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与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比较论文_陈宁,王显芝,谭红梅

吉林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132001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与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细针穿刺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128人,纳入检查的颈部淋巴结数目为214枚,分别用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判断以上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两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高频超声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90.0%,准确度:85.5 %;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为96.3%:;特异度:93.8%,准确度:94.4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方面评价效果好,且弹性超声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高频超声。

关键词:弹性成像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微小癌(直径<1cm)的检出率逐年明显上升【1-2】,随之临床出现了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过度治疗【3】。世界范围内公认甲状腺微小癌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时进行手术才是必要的【4】。而且甲状腺术中,触及患者的肿大淋巴结才清扫,但这样却有可能漏扫已转移的并未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但如果盲目地对没有发生转移的淋巴结清扫,将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6-7】。因而提高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对于判断每例甲状腺微小癌是否有手术必要,及确定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吉林市人民医院门诊常规彩超检查筛选出并穿刺确定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128人,纳入检查的颈部淋巴结214枚,其中男48例,女166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2±17)岁。经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以上颈部的淋巴结,并且全部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有50枚淋巴结转移。

1.2仪器与方法

Philips EPIQ 5超声诊断仪,1 3MHZ,患者平卧位,安静状态下,检查右侧颈部将头偏向左侧,反之亦然。高频探头检测颈部淋巴结,观察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形态(纵横比),大小,皮髓分界,淋巴结门宽度及位置,然后切换至弹性成像模式。将弹性成像目标淋巴结至于成像中心,弹性成像取样框面积为病灶面积的2倍以上,平稳施加压力,避开气管,颈部动静脉,弹性成像由两个经验丰富,手法稳定的副主任医师操作并采用盲法分析。

1.3诊断标准

二维超声采用公认标准(1)长短径线比(L:T)<2;(2)淋巴结门消失或偏移;(3)包膜不完整;(4)形态不规则;(5)淋巴结内可见针尖样强回声或囊性变;符合1或2加另外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判定恶性淋巴结标准。弹性成像超声根据不同颜色(即硬度差异)将弹性图分为1-4分,1分:淋巴结内红绿色为主(红+绿色区域≥80%)2分:淋巴结内红绿相间或以红色为主(红色区域≥80%);淋巴结内绿色+红色<80%但≥50%;3分:淋巴结内蓝色≥50%但<80%;4分:淋巴结内蓝色为主(蓝色区域≥80%),或整个淋巴结和周围区域均为蓝色。1-2分诊断为无转移,3-4分诊断为转移[7]。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高频超声对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评价

由卡方检验结果可得,两种方法比较敏感度2=10.053P=0.002<0.05:;特异度2=1.507,P=0.220>0.05;准确度2=9.333,P=0.002<0.05。即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高频超声,两种方法特异度无明显差异。

3讨论:

在手术或穿刺病理后确定128例的甲状腺微小癌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19例,髓样癌5例,滤泡癌2例,未分化癌2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50枚,转移性淋巴结质地较硬,主要由于癌细胞首先种植于皮质的淋巴窦,分裂增殖,逐渐蔓延,向内侵犯中间窦,髓质,使整个淋巴结被癌组织取代。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现阶段临床中一种比较新颖的检查技术,诊断组织被施加了内部或外部的激励,是组织产生速度及应变等响应【8】,可以直观精准的反应组织硬度,因而能够判断哪些淋巴结内部发生转移。一些转移淋巴结存在典型特征,如纵横比>1,皮质增厚,淋巴结门消失,结节融合,沙粒样钙化时,高频及弹性成像诊断此种淋巴结效能接近。但对于转移早期淋巴结扫查时,由于淋巴结异型性细胞浸润早期,还没有引起淋巴结形态变化,实质回声没有明显改变,淋巴结门还没有破坏,仅仅有结节硬度的增强,此时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度高,也使体积小的淋巴结在外科清扫前被更多的查出,有指导清扫的意义。以往经验,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VI,III,IV区,但此次实验对象中II区,III区,IV区发生转移的淋巴结较多,因位置淋巴结暴露较好,有益弹性采集稳定图像,加之两位副主任医师反复训练稳定度,因而弹性成像的准确性比以往部分文献有提高。少数囊变的转移性淋巴结,弹性超声存在漏诊现象,是因为其内部多为液化坏死物质,质地较软,此时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度低于高频超声,但仅限于少数液化范围大,液化彻底的转移淋巴结。而对于中央区淋巴结,因其位置较深,而且受到胸骨遮挡,高频及弹性的诊断效能几乎相同。因此,甲状腺微小癌确定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弹性超声在敏感度及准确度方面优于高频超声,这也与文献【9】报道相符,实验中发现,弹性成像的特异性不是很高【10-11】,因而在今后弹性成像的研究中需要不断完善其诊断标准,挖掘其特性,不断提高其诊断特异性。

参考文献:

[1]Park S,Oh CM,Cho,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creening and the thyroid cancer “epidemic” in South Korea:evidence from a nationwide study [J]. BMJ,2016,355:i5745.

[2]AhnHS,Kim HJ,Welch HG,Korea’s thyroid-cancer“epidemic”-screening and overdiagnosis[J].N Engl J Med,2014,371(19):1765-1767.

[3]Rogers WA,GraigWL,EntwistleVA.Ethical Issues raised by thyroid cancer overdaignosis [J].Bioethics,2017,31(8):590-598.

[4]葛妍,马富成,冷晓玲等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6):418-420,423.

[5]丛淑珍,陈青,李康,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0,29(1):107-107

[6]兰宇鹏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新医学 2014.45(3):173-176任新平,詹维新,周萍,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0,25(2):294-297

[7任新平,詹维新,周萍,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0,25(2):294-297

[8]杨红玉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J].慢性医学杂志 2018.19(3):304-306

[9]赵颖燕,奚佳颖,赵宝珍,等.声触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对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488-490

[10]任新平,詹维新,周萍,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0,25(2):294-297

[11]刘奇志,吴卫华,王雷,等. 超声弹性成像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6):826-827

论文作者:陈宁,王显芝,谭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超声弹性成像与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比较论文_陈宁,王显芝,谭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