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教育论文,年度报告论文,热点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5 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年,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这一年里,教育理论创新的力度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科研的新成果不断涌现。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 年10 月10 日,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交流暨德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习生活各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而完整地回答了“教育之道”,表达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价值立场,[1]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新常态,[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理论引领、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入手。[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优秀德育教材的开发、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德育话语体系的合理转换及德育方式的多元创新。有学者指出,核心价值观只有经过合理的路径选择与恰当的过程环节,才能真正“进教材”。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要掌握三种逻辑即知识逻辑、生活逻辑和教育逻辑,打通三个世界即符号世界、意义世界和生活世界,[4]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作风建设全过程。要把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作为重要目标,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聚焦生活细节。[5] 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学者提出,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正面教育基础上,多联系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价值两难情境,引导他们自己进行价值澄清、价值推理和价值分析。加强对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使教师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和引领者。[6]教师应调整教育策略和方式,采取情感共鸣、生活叙事、分类分层等策略和方式,[7]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对于思考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有学者指出,要以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为根本,以社会关怀、家国情怀和人格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8]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宝贵道德教育资源,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链接包括加强课程建设,用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容;搭建多元平台,用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方法,用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重视师资培养,用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质。[9]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就是对蕴含在中华传统美德中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规范体系、实践模式等内容进行创造性转换、重组和改造。[10]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泉源。[11]学者们对一些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进行了挖掘,譬如以传统美德中的感恩教育、孝道教育、自强教育、责任教育等为突破口,开拓了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思路。[12] (三)应对信息化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标志着信息时代的版本升级,给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社会道德观念,进而给学校道德教育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学者指出,信息化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更为现代化的技术平台和互动空间,使德育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更为便利,信息更为流畅,促进了平等、对话与交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有利于学校德育的完善与进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海量化、信息表达的碎片化、信息接纳的受控化是其主要特征,[13]这些对于德育主体的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要抓住契机,提升道德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14] 有学者指出,面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学校德育带来挑战与机遇,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信息优势,搭建完善的“互联网+德育”平台,将“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凸现“自律”,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感、诚信品质和道德认知能力,加强“互联网+”的监管控体系建设,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信息素养是当务之急。[15]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道德教育,要在确立我国核心文化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重建国家伦理文化传统,提升我国道德文化自觉,以多元文化背景为参照,凝炼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观。[16]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教育发展 2015年2月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学习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指示批示要求,安排部署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如何因应“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教育使命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教育是“五通”特别是“民心相通”的基础。教育不仅与“五通”方向和要求相一致,而且一定会优先发展,一定会先行。[17]有学者指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教育承担着独特的使命。教育主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通过加强民族理解和文化理解教育,力促民心互通,努力提供智力支持,贡献宝贵智慧。[18]“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教育科学研究以特殊的职责。有学者认为,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规划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做好与“一带一路”战略相适应的教育政策规划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和政策研究的智库作用。[19]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比较教育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责任。有学者认为,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开展周边国家教育的研究,并在国别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分区域的比较,尤其是需要重视文化研究。[20]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教育改革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要积极对接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也要我国的教育对内“把脉”,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有学者认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对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薄弱学科专业的建设,从而做强中国高等教育。[21] 在人才培养上,有学者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启动实施,亟须加大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国际贸易人才、小语种人才以及高科技人才等专门配套人才的培养。