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材施教”及其实施策略*_性别角色论文

论“因材施教”及其实施策略*_性别角色论文

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而且也客观地存在着一定的性别特征与性别差异。本文从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的分析入手,针对目前由于忽略性别特征所导致的种种问题,论述了实施“因性施教”原则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因性施教”原则实施的具体方式与策略。本文指出:“因性施教”不仅应结合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来进行,也应该结合男女两性生理发育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现状来进行。

在心理学上,我们较为重视、研究较多的是人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因此,“因材施教”已成为当今教育界人士的共识。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我们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可使儿童教育更加切合实际并富有实效,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即:在强调男女平等的今天,许多为教者往往忽略了儿童心理活动中的性别差异,甚至生理上的性别不同,由此,不仅导致了男女儿童间某些“非理性平等”的出现,也带来了一定的教育失误与相应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强调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而且也应了解和掌握儿童的性别特征,因性施教,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男女儿童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因性施教”的心理依据与现实依据

“因性施教”可否像“因材施教”一样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提出来并逐步得到实施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两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教育实践和现实生活领域中由性别特征所导致的种种问题,无一不要求我们认真思索这个问题。“因性施教”作为一条教学原则而提出不仅有它的理论基础,也有它的现实价值;“因性施教”原则的实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那么,什么是“因性施教”呢?可以这样来理解:“因性施教”主要是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的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性别个体的整体心理水平。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因性施教”原则主要是针对两性心理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而提出的。那么,这种差异是怎样表现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两性心理发展差异的客观表现

男女两性不仅存在着生理方面的差异,而且在心理发展的许多方面也同样客观地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性格及行为方面的差异、情感活动的差异、认知风格及智能发展特点的差异等等。当然,两性之间的这些差异可能远远小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但我们还是不能否认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心理差异的存在。尤其在性格和行为方式及情感表达等方面,两性之间的差异似乎较为明显,一般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统计,都可以对两性在这些方面的总体差异做一个大致的描述。比如,情感表达方面,多数女性比男性要含蓄、细腻一些;在性格方面,女性的细致耐心更是一种风格,它体现在情感、认知等各个方面。而男性在其行为中所表露的冲动性与攻击性似乎又更明显一些,等等。这些分析和描述可以有很多,本文在此不需一一道来,但对两性间长时间遗留下来的某些偏见却有必要加以剖析,以端正态度,科学育人。下面就以两性智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看看智能方面性别差异之所在。

受传统“性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在智能方面男女存在很大的水平差异,包括一些女性,也自认为智能方面男比女强。而心理学家们则普遍认为:在智能的总体水平方面,男女并无显著差异,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其速度和倾向性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从纵向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两性智能发展的速度有所不同。目前,多数学者经研究证明:男女两性智能的发展变化是与年龄的增长密切相关的。在学龄前,两性智能发展的差异不是特别明显,但有所表现,即女孩智能发展速度略高于男孩,特别在言语能力方面,多数女孩要强于同龄段的男孩。进入小学阶段,两性智能的发展从总体水平来看,差异加大,女生智能发展速度快于男生,这表现在女生此时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及具体形象思维的能力都占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一直持续到女生青春发育期——初中。初中以后,随着男生青春发育高峰的出现,其智能发展的速度显著加快,优势逐渐上升,这种优势可一直持续到整个男性青春发育结束为止。以后,两性智能发展的速度才逐渐趋于平衡。

其次,从横向看,在智力结构方面,两性智能之要素的发展各具特色。智能到底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心理学家们众说不一,但起码有一点是公认的,即智能并不是指某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这就是说,构成人的智能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智能的发展即是指智能结构中各要素的发展。而在这些要素中,两性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优劣各不相同,呈现出相应的性别特色。比如女性在对某一事物的记忆和思维方面较擅长于运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去分析和处理,男性则擅长于以一种综合的、格式塔式的方式去概括和处理。另外,在某些要素中,除去性别特色外,也有性别的水平之分。比如在言语能力方面,女性比男性占有总体的优势,这表现在:无论何种文化背景中,女孩子的口头言语能力都比男孩子要成熟,在学校中,女孩需要进行阅读矫正训练的明显少于男孩;而在创造能力方面,无论是创造意识,还是创造思维或是创造的行为活动,又都显示了男性总体水平的优势。

