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特性分析及防雷策略论文_盛开楠

(国网山东省费县供电公司 山东临沂 273400)

摘要:10kV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一些影响而发生故障。因此本文简要介绍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并主要分析其故障特性和防雷措施,仅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防雷击;故障特性

引言:10kV配电线路极易发生雷击事故,尤其在夏天,雷击故障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正常工作,还可能给周边人员造成人身威胁。因此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制定合理有效的防雷击措施非常重要。

1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1.1雷击事故产生的原因

(1)管理制度缺失:分析大部分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可以发现,很多雷击故障频发的区域,其配电线路的管理都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击工作落实不到位,且缺乏有效的监管,防雷作业到底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不能被有效保障。(2)方案缺乏针对性:雷击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在制定防雷击方案时,若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就会影响方案的防雷效果。(3)重视程度不足:我国10kV配电线路主要用于中小城市、乡村等地的电力系统中,相关部门对其重视程度并不高。财政支持的缺乏就使得防雷系统升级困难,防雷设备、线路等的配置与现实需要相差甚远。(4)维护工作疏忽:日常维护检修工作不到位,使得10kV配电线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漏洞不能被及时发现,影响其本身的防雷性能,为事故埋下隐患。

1.2雷击事故对10kV配电线路的影响

雷击是一种自然想象,无法避免,只能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减轻雷击带来的伤害。雷击会对10kV配电线路的导线、元器件、配电线缆等造成严重的影响。雷击事故发生时,10kV配电线路会受到过高的电压,甚至可能高于电气设备的绝缘体,从而导致跳闸故障,影响周围区域的正常供电[1]。比较严重的故障,还可能导致火灾、行人触电等,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特性分析

雷击故障在10kV配电线路总体故障中站的比例较高,因此掌握当地发生雷击事故的特点和有效的预防措施非常关键。配电线路的架设区域一般都为雷电的高发区,经过对大量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案例的总结可以发现,发生雷击故障的特性如下:(1)10kV配电线路多架设在空旷的区域内,没有了建筑物的保护,在发生雷击时就容易产生跳闸事故,例如山水交叉处、背山的豁口处等,都容易发生线路雷击事故[2]。此外,雷击事故的发生还与当地的气候特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2)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一般在夏季雷雨频发的季节,跳闸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上升,其中7~9月发生雷击故障的次数最为集中。鉴于雷电天气短时性、规律性的特点,相关部门尤其要加大这一时间段防雷工作力度,制定完善有效的抢修方案,保证配电线路安全运行。(3)地闪密度与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在雷雨天气频发的时间段,地闪密度也随之上升,配电线路跳闸频繁出现。当发生雷击闪络时,极易对配电线路造成灼烧影响,当接地电阻阻值较大或接地引线的连接螺栓松动时,接地螺栓会被严重灼伤[3]。雷雨季节,10kV配电线路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线路的腐蚀、老化也会加剧,其抗雷击的能力也就随之下降。因此各地区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一定要做好配电线路及各相关元器件的检查工作,及时更换老旧设备、改造雷击故障频发路段的防雷系统,以保证线路能够经受雷击的影响。同时,对于地闪密度较大的区域,还应实行重点防护方案。

3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3.1安装避雷设备

避雷设备是10kV配电线路防雷击最常用的措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避雷设备被不断优化,如今使用的被雷器已经能很好的保护10kV配电线路不遭受雷电的影响。避雷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放电释放雷电荷,当协防完成后又能马上恢复之前的绝缘性能,这就能有效防止配电线路在遭到雷击时跳闸。避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保证雷电荷能被充分释放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接地电阻。当前性能优良的避雷设备多使用氧化锌电阻,该种避雷设备工作时,经过的电流只有几百微安大小,在小体积的基础上,还能保持良好的防雷性能。

3.2设置避雷线

避雷线在10kV配电线路防雷作业中的应用也很多,避雷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线路被直击。避雷线对配电线路有耦合、屏蔽的作用,从而降低电路中的电压并减小绝缘子。避雷线的使用主要是方雷电直击,对绕击的阻碍性能较差,且安装避雷线的成本较高,因此这种方法一般与其他防雷措施配合使用,在距离较短的变电站之间,也会选用这种方法,其一般不需要进行后期维护 。

3.3降低塔杆的接地电阻

这一措施主要目的是防闪络。塔杆高度正常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塔杆底部的接地电阻大小,能有效提高配电线路的防雷性能,以减少受到雷击时发生跳闸的概率,这一方法的经济性较强。依照电力系统的建设要求,凡是安装避雷线的10kV配电线路,塔杆的接地电阻都要满足一定的数值要求,当土壤电阻大于2000Ω·m时,接地电阻一般也不能大于30Ω。若土壤的电阻率小于1000Ω·m,其杆基的混凝土结构就能起到一定的接地电阻作用,因此在设置人工接地电阻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而在土壤电阻率比较高的地区,想要减小接地电阻通常很困难。一般会使用延长接地体、使用多根放射接地体、使用降阻剂等方式来减小接地电阻值。

3.4提高线路绝缘能力

雷击针式绝缘子事故是10kV配电线路受到雷击后最常发生的一种故障,该类故障产生的原因除了配电线路所在地自然条件的影响外,与避雷针式绝缘子元器件的质量、性能不达标也有很大关系。在我国的10kV配电线路升级改造过程中,并沟线夹这类绝缘性能较差的连接器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安普线夹,这种导线连接器便能有效提高配电线路本身的绝缘能力,提升防雷击性能。

3.5案例分析

某地区10kV配电线路在易发生雷电天气的8个月中,故障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因雷击而引发的配电线路事故占该阶段总事故的51.3%,共计41次,雷击故障可以说是10kV配电线路主要的故障。经过研究分析发现,该段配电线路频繁受到雷击影响的原因主要有接地线安装不合理、当前使用的避雷设备无法承受线路频繁的雷击影响、接地电阻性能不合格、配电线路使用的元器件质量较差、避雷设备在遭雷击,不能将全部雷电荷释放干净等。维修人员经过研究,制定了以下改进方案:优化接地线路和接地电阻性能、更换线路中质量不达标的元器件、安装防雷阻波装置、对配电线路的避雷针进行改造。

表1 10kV配电线路故障统计表

结论:雷电天气对10kV配电线路的影响不可避免,且具有频发的特点。为有效防止雷击事故对配电线路造成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多种防雷方法配合使用,并保证各元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在减少线路雷击故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配电线路的经济性,保证线路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楚雄.探讨10kV架空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特性及防雷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30-31.

[2]胡江.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特性分析及防雷策略[J].低碳世界,2016(27):65-66.

[3]崔战涛.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特性分析及防雷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39-40.

论文作者:盛开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探讨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特性分析及防雷策略论文_盛开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