[22]有学者提出,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大批熟悉、了解沿线国家与地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应从更高的层次上考虑人才培养问题,利用高校的优势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3]对此,高等院校应提升对国家战略的责任感和敏感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国际意识与能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作,支持和鼓励学生到海外学习、实习和实践,实现“ 一带一路”人才的立体化培养。同时,应加强高校与产业界合作,协同制定人才规格标准、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此外,还应从人才培养全流程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24] (三)“一带一路”战略与教育开放 “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尤其是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在教育开放的举措上,有学者认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加强沿线国家高校间的合作,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问题,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问题的研究,提升我国参与国际教育治理的能力。[25]有学者提出,应促进现有国际教育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充分利用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国际组织和机制中相应的教育分支部门,定期召开教育部长会议,开展多种多边教育合作。[26] 有学者提出,通过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提升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水平,诸如与沿线国家共同推出“一带一路”政府奖学金,共同实施“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共同推进特色领域合作办学,共同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合作开展对外劳务培训和工程项目当地技工培训,合作共同推动汉语普及,等等。[27]同时,应与周边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区域职业教育资格等级参照标准,促进职业教育资格相互承认,为区域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扫清体制机制障碍。[28]其中,留学是最重要的发力点,“一带一路”建设所涵盖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实现人才培养、储备和支撑,应通过运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人才以及积极吸引沿线有关国家人才来华学习的有机结合,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人才基础。[29] 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2015年6月23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提升理论自觉,突出主攻方向,强化问题导向,更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教育现实问题,教育理论界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一)开展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精神。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际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中实现重大理论突破。立足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直面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经验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凝聚共识,致力创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使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和责任。[3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直接促进了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进程,而且提供了科学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我们需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汲取世界先进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的滋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体系建构。[3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话语体系,需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最为关键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中国现阶段的教育实践相结合。[32]马克思经典论述中蕴含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应深刻发掘的宝贵财富。 2015年10月10—11日,东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第一届批判教育学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芬兰、希腊、墨西哥的学者与我国相关研究者共同就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教育现实问题与思考方式进行了理论探讨,推动了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二)深化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的理解 马克思揭示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有学者认为,理解马克思教育思想,必须从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条件和阶级状况出发。[33]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以人的实践取代概念的抽象,从而引领后形而上学的思维变革。马克思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超越传统形而上学认识方式的基础上,从实践中人的存在规定出发,回归到人的“理性具体”之中。基于这种后形而上学的认识方式,透过教育中的人作为属人世界的悖论式存在,可以看到,马克思教育思想不是抽象的宏大叙事,而是真正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论自觉。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的认识,必须以实践中人存在的一般规定作为开启理解的钥匙。关注教育中人的意义与文化、教育过程推崇建构性对话,这一系列悄然发生于教育生活中的变化已日益成为主流。从马克思教育思想所描绘的由人的异化走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我们能够找到关于教育在存在论上更为深刻的解释与更为合理的行为选择。[34] 结合课程教材改革的实践,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在我国不同版本高中哲学教科书中的转变,表明这些核心概念正朝着可接受性、类生活性、逻辑性以及开放性的趋向展开表述,教科书对概念阐释方式转变的背后正是教育理念和思想方式的转变,从中可以透视出当代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的认识方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35] (三)深入探讨教育公正问题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出发,对教育公正问题进行了探讨。马克思提出现实中的社会是商讨正义问题的真实前提,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才是正义的价值尺度。马克思正义理论为我们阐释教育正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这对当前理解教育正义,确立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教育正义的依据,进而对指导中国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教育正义的发展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正义的发展前提是制度变革,教育正义的发展原则是人的发展,教育正义的发展特色是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重读马克思正义理论,目的是准确把握马克思处理正义问题的思想方式,并以这种思想方式指导我们对教育正义的阐释,它要求我们立足现实社会理解教育正义,坚持教育正义的历史性原则,确立人的自由发展目标是评判教育正义的依据,并以此作为建构教育制度的价值追求,展现马克思正义理论对指导中国教育改革的当代价值。[36] 四、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决定从2016 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体制机制突破。城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显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并积极促进新型城傎化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城镇化与教育制度创新 新型城镇化要求重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积极应对城镇化对教育的特殊要求。