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看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我论文,货币政策论文,路径论文,金融改革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对缓解外部冲击、带动国内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货币政策在许多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引发了关于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的效应到底有多大的探讨。200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转机,但这种经济增长受国际经济走势转好的直接影响,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近年国家采取的刺激经济的许多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效用递减,因而此次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鉴于此,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将从分析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入手,探讨我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一)近年主要货币政策实施情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采取了许多新措施,主要有:(1)取消了贷款规模管理,给商业银行更多的贷款自主权。(2)灵活运用利率手段。1996年以来的7次降息,从数量上分析为企业节约利息支出2600亿元。与此同时,对利率体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一是改革了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二是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幅度,除少数贷款外,绝大多数贷款都可以实行浮动利率,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企业贷款金融、信用级别、风险大小、资负比例、担保方式等因素决定是否上浮和浮动多少,使现行的利率制度朝利率市场化方向迈进了一步。三是明确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及步骤,并已开始外币利率制度改革。从2000年9月21日起,外币贷款利率全部放开,外币存款利率部分放开,正式开始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3)将1998、1999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7个百分点。(4)积极扩大公开市场操作。1999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1907亿元,占央行当年新增基础货币的52%。债券公开市场操作成为目前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5)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
(二)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尽管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被称为“适当的”或“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其实质可以说是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其实施力度相比,则颇显乏力。
(1)货币供应量增加不多。近年来我国连续实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而且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工具,但货币供应量增加有限。1997、1998、1999年和2000年三季度末我国货币供应总量M[,2]分别增长17.3%、15.3%、14.7%和13.4,M[,2]增势减缓主要是准货币大幅下降所致。准货币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资金来源,M[,2]持续低增长将会制约目前已经出现的经济增幅上升的势头。在货币总量下降的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货币的流动性逐渐减弱,M[,1]/M[,2]的比例下降,但2000年有所上升,见表一:
1996-2000年三季度货币流动性比例变动表
年份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9月末
M[,1]/M[,2] 44.37%
39.48%
37.47% 38.27% 37.27%
36.42%38.8%
货币流动性比率M[,1]/M[,2]下降,说明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措施的有效性下降。2000年M[,1]/M[,2]有所上升,主要是银行贷款增加派生存款增多,企业存款增长加快,同时居民储蓄存款活动期化倾向加强。这样,企业活期存款大幅增长,M[,1]增长加快;居民收入增长迟缓,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导致M[,2]增长缓慢。货币结构一增一降,M[,1]/M[,2]呈现上升态势。但是因M[,2]=M[,1]+准货币,准货币和M[,1]可以相互转换,M[,1]被看作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而M2才是全部的货币量。M[,2]增长持续下降,对M[,1]的增长也将产生影响。此次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M[,1]增势受未来经济景气影响可能出现波动,目前看货币流动性比率增长还不具有长期性。
(2)利率下调的效应分析。一般情况下,利率下调能够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进而带动总需求的上升。从连续降息的投资效果看,当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还是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的计划性和政策性很强,对利率变动不敏感。加之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企业投资需求乏力,因此利率下调的投资效应就弱化了。2000年以来,更新改造投资一改近年来持续低迷的状态,开始大幅回升,前三季度增长21%,而去年同期下降1.7%。但是2000年企业技术改造自筹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表明企业设备投资的内在动力和自有资金筹集能力仍然不足。从利率下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看,利率连续下调后储蓄存款的增长率已经下降,但利率下调对消费需求影响有限。尽管今年消费增长快于储蓄增长,分析具体原因,教育等服务价格上涨及“假日”经济的影响是主要因素。在众多影响消费的体制性因素尚未根本转变之前,要保持消费的持续较快增长,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整体收入增长缓慢,使居民储蓄意愿缺乏足够的货币支持,限制储蓄增长。因此分析利率下调对分流储蓄、启动消费的作用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见表二:
1996-2000年9月末我国利率、储蓄存款及居民消费增长率比较表
年份
年份一年期名义
储蓄存款
消费品总额
利率(%) 增长率(%)
年增长率(%)
1996年 7.4734.5720.1
1997年 5.22 19.310.2
1998年 3.78 17.1 6.8
1999年 2.25 11.6 6.8
2000年9月末 2.25 6.5 9.9
同时,在管制利率体制下的利率下调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利率风险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存款利率实行的是固定利率,贷款基本实行的是浮动调整,其中中长期贷款实行一年一确定的方式,这样利率下调的风险就由金融机构来承担了。认为在管制利率下商业银行基本不存在利率风险是片面的。相反,根据现行的利率管理规定,商业银行承担了大部分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承担的非均衡性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及发展。
