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类型的历时性研究_室内剧论文

中国电视剧类型的历时性研究_室内剧论文

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的历时性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电视剧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视剧类型研究既是电视剧理论研究的课题又是电视剧批评学的重要视角,因此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既要关照到理论文献,又要梳理和分析批评文章。对电视剧类型研究的梳理将同时有利于电视剧理论的发展和电视剧批评学的建立。

大量的电视剧批评文本和研究专著无论是从电视剧的审美特征、叙事模式的分析上,还是对电视剧受众的观赏心理、传媒经济的研究上都与电视剧类型的分层论述密切相关。很多学者即使未将电视剧的类型研究作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去论证,文章中也有很多关于类型研究的精辟论述,这些论述为电视剧的类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视角。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历时性段落分析入手。

一、类型研究的萌芽期(1980-1985)

我国早期的电视剧研究和批评文献仅仅是在文章里偶然论述类型问题,只是对电视剧进行初步的简单认定和划分,并且有简单的类型界定,但还不是专门论述电视剧类型的文章。

1980年,祖文忠和晓枫在《漫谈电视剧》①中阐释了电视剧的特点,并从篇幅的长短和结构的某些形式划分,将电视剧划分为“单本剧”、“戏剧集”、“连续剧”,并且简单论述了这三类电视剧的特点1.单本剧,这种形式最为常见。一部电视剧,介绍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一次播完;2.戏剧集,这类电视剧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同一人物贯串各集,但每部电视剧的情节各自独立,没有连续性;另一种是以作家为单位,把各单本戏集合成为某作家戏剧集;3.连续剧,也叫系列片或连台本戏,要求聚之成部散之成集。它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连贯的,每集独立成章,又集集相扣,首尾呼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目前能够检索到的中国大陆最早的包含类型论述的文章。

1983年,王维超的著作《电视剧初探》②的出版成为中国电视剧研究的第一本专著。这本书在第一章《历史的回顾》中阐释了“直播电视剧”和“录像播出电视剧”的不同,并且在第三章依据篇幅和长度的不同,提出了“长篇连续剧”、“电视小品”和“单元剧”的概念。即,第一部电视剧研究著作的出现就讨论到电视剧的类型问题。

从文献检索看,这一时期并没有专门讨论类型问题的文章和著作,似上述的偶然论述类型问题的文献也屈指可数,但是从文章的题目看,电视剧的题材类型意识已初见端倪。如林文山的《从电视剧〈武松〉谈到古典文学名著的搬上屏幕》③,曲六乙的《改编古典名著的古为今用问题——在青岛电视剧座谈会上的发言》④等,都是由具体电视剧《武松》出发,讨论如何做到尊重原著的问题,尽管实质内容没有太多类型研究划分的出现,但这一时期古典名著和舞台剧改编学术交流会的出现,特别是以《武松》为代表的各种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恰恰说明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电视剧的题材类型问题并且不自觉地运用到学术研究中去,对后来电视剧类型研究多从题材入手的研究范式具有启发意义。

这一阶段的类型研究与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创作一样处于尝试阶段,这一时期即使具有成熟的电视剧类型理论体系和研究分析能力,数量有限的电视剧作品也无法为类型研究提供足够的文本支撑。上述文献的类型划分是电视剧类型研究早期的划分形式,是面对有限的电视剧形态做出的自发分类,并没有艺术类型学的体系性和理论自觉。但它是后来电视剧批评文本类型研究的学术前导。

二、类型研究的发展期(1986-2007)

这一时期电视剧的类型研究虽然还未达到典范的类型学研究程度,但已经就某一层面对某一类型电视剧进行了较明确的分析和批评。到了后期,甚至已经有学者开始意识到用类型学方式对电视剧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论述,体系虽未完全成熟,却已经成型。从中国知网CNKI的搜索结果来看,这一时期明确进行类型研究的文章就有五十余篇,这对后来的电视剧类型研究提供了较充分的文献基础。