“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有学者分析指出,教育在目标上要强调促进人的城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造就现代人,增进人的现代性,培养合格公民;通过教育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城镇生活的能力和民主参与能力,增强城镇居民的包容性素养,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和城镇人口的社会融合;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在于经济结构的变化,教育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培养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需要社会制度创新与支持,教育制度需要同这些制度一起协同改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须提升政府的统筹规划力度和行政管理能力,加强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的民主参与;深化户籍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学籍与户籍脱钩,建立包容性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育投入制度,建立健全包括教育在内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由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共同参与,合理分担公共成本,让他们在除义务教育之外,在流入地有同等进入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37] (二)城镇化与乡村教育发展 有学者指出,在城镇化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教育政策的目标需要在农村教育逐步萎缩的动态过程中保证其公平、有质量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越快,越要发挥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托底作用,有效避免农村发展和农村教育的“空心化”,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而不是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城镇化。[38]有学者指出,破解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本之道是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在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构城乡教育在经费保障、师资配置、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同等保障机制,并基于历史欠账多寡重点向农村倾斜的补偿机制,同时激发农村校长、教师自主办学的热情,进而使农村教育获得快速发展。[39]还有学者指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教师是乡村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决定着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及乡村儿童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乡村教师遭遇地域、文化、身份和心理等方面的挑战和困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加大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状态;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形成价值引领,目标推动,条件保障,专业培训,评价反馈机制;实施文化引领,树立乡村教师的文化形象,发挥乡村教师作为文化重建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入新有文化元素,尤其是现代信息文明,增进乡村教师的学校归属感和专业幸福感。[40] (三)城镇化与教育布局调整 当前,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面临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外来学龄人口涌入和生育政策调整的三重挑战,就学需求与学位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学校生源不断膨胀,班级规模不断扩大,农村“ 小规模学校”、“ 微型班级”大量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势在必行。有学者指出,面向未来,应根据城镇人口趋势,做好城镇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学校建设用地规模,加快城市核心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城乡结合部和新城新区延伸覆盖,使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均衡;调整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加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心校建设的同时,重点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大力增进中小城市的教育吸引力,在数量和质量上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布局引导。[41] 城镇空间结构的变化、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流动、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给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带来挑战。有学者指出,城镇学校布局调整在价值目标上应具有科学化和人本化价值观照,在教育效用上要有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学生的就学成本。在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客观评估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的承载力,实时监测、预测学龄人口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42] 五、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固本强基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5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研制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 月10 日,教育部召开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座谈会,进一步提出加快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新举措,引起教育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一)核心素养的框架和内涵 “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归根到底是要探究“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43]从根本上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学生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44]有学者认为学生核心素养总框架的建构应包括社会参与(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视野)、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和文化修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技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三个领域十二项核心素养指标。“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和最上层的“学科思维指向”进行把握。[45] (二)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新标杆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发展的有机统一。在这里,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学生核心素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研究者认为,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有学者指出,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应该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46]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4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为人民服务和社会贡献的本领,为个人的终身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这应成为新时期学生成才成人的新标准,学生成长发展的新标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需要完成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互联网时代,只有掌握了各门学科的学科思维,才能达到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有学者提出,应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推进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向个体核心素养培育的转换。