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国经济前景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景论文,亚洲各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尽管总体上亚洲经济的未来是喜大于忧,但是就具体国家而言又各不相同。近日,《远东经济评论》对亚洲一些国家今年的经济前景作了较为具体的预测。
马来西亚
尽管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语中表现出对马来西亚今年的经济前景并不乐观,但是公众一致认为该国经济不会太糟。根据亚洲15个经济研究机构民意调查表明,今年马来西亚实际GDP增长将达到5.8%。虽然与去年的8.7%相差较大,可不会使人大吃一惊。根据预测,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而美国市场占据了马来西亚出口量的1/5,正是依赖出口推动才使该国能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迅速恢复。因此,美国经济走势对马来西亚经济影响巨大。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该国私人消费和投资不会出现锐减,政府的预算赤字也将被控制在安全的GNP6%的水平。同时,今年该国通胀率和失业率仍将处低位,经常帐目盈余预计可达50亿美元,使外汇储备可以稳定地保持至290亿美元左右,政府也有能力维持该国货币与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不可预见的政策变动、公司重组步伐较慢则是影响该国经济增长的变数。
韩国
今年韩国经济将呈下降趋势,这是不容置疑的。该国中央银行预计GDP增长率会从2000年的9.3%降至5.3%,而其它主要指标,比如出口增长亦呈下降。急剧下跌的出口额表明,经济增长比先前预料的更为困难。高企的石油价格和国内银行抽紧银根的做法始终使该国经济恢复处于阴影笼罩之中。由于美国经济走下坡路以及韩国高技术装船业呈下降趋势,今年韩国出口量负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但今年该国经常帐户上应仍有盈余,这得益于进口的迅速减少。据预计,今年出口增长将从去年的9%降到0%。为了改变这一悲观的前景,韩国希望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国内需求、增加消费支出来促进经济发展。但对韩国来讲也不全是坏消息。如果今年下半年作为该国主要出口商品的计算机零件的价格回升时,韩国经济也有望重振。
为了保持经济复苏势头,韩国政府必须采取更多的行为使投资者们认识到,它正把经营不善的公司列入债务重组计划。面对上半年的经济增长迅速下滑的趋势,该国于1月初宣布,今年国有的韩国发展银行将花上20万韩元(约57亿美元)用于支付到期的公司债券。这在萧条期会防止一系列的破产。
泰国
随着最近泰国新一届政府的就任,经济分析家们正就2001年泰国经济如何发展问题进行大胆预言。由于2000年该国出口增长20%,好于事先的预测,这大大推动了经济增长,许多分析家认为目前表现平平的国内消费支出水平能否迅速增长将对2001年该国经济增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000年泰国出口全部近700亿美元,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慢,今年预计出口增长率会降低约10%,毕竟对美国的出口占泰国全部出口的21%。正如泰国中央银行官员所言,保持低利率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刺激国内消费。目前,泰国的存款利息创下的最低纪录为平均3%,而贷款利率则在7.75%至8%之间。泰国政府也鼓励用低利率来帮助曾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重创的金融机构重组它们的债务。据JP摩根预计,在2000年高达840亿美元且占该国GDP56%的外债,今年会减至780亿美元。但据预计,今年泰国的外汇储备会超过300亿美元。
印度尼西亚
尽管在2000年曾作出过承诺,但是印度尼西亚经济的恢复似乎在2001年将会逐渐减慢。该国CDP增长率可能是4%,低于2000年预计的4.5%,且远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增长率。该国国内政局的不稳定和对法律、规则能否保持独立性等不定因素继续使投资者们望而却步。据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在2000年有大约50亿美元的资本流出了印度尼西亚。同时,世界石油价格又将走低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减速会对该国出口造成障碍,而出口恰恰又是该国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通货膨胀和占GDP110%的巨额公债数额使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受到了限制。因此采取类似降低利率这样的放松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分析家们认为,印度尼西亚最近关于通过限制离岸交易来保护本国货币的设想并不足以阻止本国货币下跌的步伐。
菲律宾
菲律宾总统更替的戏剧性场面,多少给菲律宾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在新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之前,它必须设法对付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政治不稳定及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带来的影响等难题。尽管新政府支持进行一系列改革是国外投资者想看到的一幕,但是外国基金可能会等到该国出现具体的改革措施后才会重返菲律宾。新政府承认,要增加税收收入并减少去年高达1361亿比索(约28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至少需要2年时间。从乐观角度看,埃斯特拉达的离职减轻了比索的压力,这使中央银行可以放松利率,增加银行贷款量并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
越南
经济学家们希望越南的政策制订者们加速改革步伐以激励该国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发展,他们预测今年初该国会有稳定的经济增长。今年的GDP可能会从2000年6.1%上升到6.4%,但是这与政府计划的7.8%-8%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有经济学家分析指出,“随着越南国内需求受贷款增加的刺激而不断增加,越南经济有上升之势。”虽然公共债务占该国GDP的45%,但这并不是大问题。出口可望在2001年增长13.1%,特别是纺织品、海产品等。尽管美国与越南签订的贸易协议给越南带来的好处何时兑现还不甚明了,但美国国会有望在今年年中批准该项协议。分析家们认为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国内的农民受益匪浅。一位外国银行家认为,“像水稻、咖啡这类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弥补因原油出口量减少造成的损失。”然而,越南进口额预计今年会猛增18.6%,这会使越南出现1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根据德意志银行分析家的报告,该国于2000年末批准的一项价格15亿美元的天然气项目,将有助于增加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该银行预测,2001年越南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0至15亿美元的目标是现实的并能达到。在国内方面,旨在减少开办国内私人公司的繁杂程序的《新公司法》将对新企业创建数的增加及带来的就业人数的增加起到重要作用。该国政府计划在2001年增加14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印度
纵观今年印度的经济,好比一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从乐观角度看是“半满”,因为该国GDP增长预计在6%,按许多标准来衡量属于健康发展。相反地,从悲观角度来看则是“半空”,毕竟印度有能力取得比这好得多的成绩。印度政府则持上述第二种态度,它希望今年增长率达到8%-9%,而预计2001年印度经济萎靡不振。因此这一增长目标似乎是在打如意算盘。从去年遗留下来的两个大问题是农业的歉收和工业的低迷增长。据该国一家研究机构的预测,由于石油价格上升,去年12月份通货膨胀达到了8%。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经济学家不再期盼会出现任何奇迹。他们预测,在2001年3月底,GDP增长率会达到6.1%左右。这比1999年和2000年同期都要低。2002年3月底GDP可望上升至6.6%。今年4月份,为了遵守WTO规则,印度将取消一系列进口限制条款,这对印度受保护的制造商无疑是一次打击。毫无疑问,政府将增加开支推动经济增长。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正处于力争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份所规定指标的奋斗时期。当时,IMF给予该国5.96亿美元备用贷款。这是自1999年5月后IMF的首次贷款且被看作是国际组织支持该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贷款条件,巴基斯坦必须在2001年6月底前把它的预算赤字从去年的6.4%减至5.2%。同时它还必须在2002年6月前将外汇储备从现在11亿美元增至17.4亿美元,并增加30%的开支以减轻贫困化。去年7月至12月期间该国贸易赤字达9.38亿美元,比1999年同期增加22%,该国政府计划在今年6月底前将贸易赤字减少至8亿美元。虽然巴基斯坦可望偿还380亿美元的外债,但国内经济仍处于衰退之中。由于石油价格在过去12个月中上涨了40%,使该国物价上涨5%,因此,该国经济在今年不会出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