阳能设备。一旦出现设备管道的破裂,还会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浪费,阻碍资源利用效率的增加。
(五)采用变频调控的方法对供水系统进行控制
从我国建筑目前的生活用水状况来看,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压力会根据气候和时间变化产生波动。一般来看,夏季用水压力相对较大;同时单日内的城市生活用水峰值会在早餐6-8点,晚间6-10点两个区域内产生,而其它时段内的用水量相对较小,这便为变频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客观条件。应用变频调控的模式进行用水量的控制,可以根据用水量波动来进行水压调整,始终保持供水与用水之间的相对平衡。即有效保障的峰值期间的用水需求,同时也减少隐性水资源的浪费情况,更是能够在该技术条件下降低20%的能源消耗。
结束语: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城市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在不少建筑产品中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但是,对于没有引起重视的建筑商仍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加大对于农郊地区的引导。尤其是没有得到技术推广的经济落后区域,对于该项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迫切的需要。对于农郊地区而言,技术上的应用具有更大的困难,由于缺乏集中性,需要分散的对家庭进行技术指导和扶持。这样一来,政府的资金扶持压力就十分巨大。这要求政府尽量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协同能耗节约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切实有效的制定出具有农村发展特色的节能节水方针,发展出一条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下乡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刚.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13,01:31-32+76.
[2]令芝红.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0:119-120.
[3]许燕全.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03:81.
[4]张斌.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5,20:192-194.
论文作者:李晓华,赵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水资源论文; 给排水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