[48] (三)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新生长点 目前,教育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如何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核心素养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需要重新反思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并使之具体化和提高可操作性。在学生核心素养遴选过程中,同样需要将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作为基准。有研究认为,核心素养的遴选应注重一贯性、发展性与时代性,以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等为重点。 教育以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课程体系与核心素养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49]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只有建构起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有学者强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程度,同时也需要逐步树立心理健康服务理念,[50]以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无论是对学科思维的强调,还是对个性化教育、综合素质的强调,在本质上都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由“知识教育”向“人的教育”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以跳出单一学科或单一情境的限制,而要进行适应社会的跨学科、跨情境的教育为出发点的,教育的关注点从育才变为了育人。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生长点。 六、“互联网+”引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教育领域拓展的重要举措。“互联网+”将会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变革空间和更多的应用场景,由此引发教育领域的广泛讨论。 (一)“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遵循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从底层重构或改造这些传统行业,从而促进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51]可见,“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传统教学活动的在线化、数据化,是教育网络化和教育信息化融合的升级版,并与教育的诸要素进行全面融合。[52]只有“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随时被调用和挖掘。教育教学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其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53]“互联网+教育”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应该是理念、思维和教学模式上的“+”,其中,推动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创新是其重要内容。“互联网+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底层重构,从应用形态上看,有“互联网+教育管理”、“互联网+教学”等。 (二)智慧教育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教育是多种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学者指出,智慧教育是一个具有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和生态化等特征的新型教育形态。[54]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智慧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其教育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要结合国情大力实施科教融合与协同创新。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学者指出,智慧教育发展的愿景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尊重每位学习者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要,创建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推动信息时代的教与学变革,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与智慧发展。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是实现智慧教育的两大基石。用无所不在的计算和无所不在的数据,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教育相关因素的定位及作用,是我们要具备的新的思考方式。[55]另外,“互联网+”为教育提供及时、丰富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现实,“互联网+校园”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需要新的技术形态、数据形态、组织形态与关系形态,从而实现对传统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塑。[56] (三)“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变革 教学模式是指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间相互关系和功能的简约表达,是对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系统概括。“互联网+教育”追求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实现学习者个性化的知识建构,探索“互联网+”在教学中应用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并结合各学科自身特点,构建符合学科、学生特点的开放式、智能化教学模式。[57]有学者指出,建设智慧教室和智慧校园,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学改革,创造了非常理想的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去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根本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既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根本举措,又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58] 七、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5 月4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6 月2 日,教育部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开展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与有效模式的新探讨。 (一)探索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众创时代”,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培育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高校扩大就业,是高校综合改革的迫切要求。因此,需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创业的主体需实现从“小众”到“大众”,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文化教育的融和;创业教育机制需实现从分类组织到开发协同。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亟须实现三大转型,即由提高就业率向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转型,由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向有机融合转型,由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转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探索系列可资借鉴的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为发展高校“众创空间”,构建递进、立体式结构创业教育新体系;培育高校“创业文化”,形成地域与校园文化互融互动的创业教育特色。[59]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应回归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专业化、一体化、科学化三方面的挑战,有学者提出应对挑战首先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应回归到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创业教育的新特征是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与实业教育相结合,与生涯教育相结合。高校创业教育要着重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国家框架、构建中国特色“原理、方法、史论和比较”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60]有学者提出创新创业要成为大学的文化和自觉。[61]有学者提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基本目标是“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努力实现面向全体与分层施教紧密结合、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密切衔接、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统筹兼顾,整体包括“通识型”、“嵌入型”、“专业型”和“职业型”四个层面的体系架构。