(3)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仍留有较大空间。尽管已经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而且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力度颇大,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一是存款准备金率依旧偏高,二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仍需进一步改革。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已在尝试采取零准备金率,因为正准备率制度有不少弊端:税赋不公,扭曲市场利率信号,增大央行宏观调控的难度,以及在金融创新广泛展开背景下已很难有效实施且功能也将部分消失等。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相对偏高,降低了货币乘数,与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形成矛盾。同时,不分期限、不分流动性的“一刀切”式的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
就国际经验而言,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时期的效果要明显优于通货紧缩时期。形象地说,货币政策就像一根绳子,只能拉不能推,即其只能“拉住”经济过热增长,难以“推动”经济增长。这可以说是限制近年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发挥的一个规律性因素。但我国货币政策效用的发挥更多的是受到货币政策操作及其实施环境、传导机制缺陷的限制。
(一)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多重性限制。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稳定的货币环境及对来自于其他方面的经济干扰因素发挥抵消作用。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在具体实践中,我国货币政策是典型的多目标性,其目标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货币政策多目标必然造成货币政策力度减弱。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多重性与历史因素、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央行独立性相互制约。正是因为我国的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我国的货币政策多目标性十分突出。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生了变化。美联储于1993年7月放弃了M[,2]调控目标。美联储主席于1994年宣布,从该年开始,联储将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中性,是使利率水平保持中性,使之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以其自身的潜在增长率,在低通胀条件下持久地增长。从美国发展情况来看,在美国经济持续的良好发展中,美联储的作用就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低物价基础和前瞻性信息,本身并不会刺激经济增长。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多重目标必然限制货币政策效用的发挥。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梗阻。从我国近年的情况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问题是:
(1)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手段受到较多制约。当前人民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手段主要有债券市场操作、外汇买卖、再贷款和再贴现。1999年,央行运用这几种工具的操作,净投放基础货币3682亿元,增长11.8%。但由于近两年来外汇市场上供求基本平衡,中央银行通过大量购入外汇投放基础货币的可能性较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又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存款货币银行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及经营状况好的商业银行吸储能力强、准备金充足,不愿从中央银行借款。其他经营状况不好的商业银行则风险较大,中央银行也不愿对这类银行过多地放款,因而通过发放再贷款供应基础货币的渠道也不畅通。这就使得央行大幅度增加基础货币、准确实现基础货币目标的难度增大。
(2)货币政策操作在商业银行内部的传导过程受阻。商业银行作为央行和工商企业的中介,在存款货币扩张中扮演重要角色,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需得到商业银行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普遍增强,而利润动机还不强烈,因而在经济不景气、放款风险较大时,商业银行主动放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尽管中央银行一再发出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但商业银行反应不积极,影响了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
(3)货币政策对非银行公众的作用有限。主要因为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使我国居民持有存款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比重很低。由于资产结构十分单一,传统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中最重要的资产结构效应调整无法形成,致使货币政策对于非银行公众的影响有限。
(4)金融市场的失衡及滞后发展,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辐射。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滞后,交易主体少,交易规模小、品种少,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难以有效结合,造成该市场利率失真严重,不能真实反映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缺乏完善发达的票据市场,再贴现政策的效果难以发挥;国债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难以为央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提供充分的市场依托。直接融资不畅、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使利率政策的实施缺乏足够的空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正常运作。
(三)体制性因素制约。迄今为止,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矛盾依旧十分突出,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明显滞后。已有的一些改革与创新措施局限于“体制外”,并未触及到“体制内”的深层次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原地踏步,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变化不大,机关作风浓重,总行对下级行的控制也更加严格了。现有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层次过多,人为延伸了货币供应环节,增加了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同时,政府行为对金融市场活动过程的影响,是金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的阻滞因素。整个银行业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金融资源配置与实质部门的贡献偏离。信贷资金大量投向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国有银行对国有经济的贷款长期以来一直是信用放款,而民营企业不仅不能享受这种贷款优惠,即使有足够的抵押物和可靠担保,贷款需求也常常难以得到满足。这些经济金融领域里的体制性制约因素,限制了货币政策正常高效的传导及其作用的发挥。
