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新时期论文,存在问题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各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有许多共同点,而具体内容又各不相同,这是与所处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连的。当前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在我们国家走向新世纪大环境下显示出来的,是由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形势所决定的。时代呼唤强化当代的爱国主义,但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缺乏时代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在秦汉以后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往往与忠君思想联系在一起。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爱国主义表现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反抗外来侵略,对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顽强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这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表现为使中华民族挣脱战乱、饥饿、贫困的阴影,走向新生。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情形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中华民族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但社会经济基础和人们的思想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也增添了新的内容。

内容是目标实现的核心。但是,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依然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只有反映时代特征,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转化为爱国主义的力量,把励精图治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行动,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也才能不断地得到增强。以爱国主义教育的二重性,即基本道德规范、重要的政治原则来看,我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还应将以下内容纳入到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历史传统教育等等。这样既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党性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统一起来,又走出了把他们相互割裂、相互代替的教育误区,使这种教育深入到人们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易于为人们所自觉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爱国主义教育:(1)要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性;(2)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置于世界发展的背景下,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全球性的比较,内容具有全面性,克服狭隘性。爱国主义是人类共有的特别的价值观,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综合化,效果就更具有稳定性,有利于国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也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性的形成。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要准确地把握人们在现实中的思想疑惑和不良思想倾向。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要克服消解我们民族凝聚力的精神贫困现象。精神贫困是一个民族在机遇与希望之中折射出来的一种精神倒退现象。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失去信心,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面前,产生一种民族自卑感;在文化反思中,全盘否定民族传统,贬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等等。这些精神贫困现象都是与现时的爱国主义精神相悖的。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受教育者产生忧患意识,把忧患意识与维护祖国利益、荣誉、尊严联系起来,自觉地分析观察本民族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产生励精图治的积极意识。当前爱国主义教育说教式、僵化式、被动式的内容,不仅没有反映这些时代提出的问题,还可能带来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而不是“强化心态”。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对象上忽视了针对性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但不同群体的角色和责任在社会中存在着差异。爱国主义教育在坚持普遍性的同时,应该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抓好特殊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青年、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这是他们的地位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因此,在当前有特别的必要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青年

青年应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这是由青年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地位决定的。青年作为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既具有全人类共同的本质根源,又由于发展的特殊性而表现出某些如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突变等独特的本质特征。帮助青年解决面临的诸多矛盾,教育和引导青年的健康发展在这个时期显得尤其重要。同时,青年处于社会的边缘、边际状态,具体地说是在物质生活、群体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边缘性,这种边缘状态需要社会的教化与引导,以及来自家族、群体及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关系。在青年期,青年已基本具备对未来定向的基础和能力,并且已基本开始设计未来目标并为之奋斗,在各方面处于发展中,尚未定型,因而具有最大的可塑性。思想差异明显是当代青年比之于以往任何时代都突出的又一特点,当代青年在思想观点、道德品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特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

青年是历史上各个阶级势力的争夺对象。资产阶级“和平演变”的重点对象就是青年。美国新闻署发表文章公开声称:“美国应向中国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念,这比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对此,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提醒全党:“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青年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只有针对青年的特点,开展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保证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是知识、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构造者、阐释者与传播者,其知识、思想与价值观念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处于领先的与引导的地位。在中外历史上,每每可以在社会变革的启动阶段,发现知识分子(常常作为舆论领袖或启蒙导师形象出现)活跃的影子。知识分子中从事自然科学理论的发现与发明的那部分人,即一般所说的“科技知识分子”,他们对于自然界的探索不断改变着人类对于自然(外在世界)的认识;通常所说的“人文知识分子”,则担当着社会的道德规范、意义模式、生活方式等等的建构与阐释使命。他们解释着人的意义与价值,社会理想以及人际交往的规则。他们常常对于过去的或现存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等等进行反思与批判,并传播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与人文理想,而这也为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火种”,常常成为社会变革的导火线。在中国迈入新世纪的社会变革实践中,不断可以看到人文知识分子的这种作用与影响。比如对世纪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核心是现代化,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革命,又比之于其他领域的革命,显得更为激烈,其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也更大。比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而这两次社会变迁中,人文知识分子都起到了急先锋的作用。

在我国,知识分子将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他们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在外企工作的和出国人员当中,他们占有最大的比例。他们的知识结构也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思潮、文化、观念更敏感,思想更活跃。因而,从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来看,加强对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三)领导干部

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应该成为爱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这是因为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使命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面对各种挑战,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新的任务,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正确的方向和开拓进取的求实精神,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领导群众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进。其次,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考验。在当今世界深刻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并不希望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对领导干部总是采取拉拢、腐蚀、渗透等多种形式,以达到“西化”、“分化”的目的。在国内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趁虚而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社会上的消极腐败、违法犯罪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新与旧,美与丑,进步与腐朽各类矛盾交织在一起。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领导干部能否拒腐防变,保持本色,是领导干部必须回答的尖锐问题。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状态事关国家前途命运。苏东剧变表明,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如果采取自我否定,自我丑化的态度,必然为自我垮台创造条件,必然是造成民族的分裂和民族凝聚力的分散。领导干部地位高,影响大,其知与行都是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领导干部在爱国主义方面的表现就是无声的命令,广大干部群众就会跟着学,跟着干。从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入手,做出榜样,才能动员广大干部自觉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我们不能以为突出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认为解决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认识问题。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多样化的社会阶层也正在形成,哪一个阶层都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形成有各自特点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仅以社会阶层的分析看,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多么的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甚至有时会失去了目标和方向。也难怪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佳,再由不佳形成似乎可有可无的,从而走入了不良循环的怪圈。根据不同对象群体分析其构成要素,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开展教育,对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爱国主义教育在工作上缺少实效性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强调:“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工作”,“并采取切实措施,把《纲要》落到实处。”中共中央印发《纲要》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组织力量汇集有关资料,开办各种栏目,宣传爱国主义。但是,我们看到,爱国主义教育仍然存在缺乏教育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缺少实效性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重舆论轻落实,存在形式主义,强调的时候就刮一阵风,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

爱国主义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有其理性的一面。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途径来自于外部的灌输。爱国主义在情感上表现为强烈的理想和信念,因为它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以对真理的认识为前提,最终是在社会实践中锤炼铸成的。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理性幻想的强有力武器,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越趋于真理,实践中就越易以理想的驱动力获得前进的力量。而知识的获得和认识的发展都依赖于教育。以思想教育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看,以简单仿效开始的对理想图景的朦胧倾向到科学理想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学习反复论证的过程。在个人思想发展史上,科学的“图景”的确立是一个成熟的标志,也是个人精神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界碑,它意味着人开始控制自己的活动,并力图使“现实的我”向“理想的我”靠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爱国主义的一种境界决非心血来潮,也决非盲目冲动。她是在历史与现实的不断思考后的精神境界的升华。

思想教育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思想教育的巩固需要思想教育的反复性,即使确立了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因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知识基础、认识基础之上确立的。然而,时代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科技革命的不断推动下不断演变,政治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调整,人的思想也就需要不断地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从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如何使个人的思想在各种主客观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断适应或使某种正确的思想不动摇,就需要反复学习和教育。总之,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希望靠一次教育的完成,要反复地、经常性地进行,而不能时紧时松;要持续不断地坚持,而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应保持全程性的潜移默化,而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

标签:;  ;  ;  ;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