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邓日涛

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邓日涛

身份证号码:45242319701012XXXX

摘要: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是建筑工程实践和理论界的重大课题。在近几年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者和技术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了高层建筑质量的预防,完善和推广科学有效的高层建筑预防施工技术措施。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进步也很大,原有的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企业需求,就需要购买土地进行扩建,企业的办公写字楼,各种商品生产的工厂,同时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对城市的土地资源有着巨大的压力,建筑行业寻求创新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层建筑应运而生,但是也为工程的施工增加了难度,如果没有相对的施工技术不仅对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没有保障,还会对工程的质量也没有保证,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

由于高层施工技术难度大,势必要求从业者在施工过程中以优化技术水平用以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在当下我国施工技术控制用于高层建筑方面的,主涵盖了地基与测量等,也包括混凝土、模板的支设与钢筋的施工技术控制等诸多方面。高层建筑工程的危险系数很高,而且高层建筑工程和其他建筑工程相比更比工程量更大,而且更为复杂,所以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施工技术不够熟练,或是施工程序不够合理,很可能会引发事故,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严格保证达到可以承担高层建筑施工工作的标准,不仅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工程的质量负责。本文主要是根据以往的从业经验,还有对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了解,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对同行业从事人员在技术上有所交流和帮助。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 高

第一点可以说围绕一个关键字高,高空作业多且危险系数较高,高层建筑就是超过一定层数和一定高度的建筑,我们设想一下,我们将这个建筑的层高定为三米,那么十层建筑就是三十米,就代表着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工作都处于高处,施工的难度系数我想就不用多说了。针对此特点我们必须要对所有的高空工作辅助设备严格把关,避免因设备问题对施工人员造成的伤害。因为建筑的高度增加了,那么建筑自身的稳定性也必须要增强,抗震性、防火、还有抗侧拉能力都要增加。也就意味着建筑的质量和规范性的要求高了,对于施工技术的专业水平要求高了。可以说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是高质量建筑工程的保障。

1.2 基础埋置深

高层建筑要求其整体具备稳定性在上面也谈到了因为高度增加,所以对于建筑的稳定性也需要大大的增强。“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肯定是关键,它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高层建筑的地基往往都需要埋的很深最少不能低于五米,可以说建筑越高那么它的地基必须就要埋的越深,在有的超高层建筑中,它的地基埋置深度超过20 米。从而保证建筑符合质量标准,具有强烈的稳定性。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 混凝土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多以高进混凝土结构为主,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卡率混凝土的配制问题,在施工之前我们要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找寻最为合适混凝土配制方案。是配置的过程中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重视混凝土的质量和配置的数量,为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展做好材料的的保证。我们可以通过多次试验来找寻最佳的配置比例。为工程的质量,做保驾护航。混凝土养护,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运输大多数是采取高压力泵开展的,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施工性能和减少施工的时间的双重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的养护问题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混凝土强度不够的问题,这个和混凝土的养护人员有很大的关系,可能因为养护时间较短,因工程需要直接输送应用到建筑中。所以对这一工作提高重视程度,要求工作人员经常记录和监控混凝土的养护情况,避免因工作不到位对建筑造成的质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评定,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检验评定类相关的标准,需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评定。从而使混凝土的管理有一定的规范性,了解混凝土的强度。对于制作的试块需随机抽取浇筑地点处的混凝土,从而保证测定数据的真实性。

2.2 裂缝控制技术设计措施

放:需设置出永久性的伸缩缝;外墙面的位置需适当地留置分隔缝等。“抗”:避免由于结构断面的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加强对构造钢筋类的配置;在混凝土的小型空心砌块的等轻质墙体处,增设间距低于3m 构造柱;加强预留门窗洞口,可用钢筋混凝土框进行;2 种不同基体的交接处,可直接用钢丝网来处理;合理设置屋面的保温层和隔气层等。在裂缝控制的施工中,可将“放”和“抗”两种措施相结合,同时对新浇的混凝土进行早期养护也比较重要。在早起混凝土中减少收缩的措施就是控制构件湿润的养护,减少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避免在出现较大的收缩时,导致的开裂。大体积的混凝土需控制其温升情况,延缓其降温的速率,减少其收缩,提高其极限的拉伸值,具体可选择中低水化热类型的水泥;掺加有减水剂粉的煤灰;控制混凝土出机的和浇筑的温度;埋设桶水排热和散热孔等。还可在养护中监测表面、中间和底部等处的温度,并将混凝土浇筑之后,内部的最高温度和气温温差均控制在低于25℃,避免由于温差过大产生的混凝土裂缝。

2.3 钢结构控制技术

在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需按照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采取适合的施工措施及手段。对于钢结构施工中的吊装、焊接和安装等技术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高层建筑会用全钢结构进行建筑外框框架的建造,并通过核心墙、斜撑、钢梁连接等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之后通过钢板铺设、混凝土浇筑等工作,对高层建筑进行加固;钢结构焊接技术:高层建筑中的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较高,而较好的焊接技术可巩固建筑的建设质量,目前建筑钢的结构大部分均采取二氧化碳的气体保护焊,具体有斜立焊和立焊等方法;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用钢结构柱为支撑的力量,一旦高层建筑的整体高度到达一定的比例时,建筑钢结构柱的数量就需超过24 根。

2.4 地基与测量技术

因为每一个区域的土质成分都不会很相同,会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地面对建筑自重的承载度也有和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块的实际情况去建筑地基。高层建筑的地基土质比较复杂,持力层较深、地下室埋置的深度不深时,一般可用桩基础对施工建筑进行稳定。要合理的选用桩,如果施工的时候发现水位很深,那么可以放置预先制造好的桩,但是在没有特俗情况影响的时候,最好还是现浇筑不仅可以节约建筑成本,而且针对性比较强,还能减少放置桩时的噪音污染。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前,需对施工测量方案进行制定和实施,并准备好测量仪器,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建立科学的控制网。另外,还要按照各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比较科学的施工方法,从而确保施工测量中的正确性。结束语高层建筑是社会时代的发现应运而生,所以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人口众多的今天,它完满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一定要严格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高层建筑如果因为质量问题造成建筑坍塌,那么造成的后果不敢想象。可以说技术是对建筑质量的最好保障,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仅关乎工程的质量,还关乎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要不断的去研究,改进和完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吕大海,祝立锋,陈伟.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3(11):72-73.

[2]朱国梁,吴碧桥,张传捷.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及其施工技术的进展[J].建筑技术,2010,41(10).

论文作者:邓日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邓日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