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新课程标准向初中语文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与状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把握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与精神,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各种创新方法和创新策略,以全面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展现语文的魅力与价值。
一、提炼教材问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通常是基础知识的载体,问题的设置和提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环节。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提炼教材问题作为课程改革下一种科学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应依据教材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以及学生认知结构来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保证问题的启发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其次,教师需要确定适当时机来进行提问,以创设具体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启迪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学生们对课文的进行朗读,研读细节,梳理课文的结构,待学生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知后,笔者再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探究。问题如下:课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主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情?在课文中描写作者疾病的段落中,作者对待病态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面对笔者提出来问题,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随后,笔者再对学生们的成果进行检验,了解学生们的掌握情况。通过提炼教材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讨论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可以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统一性的授课形式,依据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与分工,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引导学生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学生间的思维互补、相互启发和互帮互助,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台阶》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的情节非常容易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结合课文特点,笔者为学生们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本次活动由笔者亲自分组,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更愿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所以,在小组划分好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交流的时间,为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探究机会。另外,在小组成员讨论结束后,笔者会安排各小组依次回答的时间,回答结束后,笔者再对学生们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价。所以,笔者通过创设讨论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合设备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各种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够让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的内容与本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革新以往语言讲解和黑板板书的教学手段,尝试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将语文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短片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营造出形象、直观和动态化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参与,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例如,在教授《三峡》这篇课文时,课文主要围绕三峡的风景展开的教学,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现代教学设备。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有关三峡的风景图片,利用直观图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朗读课文,进一步分析课文内容。所以,笔者通过结合设备教学,有效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必须要做出改变、进行创新,才能够实现实现教学的任务与目标,展现出学科的魅力与价值。所以,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跳出传统观念和模式的误区,通过提炼教材问题、创设讨论情境和结合设备教学等策略的运用,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变与革新,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感受,进而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文辉.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53.
[2]梁红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7-168.
论文作者:刘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