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援藏期间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建琼

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李建琼 61153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援藏期间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将16名护理人员随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后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急抢救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危重症护理质量、病房环境管理质量等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援藏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援藏护理;应用效果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ibet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ursing work. Methods 16 paramedics then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of eight.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group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after the management effect. Results after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pecialist nurses' knowledge situation, the urgent rescue management quality,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isolation, critical care nursing quality, war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quality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ibet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nursing staf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level, can be applied.

【 key words 】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Tibet by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前言

在临床中,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危险因素间接或直接而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的可能性,且该风险在护理操作、配合抢救等环节均有可能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无预见性、后果严重等特点[1]。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对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与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处理的护理方法,其可使风险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从而极大地减少因风险事件而造成的损失[2]。本研究在援藏期间进行,主要对受援医院中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选取受援医院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名。其中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32.31±4.12)岁;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观察组年龄23~42岁,平均(33.24±5.23)岁;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援藏期间该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对各科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援藏期间该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以下几点。

1.2.1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职业素养、专业技术水平、风险防范意识等对护理工作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术水平、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才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可通过案例分享、视频观看等多种途径对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进行培养,同时制定完善并且符合当地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护理责任制度、护理质量标准以及应急预案等,还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从而逐渐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

1.2.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时,还需为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加强培训力度,从而快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培训内容应包括围术期护理、抢救流程与配合、常见病护理、危重患者识别与观察等,并指导护理人员制定危重患者与常见手术后的护理计划。另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包括注射泵、心电监护仪、新版心肺复苏等设备的使用,在培训后还应进行相应的考核,以保证培训效果。

1.2.3强化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工作力度

由于西藏地区医疗技术与消毒设备均较落后,因此应引进高压蒸汽消毒设备,以及快速手消毒、洗手液等基本消毒物品;同时还应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相应指导,帮助其树立起正规工作要求和规范意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另外,由于西藏地区住院患者均为农牧民,其存在不良卫生习惯,并且通常自带床上物品,从而对护理人员的终末处理增加极大难度。因此,应将终末处理与随时消毒纳入护理工作流程,同时督促护理人员严格实施,并开展院内感染控制的健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形成一套良好的消毒隔离规范。

1.2.4建立完善的护理常规

由于藏区护理工作的单纯性,使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与患者缺少交流,并且对患者的详细情况掌握不全,从而使得护理服务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针对该现象,应制定完善的护理常规,并在其中增加藏区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如脑出血、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同时,将护理常规与具体病例相互结合来进行讲解与分析,使学生在实例中对肿专科知识更加印象深刻,从而避免护士死记硬背现象。在护理安全方面,带教老师应对护生做具体指导,使其对疾病知识与预防有详尽的了解,从而培养护生的护理安全意识。另外,还应指导护生跟随医生进行查房,了解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与医生对患者治疗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提升护生与医生的配合能力与力度。

1.3效果评定

对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后的专科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急抢救管理、消毒隔离、危重症护理、病房环境管理等质量进行评价,各项考核内容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掌握情况或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用t检验比较,数据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的各项考核内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由于西藏地区的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护理水平与内陆相差较大,因此应对西藏地区的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新近的管理程序,其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已发现或潜藏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处理,从而可极大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医疗机构的经济损失和危害[3]。但由于西藏地区民风淳朴,因此在制定该计划与措施时,应根据当地民生实际情况和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当地人文风情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同时与当地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使计划科顺利实施。而在实施过程前,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从而逐渐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4]。

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后,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急抢救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危重症护理质量、病房环境管理质量的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与有关研究报道一致[5];说明在援藏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抢救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危重症护理质量、病房环境管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徐芳,贾静,朱伯军.护理风险管理在援藏期间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09):1178-1180.

[2]严文娟,孙 欣,孙俊娟.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125-126.

[3]徐芳.护理风险管理在援藏期间急抢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藏医药,2015,36(01):44-46.

[4]高昭旭.浅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4):258.

[5]朱锦莲.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728.

论文作者:李建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管理在援藏期间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建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