1986年,冯铁山在《现代传播》上发表了《试论古典题材电视剧的创作》⑤一文,该文章就古典题材电视剧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划分,这篇文章标志着电视剧类型研究的发展期的到来。在文章中作者对古典题材电视剧的类别及其社会意义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对古典题材电视剧给出了自己的定义:“顾名思义,就是反映古代生活的电视剧。”文章将古典题材电视剧进一步划分为:历史正剧、历史传奇剧和神话传奇剧。在历史传奇剧中,作者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历史故事的电视剧,一类是古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除此之外,作者还就当前的古典题材电视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倡忠于原著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史实和虚构的关系。

这一时期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对类型电视剧的关注多从一种电视剧的类型开始,划分虽然五花八门,但多从题材上直接进行了认定,而没有像文学研究那样预设严格的划分体系和逻辑标准。文章的论述往往是开篇就直奔主题,有的文章甚至没有定义的阐释。但是文章的内容却已经在进行电视剧的类型上的特性分析。此后,就某一类型研究电视剧的批评文献大量出现。进一步区分又可分为两个具体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发阶段(1986-1998),除了以上提到的较早文献以外,80年代末期许多学者开始就某一类型电视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对“戏曲电视剧”、“改革题材电视剧”、“儿童剧”、“家庭剧”、“小说改编剧”、“军事题材电视剧”等的关注。较早期研究文献如:高鑫的《电视剧观念的变化与演递》⑥将电视剧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在五个阶段的论述中,高鑫不仅讨论了电视剧的概念,而且讨论了“直播电视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的概念以及这三种形态的历时性演变。

李光一在《家庭剧是电视剧中的重要类型》⑦一文中,明确探讨了家庭剧的类型特征并将其认定为重要类型,李光一对家庭剧做了类型上的认定:“在我国,这种本轻利重,便于摄制的家庭剧首先成为我国电视剧艺术起步时的一个主要类型。这也是经济相对落后,电影业相对不发达国家,电视剧艺术发展的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从电视剧的全部艺术类型分析,家庭剧是最能体现和最能符合电视剧艺术规律的一种类型。”

春霖的《纪实性电视剧》⑧一文中,作者给出了纪实性电视剧的明确定义:“电视剧的一种风格样式。它以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或认识价值的真人真事为素材,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使之既有电视剧的某些艺术特征,又保持事物的本来面貌……以准确地再现生活中确曾存在或发生过的人和事,以无可批驳的真实性和逼真感去征服观众,感染观众作为最高美学追求。”作者又将纪实性电视剧进一步分为了几种具体类型:1.剧中主要人物用真实姓名,力求按照本来面貌真实再现的类型;2.表现真人真事为目的,次要情节虚构的类型;3.以历史人物或著名人物生平事迹为题材的传记性电视剧。

1987年,就电视剧理论建设而言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理论受到重视的一年,这一年2月,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在厦门举行。10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在四川乐山举办了“中国首届儿童电视剧研讨会”,此外,中宣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成立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对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进行规划和协调,这都说明我国的电视剧类型研究正在稳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有类型研究理论倾向的电视剧批评文献。电视剧的类型理论建设进一步发展。

1988年,宋家玲编著的《电视剧艺术论》⑨从观念篇、创作篇、观赏篇三编,较为全面地探讨了电视剧这门新兴艺术的艺术规律。在中编创作篇中讨论了电视剧创作的种类、样式和风格,作者以时间长短和容量大小为标准,把电视剧分为短剧类、单本剧类、长篇剧类;以题材为标准划分为历史剧、社会剧、战争剧、侦破剧、传记剧等;借用戏剧的分法,又将电视剧分为喜剧、悲剧、悲喜剧、正剧等。此书的类型划分在电视剧类型学上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1989年,壮春雨的著作《电视剧学通论》⑩在第五章“电视剧样式”中,作者用了三节内容分别以体裁样式、题材样式和风格样式三个标准对电视剧做了更为详尽的划分。他将电视剧的体裁样式划分为:电视单本剧、电视短剧、电视系列剧、电视戏剧集四类,将电视剧的题材样式划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古装剧、传记剧、传奇剧、战争剧、惊险剧、侦探剧、推理剧、武侠剧、暴力剧、色情剧、科普剧、体育剧、音乐剧、儿童剧16类,将电视剧的风格样式划分为悲剧、喜剧和悲喜剧三类。这样的类型划分虽无新意但更加细化,为后来的电视剧类型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90年代,电视剧《渴望》的热播带来了电视剧批评界对室内剧的热烈讨论。任远在《从〈渴望〉看室内剧创作》(11)一文中,将《渴望》的真正价值归纳为它的社会价值和它对中国电视剧生产制作方式革新的价值。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渴望》的拍摄模式,如多机拍摄、现场切换、同期录音,并深入探索了美工、摄像、灯光等环节的新形式为电视剧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探讨本身就是对室内剧程式化特征的总结。仲夏梦在《当前我国电视室内剧创作的几个问题》(12)一文中则探讨了室内剧创作中所应有的基本元素。作者认为室内剧创作需有流畅的故事、具备鲜明伦理特征的人物、生活化的台词、自然的表演等等,这些元素的归纳本身就打上了类型化的标签,而文章标题也已经对电视剧进行了类型上的认定。

