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论文_李云芬 殷站良

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论文_李云芬 殷站良

李云芬殷站良(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卫生院)

【摘要】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现阶段中医药在脑动脉硬化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围绕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学说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并确立中医对其的微观调控体系,然后于临床工作中探索有效的通过中医药对脑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防治的方法。

脑动脉硬化症(CAS)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特指发生于脑动脉的粥样硬化,患者细小动脉可发生透明变性而发生脑机能障碍。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到损伤,继而发生过度的慢性炎症,引起纤维增殖。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受到大量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以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在中医理论中,脑动脉硬化症多归属于“眩晕”、“头痛”、“不寐”、“健忘”、“中风”、“痴呆”等范畴,而且通过中医药进行治疗往往可以获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现就将中医药防治CAS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37-021

病因病机研究在中医理论中,肾乃是先天之本,如果患者存在着肾虚,则机体可以发生一系列的疾病,即“百病生于肾”[1]。在这个理论体系中,脑动脉硬化多引起的眩晕,虽然血脉为其病位,但实际上病根却在肾。首先是肾气不足,然后淤血内阻才会引起脑动脉硬化。

也有人认为在肾虚的基础上,患者同时具有肝脾虚损,然后出现脑脉不通,出现该病[2]。在李西秦[3]看来,动脉硬化所导致的眩晕与患者年龄增加,正气日益虚弱,气虚不能有效承担运血能力,导致血脉运行不能通畅,淤阻清窍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肾气逐渐衰减,进一步加重气虚和血瘀之证,引起眩晕。有人发现[4]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头晕往往伴有健忘、头胀、耳鸣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舌诊呈现暗红色,在中医辩证中这都是肾虚阳亢,兼有淤血的表现。杨庆臣和郝宪恩[5~6]均发现伴有眩晕的脑动脉硬化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前者考虑与其肾精不足,肝阳上亢有关,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髓海不充,故肝阳亢盛;而后者在经过了11年临床观察之后发现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淤血,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均出现异常,血流动力学也发生改变,肾虚为其本,血瘀为其标,淤因虚所致。张本田等[7]认为,脑动脉硬化患者出现眩晕与多种因素有关,而且可能还会引起其他疾病,其中脾功能失调就很重要。封银曼[8]认为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病机为肾虚精亏,脑只是其病位,痰淤阻络,脑脉不通,血液不畅。髓海失养,痰淤互阻。而翟敏[9]认为脑动脉硬化眩晕症与肺脏具有密切联系,中老年患者五脏气衰,肺脏功能失调,血液运输不通畅,痰积凝滞,脑组织失去滋养,继而发生病变,其病理关键是脑络被淤血所阻滞。韩滟等[10]认为是脑动脉硬化是因为心之气血不足,血虚、血瘀导致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给养而出现疾病,即其发病实为心之所致。

2 辨证论治的研究顾维超[11]将脑动脉硬化分为三型,即肾虚血瘀型、气虚浊滞型和痰瘀交阻型,分别采取补肾养脑、益气升清和燥湿化痰治疗。朱丽芳[12]也是将本病分为三型,但分别是肾经亏损、脾胃虚弱、瘀阻脑络,相应的治疗方法也与顾维超大不相同,其中肾经亏损者以补益肾精和脑髓为主,选择六味地黄汤和益髓汤;脾胃虚弱的患者则以健脾益气为主,选择归脾汤;瘀阻脑络的患者在治疗时以活血通络为主,常用的方剂包括通窍活血汤和补阳还五汤。汪良知等[13]将该病分为五型,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肝阳化风、风痰上扰和肾阳不足,分别采取大定风珠汤、归脾汤、羚羊汤、温胆汤加泽泻汤以及地黄饮子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李德俭[14]将该病分为三型四证,其中气血俱虚并伴有血瘀者给予补气活血的治疗;痰阻血瘀者给予化痰活血治疗;肝肾俱虚伴有血瘀的患者又被分为两证,其中肾精不足的患者通过生地黄、制首乌、枸龟胶等进行治疗,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则可给予菊花、天麻、牛膝和夏枯草进行治疗。按照李建生[15]的观点,该病可悲分为四型: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肝肾阴虚和血瘀痰阻,分别给予归脾汤、六味地黄汤加生脉散、大补元煎以及大黄蛰虫丸进行治疗。

