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教学模式论文,课堂论文,高中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的暑假,对于我们江苏的老师来说,是个真正的暑假!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作为教师应有的幸福。暑假不补课,老师有了更多的学习、培训和充电的机会和时间,笔者在这个暑期里参加了两次很有意义的培训活动,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情境体验式培训。
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活动——体验。其中的情境是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境。活动是在这一系列情境和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体验是在相应的情境和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等一体化的真实体验。采用情境式教学一般适合选取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等。
一、精心创设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的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是多维度、全时空的,包括心智、情意、氛围、交往各方面。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旨在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1.呈现型问题情境
这是将现成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如教师利用一个或几个典型事例,设计出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以达到理解某个概念或观点的目的。这是教师常用的一种设疑方法,多用来理解某一知识、概念、观点等。由于它所提供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极其有限,设疑不能只停留在这类问题情境上。
2.发现型问题情境
这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他人提供问题。如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提出个人要学习的目标,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和学习后质疑、标新立异等。这类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深刻性。
这也是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重大区别所在,请教师们千万不要再单把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甚至是唯一任务了!教教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吧。不要忘记“诺贝尔”奖已经残忍地扯下了覆盖在中国教育脸上的那块“遮羞布”。
3.应用型问题情境
这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些现实社会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或有目的制造矛盾,将学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全面的、辩证地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养成变换角度、变通思路考虑问题的习惯。如高一年级学习《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时,让学生分析解决一个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案例,布置“模拟法庭”;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开展辩论活动等。可提高学生参与政治课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既重学习,又重应用。
4.创造型问题情境
这是指让学生不满足现有的结论或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满足于教材中的问题,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做新的探索、补充新的见解。如教师启发学生;“除教材中关于……方法之外,你还有自己的方法吗?”也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展开想象。如提问“假如你是我市环保局长,将怎样治理本市环境?”通过这种角色的设计和变换,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现实的具有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类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多元互动、自主学习的课堂体验式学习活动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习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情境体验式教学就其本质特征是师生间、生生间多元互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可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课堂讨论活动
讨论是高中政治课常用的体验式自主学习活动,是一种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信息交流的活动形式。通过讨论的方式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更多学生动脑、动口,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还有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澄清一些糊涂的认识。
要使讨论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讨论的内容,并灵活设计讨论的方式,如同桌共议、小组讨论、全班发言等。讨论中,教师要适时介入,给予必要的引导、辅导。如在学习必修2《政治生活》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时,在提到“联合国”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事先做些工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讨论—举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学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案例辩论活动
我校的政治课,几乎每节课都有案例。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辩题,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对于案例的评判,教师不能一人独揽,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在“辩论”中明白是非曲直。通过辩论,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
课堂上的案例辩论活动比讨论活动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地发表不同观点,在“头脑风暴”等活动中,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明辨是非曲直,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案例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设计适宜的辩题,并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通过多种途径自行寻找相关资料,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知识开展课堂案例辩论。
例如:在《企业和经营者》中学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这一问题时,针对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枯燥的特点,我在课前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掌握课文知识体系,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本人的意愿自由组合成甲组、乙组、丙组和总结评分组,做好辩论准备。在课堂上,根据“企业经营者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这一论题,创设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让甲、乙、丙三方分别以“企业经营者应考虑国家利益”,“企业经营者应考虑企业利益”,“企业经营者应该考虑职工利益”为己见,针锋相对,自由辩论,不但使其对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如何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使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小组间的交锋对垒,激发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旧知识重新加工组合,形成新一层次的认识结构,从而达到学习体验自由与充分发展的目的。
3.角色体验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小节目,让学生或检验现实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扮演案例中不同角色,使其通过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学习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时,让学生临场扮演“西方八国首脑会晤”的小品等,就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学期结束前,我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你喜欢哪种上课形式?其中选择演小品的同学占学生总人数的82.9%。同学们是这样评价演小品的:“既让我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更让我们锻炼了能力。”
4.社会调查活动
实践出真知。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资料的分析,深入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思考、去顿悟、去感受。如从“五一”到“十一”旅游市场变化,看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发放消费券对2008年下半年南京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等社会调查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促进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关键因素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激励性评价。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运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主要应做好以下两点:
1.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为学生成功确定切合实际,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品尝成功的“滋味”,然后,再加大力度,让学生拾级而上,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分心,集中精力面对任何压力和挑战。
2.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学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1)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评价点。
(2)依据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3)依据教学情境确定评价策略。
具体而言,可分三种情况;
第一,依据教学对象,做到“生畏而扶、生怯而激、生馁而鼓”。
第二,依据教学过程,做到“遇疑而启、遇难而助、遇惑而解”。
第三,依据教学氛围,做到“遇冷而温、遇闷而扬、遇散而凝”。
情境—活动—体验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三个支撑点,是构成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正是在凸现问题的情境中,在构成自主学习交往的活动中,在成功的学习体验中,学生的个体才能发展,发现、创新的品格和能力才得以弘扬和提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新的课程理念与深刻内涵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研讨、探索与反思。只有来源于实践的理念才是鲜活的,扎根于实践的理念才是永恒的,持久的。我想,只要我们的政治教师认真学习,不断实践,自觉反思,新的课程理念必将会为我们所用,政治学科的功能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与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