这一时期我国的电视剧类型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并将类型研究的方法较多地运用到对电视剧的划分和研究中去,出现了一批有关戏曲电视剧、军事题材电视剧、小说改编电视剧、儿童剧、家庭剧、改革题材电视剧等的研究文章。这就说明,从题材上划分电视剧并且关注电视剧类型上的特点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论说现象。

第二阶段为自觉阶段(1999-2007),此阶段电视剧类型研究进入到了明朗期。

以陈晓春的《电视剧类型研究》(13)一文为标志,电视剧批评界已经开始从总体上专门探讨电视剧类型的特征,而不仅仅关心单一的类型特征,对某一类型的电视剧研究也探讨得更加深入。陈晓春首先在文中指出了电视剧的类型与分类的不同:“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譬如按电视剧长短可分为单本剧和连续剧,按题材可分为伦理剧、言情剧、武侠剧、警匪剧等等。然而这样分类有时却很困难,譬如有室内剧,就应该有室外剧;有喜剧,就应该有悲剧;有情景喜剧,就应该有非情景喜剧;有纪实电视剧,就应该有非纪实电视剧……我们所说的电视剧类型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它从分类中脱胎出来,并形成独特的表现形态和观赏趣味,电视剧类型一旦成形,便会从原有的分类中剥离开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陈晓春从“艺术片与商业片”,“单本剧、连续剧和系列剧”,“古装戏和现代戏”,“喜剧、轻喜剧和情景喜剧”,“伦理剧、言情剧、武侠剧、警匪剧、校园剧”,“室内剧”,“纪实电视剧”,“行业剧”共八个方面分别论述,并对电视剧类型进行了阐释性的定义和区分。这说明电视剧学术界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种类型的电视剧的探讨,而是开始从整体上把握电视剧的类型特征,类型研究逐渐走向清晰和明朗化阶段。此后,电视剧的类型研究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1999年,张凤铸在《中国电视文艺学》(14)一书中提出,由于所持标准、划分角度不一,电视剧有多种分类方法。一种分类法是依据题材的不同类别来划分的。这种方法由于范畴的不一致,很容易产生混乱。如,有人将电视剧分为历史剧、现代剧、传记剧、战争剧、爱情剧、儿童剧等。还有人将电视剧分为社会问题剧、情节剧、宣传剧等,也同样存在混乱。第二种分类方法,是按戏剧的分类方式,把电视剧分为电视喜剧、电视悲剧、电视正剧、电视悲喜剧等。第三种分类方法是从电视剧的创作出发,按不同的结构方式分为戏剧式电视剧、电影式电视剧、小说式电视剧、散文式电视剧等。

2001年,路春艳在《2000年国产电视剧类型评析》(15)一文中就2000年的都市言情剧、历史古装剧、军事题材剧、平民题材剧、刑侦反腐剧、青春偶像剧等六种类型电视剧的特点和风格做了逐一的论述,并分析每一个类型电视剧的利弊得失,进行了类型学意义上的电视剧批评。