[62]有学者认为社会创业应该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范式。要教育学生关注并立足于社会民生、识别有效的创业机会;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获得丰富的创业资源。[63]创客与教育的发展结合,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有学者提出众创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必须成为“众创时代”的中间力量。[64]在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方面,有学者提出创业体验学习的开展应注重构建创业型情境和实践共同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吻合。[65] (三)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高校创业教育不是高校内部封闭的孤立活动,应着力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创业生态体系。有学者提出构建创业生态体系需从三个视角出发,文化的视角即培育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系统的视角即以平台战略实现创业教育的综合集成,评估的视角即构建分类分层的成效评价体系。[66]高校的创业教育置身于社会创业教育体系之中,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又嵌套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受到社会生态系统的制约。有学者提出,高校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弱势”,亟需生态位回归,即在教育内容上,将“自由拓展”与“嵌入集群”有机对接;在教育形式上,将“重点依托”与“多元建构”并行发展;在教育环境上,“校内小生境”与“校外大系统”互动互联。[67]有学者深入研究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提出应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大学生融资渠道,完善校企创业合作机制,改善大学生创业生态。[68] 八、系统谋划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如何理解和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内涵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对此学界存有多种观点。从综合实力看,有人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具备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和学科水平很高、学术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学生素质一流、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69]从构成要素看,有学者强调,高水平大学建设,应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的建设,改变重“物”不重“人”的建设导向。[70]从国际化和本土化关系看,有学者指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仅仅追求世界排名,更应该植根于中国国情。大学本源、教育规律、人民满意,这既是现在衡量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距离的三把“标尺”,也是未来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所应遵循的三把“戒尺”。[71]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物质基础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大学对文明的传播、对人类和科技发展的贡献;发现与研究固然是大学的核心任务,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理解力、独立做出重大判断的能力、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毕业生更是大学的使命。 (二)世界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元素,是知识创新的源头,是学校发展的龙头,集中反映了大学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的实力。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核心,也是构筑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大学建设的永恒主题。[72]一流的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促进知识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地,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73]在这一点上,学者普遍认为,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流学科的建设不是一所学校所有的学科都跻身为世界一流,但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批学科是世界一流水平。一流学科的建设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能只看西方的标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有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学术自信和我们大学的自信,[74]要在基础研究领域能给世界知识宝库贡献原创性成果,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淹没。[75] (三)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改革、由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是根本。就大学建设的理念而言,有学者认为,大学的发展和建设,都有自身内在的逻辑,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除了要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以外,还要有中国自己的特色。[76]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可千校一面,搞成一个模式。不同的学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结合各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建设多元化的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有学者强调教学水平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性,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来提高教学水平使高校和学科达到一流水平。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应明确学科定位,统筹考虑学科布局,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注重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优势,在强势学科的选择上呈现出“你无我有,你有我精”的差异化策略。[77]大学的科研水平是大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欠缺国际认可的高水平优秀科研成果是造成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科研水平也是建设一流大学、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就大学建设的动力而言,有学者认为,动态评估、分类推进等系列新举措,将极大地激活高校改革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有利于突破高校已有的“身份”限制,鼓励公平竞争,更好地以作为求地位。[78] 九、高考改革的多维审视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15 年起自主招生各项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录取批次改革试点等也开始陆续推行。教育学界及社会对高考改革的关注度显著上升。 (一)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 有学者认为,新高考改革可以说是一次兼顾公平与科学的高考改革,公平与科学是其两翼,二者缺一不可。[79]高考改革是一项牵涉多方利益且范畴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考综合改革涉及招考政策、科目设置、考试方法、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多范畴系统,每一项改革都可能影响到公平性,要化解高考改革公平风险,需要以制度保障公平,以效率提升公平,以公开促进公平,以监督维护公平。[80]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将实现从“独木桥”式的单一通道转向多种升学通道,从高考一种选择和导向变为多种选择和导向,从唯分数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多维的综合评价。有学者认为,这些转变给学校提供了创造多种办学特色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也为缓解高考对基础教育“指挥棒”的压力提供了机遇。[81] (二)高考改革与教育治理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有学者认为,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82]有学者认为,在重启教育改革的关键期,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势推动着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第一,聚焦成长成才,树立适合的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突出能力内涵,尊重学生个性。