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交通工程基础建设,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也随着物联网络互联互通的普及应用,不断提升物流效率,有效的降低了物流成本,因此人们对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沥青路面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本文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梳理和剖析,为以后沥青路面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根据现场施工检测与原材料试验资料分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在施工时,当受原材料自身质量、沥青混合料配比以及生产摊铺温度出现质量问题时,将导致沥青路面后期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例如路面出现泛油、磨光、网裂、拥包、车辙、坑槽等病害。因此,严格执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重视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准备
1.1沥青路面的施工准备。沥青路面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其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举措。首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项目,包括原材料(沥青、矿粉、集料等)、公路路面基层、路基进行检查与验收,保证各分项工程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还要对施工方案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审批。其次,采取机械化施工作业时,必须组织开展试验路段试铺首件作业,保证机械设备选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对所选用或配置的机械设备(包括运输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楼、沥青撒料设备、压路机以及摊铺机等)进行检修,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稳定,避免因机械设备缺陷造成质量问题。最后,加强对路面高程测量、平面线型控制和基层裂缝处理等现场管理,注重施工方案“落地”的严肃性,加强沥青路面面层摊铺厚度控制的准确性;
1.2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使用之前,需对原材料物理与化学等指标进行全面检测与试验,保证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符合设计要求,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冻融劈裂强度等指标达到规范规定。必须满足沥青路面较高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通过调整级配的合理性,使表面有良好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耐磨、不透水。
1.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对沥青温度、混合料搅拌温度与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项配比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应确保集料温度比沥青温度高出10~20℃;依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与施工方案,选用十五吨可自卸汽车进行混合料运输,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1.4沥青路面的摊铺。在沥青路面进行摊铺施工时,应遵循“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留;”的原则,将摊铺速度控制在2~6m/min以内。采用自动找平:下面层钢丝绳、上面层平衡梁或滑靴。
1.5沥青路面的碾压。在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施工时,碾压温度:依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试压后确定;因此,在此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压路机,在控制好各环节温度的基础上进行碾压操作,①碾压基本原则: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其碾压次数、碾压速度需酌情处理。②压路机钢轮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接缝处理。①错缝距离 :纵缝:150mm;横缝:1m;②施工工艺:3m直尺检查平整度→切除厚度不足部分→清除切割泥水→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横向碾压→纵向碾压 。
1.7养护。在碾压施工完成后,必须将路面温度降低到50℃以下时方可开放交通,可采用洒水降温进行养护处理,用以提升路面整体质量。
2、有效控制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策略
2.1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在沥青路面正式施工中,施工材料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其性能、规格、型号等是否适合设计标准与施工需求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优劣。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充分重视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并做好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检查、验收、试验与保存等工作,从而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做好准备。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施工原料有:集料、石屑、砂、矿粉、沥青等。在确保施工材料质量能满足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应努力降低采购与存储成本,优化其性价比。针对那些关键的、性能极易改变的原料,应做好送检与试验工作,以确保其性能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仓管人员还应依据各种原材料的性能,做好分类保存,切勿出现各种性能不一的材料杂放在一起而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
2.2做好施工设备机械检查工作。施工设备与机械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性能的先进性、稳定性与施工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想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较为理想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摊铺设备、碾压设备、搅拌设备与运输设备的性能应进行重点检查,以确保这些设备的配件、零件都较为齐全,能以优良性能开展工作。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在操作设备与机械的同时,还应做好保养工作,对很多大型施工设备与机械来讲,及时而必要的保养可延长它们的使用年限,能确保机械性能一直处于最佳状态,最终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2.3做好混合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在制作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应做好各项抽样检查工作。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对混合料出场进行有效控制的措施涵盖以下几点:①科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集料级配与油石比的准确性等工艺参数。例如,对沥青拌合楼的计量系统自身的稳定性进行科学控制,以保证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均匀性,还应确保设定温度一直处于恒定状态。②提高检测频率,如果发现沥青含量有较大变化时,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处理异常情况,从而确保混合料满足设计需求的性能,最终使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都能显著提升。
3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体系中的重点组成部分,人们对公路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创新,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升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代江伟.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6(16)
论文作者:张书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沥青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温度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性能论文; 压路机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