2003年,吕乐平发表了《从流派到类型:国产电视剧的文化偏移》(16)一文,观点独到地指出了类型电视剧的弊端。作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制作出现了从流派到类型激变的轨迹。表面看,这是市场化带来的创作机制的转变,内里却隐含着文化结构的松动和偏移。类型剧本来可以构成电视剧制作的重要层面,但事实上它几乎成了许多电视剧创作的先导形式,其结果是对个性化、风格化的自发创作形成了挤压,新的电视剧流派难以形成”。

此阶段有的文章则从类型角度去深入研究某一类型的电视剧,或者进一步探讨某一类型电视剧的子类型,对电视剧类型做更深层次意义的类型学的划分。如秦颖的《从类型电视剧角度来看偶像剧》(17)和宗俊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历史剧的子类型探究》(18)均深入地探讨了电视剧的类型特征问题。

2005年,金丹元的著作《电视与审美——电视审美文化新论》(19)则将电视剧的类型研究与审美特征紧密联系起来:1.90年代后主旋律电视剧中的审美亮点。2.以家庭为题材的电视剧中呈现出的审美共性。3.历史剧、古装剧与审美文化。4.青春偶像剧——都市流行文化的白日梦。5.武侠电视剧的审美特征。6.我国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每部分论述都条理清晰,体系分明。这说明到了此阶段的后期,电视剧学术界已经开始从整体上把握类型的方向,虽然还未成熟,但是已经较为全面。

2006年,胡智锋、张国涛等著的《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20)一书,将初步成型的电视剧划分为四类:“主旋律”电视剧、名著改编剧、戏说类电视剧和反结构电视剧。并且试图从产品的生产模式角度去分析类型电视剧的意义。作者指出,这里的类型化生产并不是千篇一律,“类型化是一种对电视本质和操作规范的崭新认知,是将电视剧看成一种文化工业产品之后在制造者和大众之间经过长期‘交锋’达成的稳固而科学的模型和语法。因此,它对于电视剧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在于观念形态方面,而实际的操作则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21)之后,该书进一步讨论了金庸剧的港台模式以及在大陆所遭遇的尴尬,并认为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大陆的金庸剧在立意上过度强调艺术品味而忽略了它的大众文化属性,在外观上抛开了原著中所熟知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也因此带来了语法运用上的断裂和选择叙述视角的偏差。

同一年,由徐舫州、徐帆编著的《电视节目类型学》(22)在第六章《电视剧》中分两节专门讨论了电视剧的类型划分问题。首先是把电视剧划分为两大题材十种类型:(一)现实题材电视剧:1.主旋律剧,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政治题材电视剧、军旅题材电视剧、农村题材电视剧;2.青春偶像剧;3.涉案剧,可细分为反黑、反腐、刑侦、监狱等不同题材;4.家庭伦理剧;5.传纪类电视剧。(二)古装题材电视剧:历史剧、言情剧、武侠剧、喜剧、神话剧。其次是描述了电视剧的九种热点类型:红色经典剧、续拍剧、“商贾剧”、戏说剧、动漫游戏改编剧、情景喜剧、方言电视剧、戏曲电视剧、音乐电视剧。

这本书虽然仅仅将电视剧作为著作中的一个章节进行论述,但是作者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电视剧的类型学划分,并就每一部分的电视剧类型给出了界定。例如,在论述到主旋律剧中,作者认为,“相对于一般电视剧而言,主旋律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它们赞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反映社会进步,唱响时代主题”。并且认为,“随着主旋律的类型化探索,逐步形成了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政治题材电视剧、军旅题材电视剧、农村题材电视剧等为主的几大类型”。在之后的论述中,作者给出了以上四类电视剧的定义,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以中国历史上真实的革命事件和人物为创作素材,这些事件及人物不仅在中国独立、解放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性的教育意义。主要分为以事件为主的文献性电视剧和以人物为主的传记性电视剧”。(23)

2007年,曾庆瑞的《电视剧原理·第二卷·文本论》(24)出版,他从文化学、审美学、社会学、叙事学、接受学、传播学共六个大的范畴内对电视剧艺术文本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这几部著作的出现说明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在电视剧学术界越来越受到关注,电视剧的类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即将走向成熟,预示着电视剧类型研究新时期的到来。

