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1400)
【摘要】:水在人类生存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伴随工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情况愈加严重,直接影响了用水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开展水质检测工作,以保证更好地控制水质。
【关键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提高措施;方法;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79-02
基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与居民用水量逐渐增多,同样也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因水资源用途与使用的方法污染水质的程度存在差异,所以要高度重视水质检测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水质检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与方法。
一、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常见因素阐释
(一)样品来源因素
采集样品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代表性,才能够提高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实践方面要综合考虑监测工作的目的。然而,大部分人会忽视监测目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未深入分析实际状况的条件下取样调查,直接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为此,在检测地下水的过程中,应当对城市发展需求做出系统化分析,同时也要思考工业布局的土地利用状况,必须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贯彻并落实深度调查,在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取样。
(二)样品保存因素
样品采集完成以后,应及时送至实验室接受检测。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存的重要性,部分水样微量元素会发生物理反应或者是化学反应,对水样检测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还有部分采样器会与样品发生反应,使得水质检测结果精确程度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对采样器材质加以规定,以免影响样品质量。样品运送要及时,若检测时间不得不延迟,则要将保护剂放入其中,结合样品性质的组成条件,对最佳保存方法以及保护剂进行有效选用[2]。
(三)实验室控制因素
实验室检测水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仪器设备。伴随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分析仪器分析检测结果准确性明显提高。然而,一旦仪器设备使用不合理或者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水质分析工作质量。在实验方面,对于容器清洁度提出了明确规定,若不能够与标准要求相适应,存在大量杂质,必然会影响水质分析的最终结果,误差会增加。
另一方面,操作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检测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不达标,所以操作很容易失误,无法有效控制浑浊度与水样色度,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为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全面保护实验仪器设备质量,对操作步骤加以规范。
二、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与方法
(一)水质监测点选择要合理
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前,应事先了解水质污染物扩散的形式,有效规避以上影响因素对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在实际检测方面,则要结合地理条件、工厂分布状况与水源情况等因素,对水质监测点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地下水污染呈块状,要考虑检测点水流垂直方向与平行方向,以免污染呈现出双向扩散的特征[3]。这样一来,能够使地下水污染与扩散的范围缩小,尽量规避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为检测工作开展提供极大便利。
(二)水质监测方法选择要科学
要想确保水质检测工程项目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最关键的就是要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近年来,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检测设备愈加先进,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检测结果准确程度,也使得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为此,在水质检测管理工作方面,应严格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第一,要定期维护专业检测设备仪器,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要爱护并采取有效的保养措施。
第二,如果是分析测试仪器,要及时送检,以了解其是否存在故障。随后,要定期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环境条件与设备仪器使用的要求相适应。在此基础上,也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管理的作用,建立并健全监督约束体系,保证工作人员水质检测水平得以全面提升,增强数据内容的精准程度。
(三)采样频率调整适度
水样采集的规律性,可以使水质检测获得的结果更加精准,所以在实际采集方面,应当保证采样频率设置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水质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且结果也更稳定。在实际采集的过程中,两次间隔的时间不能低于10天,若水质情况相对特殊,应适当地增加频率[4]。对于水体检测点而言,必须要保证其稳定,对样品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在表层、中层与深层进行取样。需要注意的是,河水与河床交界的位置、与河岸距离25厘米的位置都不允许采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此区域样品的代表性不明显,难以对水质做出准确地推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使得水污染程度不断增加。所以,应积极开展水资源监测与管理工作。深度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全面优化检测结果准确程度,提高水资源质量水平,严格把控水质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人们用水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周珊珊.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31-31.
[2] 孙美娟.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与方法[J].化工管理,2017(4):163.
[3] 赵妍.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209.
[4] 郭亚梅.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与方法[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6):126,139.
论文作者:张宇,弋凌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水质论文; 样品论文; 准确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法论文; 因素论文; 水污染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