三、我国金融进一步改革的路径选择
要使我国货币政策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就要着力于推进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改革本身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进步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金融下一步改革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商业银行改革是核心,利率市场化是突破口,更加合理适度的货币政策是重要保障,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是环境基础。
(一)深化商业银行改革。首先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重构国有商业银行,打破我国银行业的垄断格局,确立必要的竞争机制。我国的银行业属于典型的寡头竞争模式,四大国有银行控制了全社会存贷款量的70%左右。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中央银行,而是由四大商业银行决定的。没有真正的金融竞争格局,货币政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至今都带有较为浓厚的计划经济的烙印,拥有其他国有企业的一切特征:产权主体缺位,所有者虚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资产责权不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逐步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市场为前提,从提高企业组织的整体效率出发,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形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实行国有银行股权多元化和社会化,大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化发展趋势,以经营效益为主要考核目标,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鼓励银行用好、用活信贷资金,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商业银行改革还要加快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增资扩股、上市、兼并重组,吸收民间资金,培育主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规范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情况比较熟悉,取得信息的成本比较低,运作比较灵活。中小银行的发展壮大,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通过非国有银行与非国有经济的相匹配发展,使货币政策的效力传导到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使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加全面有效。
(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其一,货币政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调控公众的信心和预期,而且从发展趋势看,调控信心的重要性还在进一步提高,利率已在许多国家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也使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有了重大进展,由原来单纯的央行——商业银行——非银行公众的数量传导路径,转变为通过调整利率来直接影响公众信心和预期,利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其二,利率改革本身就可以给社会公众以较为强烈的刺激,表明我国新一轮金融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有助于人们对经济金融改革的发展前景形成乐观的预期。其三,利率市场化将提高利率弹性,完善利率体系,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均衡发展货币和资本市场,提供了完善和规范的货币政策市场基础,使货币政策通过整个金融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得以全面有效地传导。其四,利率市场化促进了金融效率的提高。取消利率管制制市场化的实际利率必然保持在正值的水平上,较高的实际利率可以吸引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利率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通过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金融资产在GDP中比重的增加而表现出来。可见,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我国金融进一步改革的最为有力的突破口,必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一是逐步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操作目标从货币总量转向利率,使利率调节在货币政策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二是扩大基础货币投放。中央银行已经认识到,为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加,必须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传统的投放基础货币的三条渠道是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被动性基础货币供应渠道,需要从根本上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运行规律进行创新,以使中央银行掌握更主动和收缩自如的基础货币供应渠道。从国际经验看,公开市场操作就是这样的基础货币供应渠道。另外,还应扩大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进一步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操作者,其具体操作的进一步完善将为提高货币政策效应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修正、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建立规范的金融发展法律环境。由于国际国内各种新因素的出现,我国的金融法规也面临着再做调整的需要,如《中国人民银行法》还应进一步提高其司法性和透明度,而《商业银行法》的许多条文带有过渡性和临时性的痕迹。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当前最迫切需要调整的就是确立、落实和保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自主权,从而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建立起金融机构为盈利而经营的微观基础。同时应抓紧制定新的金融法律法规,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进行相应立法。在金融监管体系中,中央银行主要维护商业银行利益,而存款保险公司的目的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中央银行控制着银行准入,而存款保险公司则负责清算资不抵债的银行。在建立存款保险公司的基础上,对经营性金融机构引入破产机制,破除高风险机制经营者关于人民银行总能充当消防队的幻想,形成我国金融行业较为完善的准入准则和退出准则。建立完备的金融法律法规,同时使我国金融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稳定性,为货币政策各主体及客体提供规范的行为准则,减少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扭曲和弱化,从而形成货币政策充分发挥其有效性的环境基础。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基础货币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货币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经济论文; 外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