三、类型研究的成熟期(2008之后)

2008年,郝建的著作《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25)和吴素玲、张阿利编写的《电视剧艺术类型论》(26)两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成熟阶段的到来。两书都较为完整地就所有的电视剧类型进行研究,明确并且规范地提出了类型的划分标准、依据和类型特征,具有艺术类型学研究的典范特点。

郝建的《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一书,是第一部较系统并且较深入地研究中国电视剧类型的著作,对中国电视剧类型学的深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该书从第四章到第十章具体对电视剧进行了类型划分,并进一步论述了此类电视剧的概念界定、叙事特征,并且分别探讨了亚类型的叙事模式。作者论述了主旋律电视剧的观念与美学特征,“古装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特征与叙事策略,武侠、武打电视剧的形式与多种趣味,青春偶像剧的视觉美感、青春冲动与偶像凝望,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模式和内在伦理,警匪电视剧的经典类型的沿用与偏移,反特剧的惊险侦探的混合亚类型等等。作者将“古装主旋律”电视剧定义为:“在保有和发展主旋律作品的核心形态和主导功能的基础上,使用属于大众文化传播模式的‘古装片’为外形包装的电视剧类型。它常以‘历史正剧’相标榜,以宏大叙事制造权威性和真实感,给观众一种真有其人其事的感觉。文本中常带有一种观念的统一性和社会历史的定论解释。”(27)作者既界定了古装主旋律电视剧的定义,又明确给出了此类电视剧的文化表征。

郝建将中国电视剧的类型化与文化联系起来,阐述了电视剧类型研究中的形象消费规律和蕴含其中的伦理价值观以及文化话语权和观众的心理模式等问题。作者深入分析了几种电视文本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此书的出版是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成熟的标志。

吴素玲、张阿利编写的《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一书,基本沿用题材、内容逻辑将电视剧划分为十类:历史剧、武侠剧、医疗剧、爱情剧、农村剧、公安剧、家庭剧、军旅剧、戏曲电视剧、纪实剧。书中对每个类型均做出了认真的定义和详实的内涵描述。还进一步做出了亚类型划分和代表作举例。

这一阶段有关类型批评的文章也大量出现,较为典型的有:

李云凤的《中国电视剧类型化探究》(28)探讨了电视剧类型出现的原因是电视剧制作者想最大限度地迎合取悦观众,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六大电视剧类型,最终给出了自己对类型电视剧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化性的认识。

刘宗元的《90年代通俗电视剧类型研究》(29)则从90年代的通俗电视剧入手,将通俗电视剧的崛起视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并且认为存在着婚姻家庭剧、武侠剧、神话魔幻剧、历史戏说剧等诸多类型,作者也提出了电视剧类型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

姚遥的《改革开放30年语境下电视剧类型化新发展》(30)主要以各类电视剧的新变化为阐述的重点,讨论类型电视剧的时代新特点。如作者认为娱乐类电视剧主要是迎合消费文化中观众的口味和市场。在主旨不变的情况下,作者认为这类电视剧可以有多种形式。

杨洪亮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类型化倾向分析》(31)指出,每种类型的电视剧都由内部各种类型化元素组成,并且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元素细分为人物形象、叙事内容和风格形式。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要辩证地看待农村电视剧的类型化倾向问题。

陈建国的《山西题材电视剧的类型研究》(32)一文将山西题材电视剧细分为五种类型并且指出目前对地域电视剧的类型细化研究尚处于搁置阶段。

韩鸿的《娱乐教育剧的类型特征与价值探析——从电视剧〈家有儿女〉说起》(33)一文则认为多数文章将《家有儿女》纳入室内情景剧是有失偏颇的,此类现象反映了娱乐教育剧范畴研究的缺失。在文章中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娱乐教育剧的文本特征。

张冬玲的《电视剧类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公安题材电视剧类型研究为例》(34)试图从公安题材电视剧类型入手,指出:一是类型概念混乱,子类型划分不清;二是对类型的认识还与题材搅在一起;三是对类型的程式元素研究不够。作者深刻地意识到了当今类型研究理论引入后存在的问题,思考角度独辟蹊径。