第二,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带动课程体系优化。具体表现为更新育人观念,完善课程标准;服务全面发展,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综合评价,深化课程内容。第三,定向精准发力,确保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坚持考试的公益性、普惠性,保障机会公平;推进信息透明,确保程序公开;坚持依法治教,确保结果公正。第四,多方协同治理,培育教育改革新动力。加强综合治理,集成合力效应;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83]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高校承担更多的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学者为此指出,高校在新的高考改革中应真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承担起高校在新生选拔方面本应承担的主体责任;逐步实行招、考分离,恢复高校在新生录取制度中的责任主体地位。高校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选考科目的选择工作,具有自主考试权的高校,应进一步提升自主考试的科学性,力争用较短时间推出一批符合本校招生专业特色,有利于选拔适宜新生的考试、考察方式。同时,要在甄别虚假信息和惩治作假行为方面有新突破。[84] (三)高考改革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有学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一考定终身”的考试竞争局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扩大学生的选择权。[85]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高中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从专注“层次选拔”向优化“个性选择”的转型,教育方式上实现从过度关注“育分”向全面关心“育人”转变,教育目的上实现从注重“学科成绩”向促进“学生成长”的转化。[86]有学者指出,要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化设计。要实施制度激励,建立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配套的评价制度;寻求制度路径突破;完善制度设计,站在公平和长远发展的立场上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长期和短期效益进行考量。[87]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加强对学生选择高考科目的指导;加快构建多样化、可选择的高中教育新常态;探索实施新高考后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88] 高考改革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改革项目之间存在彼此关联甚至互相约束的问题,只有从全局把握正确的高考改革理念与方向,合理兼顾高考内部与外部的复杂关系,科学规划高考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制度设计,并采取务实的改革策略,才能切实有效、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89] 十、教育智库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 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1 月21 日,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所)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要求教科院所明确和坚定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教育智库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等成为这一年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一)确立教育智库的新使命、新定位 当前,加快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建设新型教育智库,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把握新阶段、新方向,确立新使命、新定位,体现新内容、新手段。学者指出,教育智库是一般智库的特殊化,新型教育智库是以教育战略问题和教育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教育研究咨询机构。[90]新型教育智库要能为国家教育战略决策提供专业性、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为提高决策部门的综合研判和顶层谋划能力,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智力支持。新型教育智库的本质决定了其服务决策的核心功能,新型教育智库应体现出强烈的国家使命、客观的研究立场、专业的精神品质和开放的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主要特征。[91] 基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力量以及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和阶段性,有学者指出,现阶段中国特色教育智库应该有启蒙性质的公民意识,营造和建立体现教育终极目标的人文关怀。教育智库的真正作用既体现在政府对研究成果的采纳,还体现在如何影响社会、推动公民参与治理。[92]它既要反映国外智库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特点,更要将自身使命与国家教育战略决策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93] (二)理论是智库遵循教育规律的保证 教育智库要想更好地服务国家决策,必须具有理论性,是名副其实的思想库,理论是智库能够遵循教育规律的保证。有学者指出,新型教育智库的产品服务,一要可靠,二要有用,三要采用适当的呈现方式。[94]新型教育智库必须广集众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专家、政府和民间各方集体智慧,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好政策研究、决策咨询、问题研究、大数据分析、教育成就评价。[95]要聚焦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教育决策及其实施的基本面、宏观走势、环境背景、战略方向,开展持续而深入的研究。要很好地了解、把握、熟悉不同的话语特征,对问题及成因作出客观冷静的判断,而且能够善用不同话语,进行有效表达和传播。[96]教育政策的研究,不仅在于直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而且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头脑和思想观念,进而间接地影响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在话语模式上创造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和概念。[97] 成果的传播与推广也是智库建设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不仅要努力拿出战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和客观性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努力推动成果转化和落实,千方百计地让智库的“谋划”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让智库的“方案”转化成实际行动,让智库的“言论”转化为社会共识。[98] (三)新型教育智库建设需要新视野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善于把握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发展、新变化。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建立教育科研信息共享和交流网络,加强教科研院所的沟通,通过合作研究、人员培训、挂职锻炼、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数据库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推动相互之间纵向和横向联系。要搭建平台,凝心聚力,把已经初步形成特色品牌的平台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层次和影响力;要把新建的平台做实做好,充分有效发挥作用。地方科研部门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增强工作合力,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99] 现代社会中的新型智库生长和发展,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在研究队伍的建设上,学者指出,要注重打造一支秉持学术原则、坚持客观立场、具有问题意识和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专业性的一流研究团队。研究人员要从注重学历转向注重阅历和实践经验。研究内容要从注重学术理论问题研究向聚焦重大理论、政策和现实问题转变。研究成果的转化要注重时效性,研究成果的运用要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100] 在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上,要坚持突出功能定位、突出机构特点、突出工作重点、突出自主品牌和突出人才优势,用这“五个突出”来彰显教科院所的鲜明特色。[101]建好新型教育智库,关键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学者们提出,在运行机制上,要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课题选题机制、科研组织机制、成果审核机制、激励导向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数据支撑机制、成果孵化与形成机制,[102]逐步实现科研重心、科研方式、科研组织形式的转变。标签:教育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教育热点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