3 临床研究张成新等人[16]采用中医滋肾养肝、化痰消瘀的方法对脑动脉硬化症进行治疗。基本方剂包括制首乌、黄精、海藻、僵蚕、鬼箭羽、片姜黄各10g,水蛭45g,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酌情加用白芍、牡蛎、桑寄生、川续断、怀牛膝、葛根、地龙、龟板、胆南星、绞股蓝、石斛、鳖甲、鹿角霜、新贝母等药物,并对基本方剂中的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经过为期(3~6)个月的治疗,5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其斑块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缩减。张继东[17]针对单纯肾虚的患者在《奇效良方》枸杞丸的基础上,自拟益肾健脑汤对脑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在方剂中通过熟地黄、枸杞子、黄精、淫羊藿的应用达到益肾填精,滋阴壮阳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伴有瘀血阻络的患者则在益肾健脑汤的基础上何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方剂中的红花、赤芍、桃仁和川芎等药物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伴有痰湿偏盛或者是蒙蔽清窍的肾虚患者在益肾健脑汤的基础上加用温胆汤,其中的陈皮、半夏、石菖蒲、远志等药物具有燥湿除痰的作用,而且石菖蒲还可降低血脂,增强记忆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曹玉芬[18]对100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实施益气升阳治疗和丹参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均以15天为一个疗程。经过治疗,前者总有效率高达90%,明显高于后者775%的有效率。刘仁斌等[19]在对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浊醒脑汤,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的TCD和血流变学状况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文志南等[20]对132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采用平肝清晕汤进行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712%的患者达到了显效,仅有76%的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24%。阎英杰等[2]给予55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益肾化瘀活血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镇脑宁胶囊口服,经过1个月的治疗采用益肾化瘀活血治疗的患者无论是临床症状还是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4 实验研究张明泉等[21]将软脉胶囊用于动物实验发现,无论其剂量高低,对于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如果使用剂量较大,还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对于经过治疗的动物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无论其给药剂量高低,动物模型主动脉斑块的面积均明显下降,且动脉内膜的增厚并不明显。由此得出结论,软脉胶囊是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的较为有效的和理想的药物。软脉胶囊的主要成分为水蛭、三七、龟板、鳖甲、何首乌、姜黄、海藻等。董波等[22]通过实验发现以黄芪、水蛭、地龙、全蝎、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红花、桂枝、牛膝等主要成分的脑心通对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可以在基因水平进行调控,从而减少内膜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达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从而有效预防和减缓动脉硬化病变发生和发展。脑康的主要成分为白蒺藜全草中提取出的3中有效物质,褚田明等[23]通过实验发现该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回评,减少血小板聚集,并通过对血栓素B2、前列腺素PGF1α平衡额调整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缓其发展,甚至是促进已经发生的硬化斑块消失,该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要好于银杏胶囊。醒脑胶囊以丹参、川芎、柴胡、当归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抗凝、抗血栓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脑缺血的发生,高苏堤[24]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证实,并揭示了该药物应用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治疗的作用机制。

5 问题于展望虽然在使用中医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方面国内外均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很多医生的研究仅限于对文献进行整理,或者是寻找方剂在临床进行实践,而缺乏科学的随机、对照研究。我们需要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对患者进行辩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治疗,并且经过反复的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对该病的本质规律进行逐渐探索。其次,我们在通过中医治疗该病时也缺乏一定的标准,这就需要在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本病的本病辨证论治体系核心进行探索,逐渐形成一套包括其病机、症候、治疗在内的系统的理论。对于常见的症候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通过量表、计量等技术,建立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提高临床的科研水平,真正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1] 罗陆一,冯润芬,邱仁斌等.脑脉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l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1):7.

论文作者:李云芬 殷站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  ;  ;  ;  ;  ;  ;  ;  

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论文_李云芬 殷站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