虽然关于电视剧类型研究的视角纷繁复杂,但大多文献还是从题材上对电视剧类型加以区分。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关注到了流派到类型的变迁。在类型研究的同时很多学者力求多视角地去解读电视剧。类型研究文献的丰富,融合了更多的学科内容。电视剧的类型研究不仅更加富有了层次感,而且更加立体化。电视剧的类型研究呈现出在大趋势下多样化跨学科探讨的特点。

电视剧的类型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崭新的阶段,学术界将更多的程式化元素纳入到了类型研究的讨论中去,试图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并进一步对叙事模式、审美特征、文化特性等重复性元素做出梳理。

类型划分是一个学科建立的开始,同时又伴随一个学科研究的始终。艺术类型学不仅仅关注艺术整体形态,同时还关注每个艺术门类的内在类型以及更深入的亚类型研究。当然典范的艺术类型研究往往以某种特定的理论模式为依托,如苏珊·朗格以幻象理论模式研究艺术类型问题。斯蒂芬·邦加以时空逻辑进行艺术分类等等。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虽然多从题材入手,但也不失为一种约定俗成和在批评界、创作界和教育界具有通约性的分类逻辑。正如艺术类型学发展轨迹所呈现出的千头万绪一样,每个学者都可以对电视剧进行主观的类型研究。这也是人文学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多元化特点。类型划分和类型定义本身就是艺术类型学的价值所在,其意义在于其学术视野的丰富性而拒绝真理的唯一性。

注释:

①祖文忠、晓枫《漫谈电视剧》,《戏剧艺术》1980年第3期,第147—150页。

②王维超《电视剧初探》,宝文堂书店1983年版。

③林文山《从电视剧〈武松〉谈到古典文学名著的搬上屏幕》,《电视文艺》1983年第10期。

④曲六乙《改编古典名著的古为今用问题——在青岛电视剧座谈会上的发言》,《电视文艺》1983年第10期。

⑤冯铁山《试论古典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现代传播》1986年第4期,第66—70页。

⑥高鑫《电视剧观念的变化与演递》,《当代电视》1987年第3期,第6—9页。

⑦李光一《家庭剧是电视剧中的重要类型》,《剧作研究》1988年第8期,第13-14页。

⑧春霖《纪实性电视剧》,《当代电视》1989年第3期,第5页。

⑨宋家玲《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⑩壮春雨《电视剧学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11)任远《从〈渴望〉看室内剧创作》,《中国广播学刊》1992年第3期。

(12)仲夏梦《当前我国电视室内剧创作的几个问题》,《当代文坛》1993年第3期。

(13)陈晓春《电视剧类型研究》,《艺术广角》1999年第4期,第36-41页。

(14)张凤铸《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04页。

(15)路春艳《2000年国产电视剧类型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94—99页。

(16)吕乐平《从流派到类型:国产电视剧的文化偏移》,《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第78—79页。

(17)秦颖《从类型电视剧角度来看偶像剧》,《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5期。

(18)宗俊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历史剧的子类型探究》,《电影文学》2006年第11期。

(19)金丹元《电视与审美——电视审美文化新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20)胡智锋、张国涛等《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

(21)同(20),第95—96页。

(22)徐舫舟、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同(22),第180页。

(24)曾庆瑞《电视剧原理·第二卷·文本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5)郝建《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26)吴素玲、张阿利《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同(25),第129页。

(28)李云凤《中国电视剧类型化探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卷第6期,2008年11月。

(29)刘宗元《90年代通俗电视剧类型研究》,《电影文学》2008年第15期,第49—50页。

(30)姚遥《改革开放30年语境下电视剧类型化新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4期,第40—41页。

(31)杨洪亮《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类型化倾向分析》,《声屏世界》2009年第6期,第41—43页。

(32)陈建国《山西题材电视剧的类型研究》,《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6期,2009年11月。

(33)韩鸿《娱乐教育剧的类型特征与价值探析——从电视剧〈家有儿女〉说起》,《中国电视》2009年第2期,第37—41页。

(34)张冬玲《电视剧类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第2期。

标签:;  ;  

中国电视剧类型的历时性研究_室内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