最后,从智能的总体水平看,两性智能是具有平衡性的,不存在性别优劣问题。这种平衡性可以从上述分析中概括而来,即:第一,就智能发展的速度来看,两性在智能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相对的阶段性的性别优势与不足;第二,就智力结构的要素发展来看,两性的智能差异更多的是体现在类型和特色方面,这种差异应该说是各有所长,相得益彰的。当然也不能否认同一类型活动中所存在的性别水平差异。但其总体水平差异是不显著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两性智能差异的层次分布来看,男女两性总体上同样是平衡的。这是以全体男性和全体女性各自的总体平均数来看的,而不单就某一特定群体而言。据一些学者在北京、上海等地取样调查表明:男性智力发育很好和很差的两端都比女性多,即男性智愚较为悬殊,而女性的智力发展则较为均衡。所以,在智能发展中,虽然男女两性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差异,但并不能得出女不如男的结论。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学校群体中,尤其高中至大学阶段,男生的总体优势超过女生,但我们应客观分析这种状况:男生的优势一是得益于发展中的阶段性优势,二是较差的一部分男生在升学考试中已被淘汰至社会。所以,高校中,男生不但在人数上多于女生,而且在优等生中也同样多于女生,这是客观事实。但面对这种情况,男生却不能盲目乐观,女生也不必悲观失望,教育工作者更不会束手无策。其原因不仅在于如何看待两性智能发展的特点及层次分布,更主要的在于,上述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并非先天固有的,因而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两性心理差异的形成原因

从性别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来看,不排除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比如,男女两性心理发展的性别差异是与男女两性不同的染色体遗传特性、脑的两半球偏侧性功能专门化发展的差异以及性腺激素的不同有关的,尤其是大脑的发育状况,与人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女性在左脑半球偏侧性功能专门化上比男性要早,且优势明显,而男性则在右脑半球偏侧性功能专门化上优于女性,这种大脑两半球偏侧性功能专门化发展的性别差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智力发展中阶段性的性别优势与不足的出现,也可以说是两性智力结构发展为什么具有一些不同特色的一个相关的原因。但是,两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差异更多的还是源于后天的因素,这包括环境和教育两大方面。从环境因素来看,现代科学研究已表明,环境是可以影响生物科学结构的,环境的因素有可能改变大脑的发育,尤其是在发育的早期阶段;环境可以促进和阻碍生理的成熟,由此影响和改变心理的发展。更为主要的是,环境不仅通过生理成熟间接影响心理发展,它还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促进不同性别的人产生与其性别角色有关或者说是相一致的各类言行。这种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对个体发生影响的:一是社会习俗;二是家长的导向及成人的强化;三是个体从模仿到最终的自我归类与认同。比如,两性在创造能力方面差异的形成,就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多,而非先天遗传所致。因为女孩之所以创造能力普遍低于男孩,这与她们活动范围的狭窄以及行为方式的单一有很大的关系,而这种活动与行为的不足又是与成人及社会对她们的限定与诱导直接相联的。再比如,男性坚强品性的形成也是与幼时成人的不断强化有很大关系的,男孩摔了跤,并不能放声大哭,因为哭是不会博得同情的,只有勇敢地站起来,才会赢来成人的赞赏。所以,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两性心理的发展,它对两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有时有积极的影响,有时也产生消极的作用。

由于环境是一种弥散性的因素,两性通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它的熏陶,而教育对人的影响则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所以在两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教育是应该起主导作用的。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两性的性别特征及心理差异并未受到重视,性别教育历来处在一种不自觉或无意识的状态中。由此,在两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在做积极的正面牵引,而是在做消极的负面误导。比如,许多女生在学习、思维方面表现的呆板方式,就不能不说与教师在某个阶段不断的盲目强化有关。小学阶段,由于女生处于性别发展的优势阶段,简单具体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往往使她们在成绩上大放光彩,以此赢得了教师不断的赞誉,这种赞誉更多的仅仅是强化了女生现有的思维模式与认知风格,而女生的不足却大多被教师忽略了,更谈不上去有意识地开发女生的右脑、锻炼她们的空间整体思维能力。以后,随年级增高,女性性别优势减退,加上学习内容加深,成绩必然有所下降。此时,很多教师不是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而是用世俗的“刻板印象”来鄙视女生的发展,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使许多女生不仅学习吃力,而且心理负担加重,自卑感增强,最终造成一部分女生成就动机的弱化。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两性在心理的发展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客观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先天遗传的某些因素有关,更与后天两性所处的某种环境相联,而最关键的还是教育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因性施教”不仅是应该实施的,而且也是能够实施的。除此而外,与性别特性相联,并由此导致的教育实践领域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将使我们进一步看到实施“因性施教”原则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二、偏颇的性别认识与性别教育所导致的种种问题

男女在生理、心理上存在某些差异这本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特质,它使世界既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又相得益彰、保持平衡,但许多人却在无意中企图消除这种客观的差异。在妇女追求翻身、解放、平等的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努力使女性在政治、经济乃至人格上逐渐赢得与男性的平等,另一方面却又在生理、心理上制造出一些两性的不平等。比如学校教育中所谓“一视同仁”的各种竞赛活动甚至包括体力劳动,幼儿行为训练及活动范围中严格的性别区分等等。当然,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人们既希望男女儿童从小就具有正确的性别角色特征,同时也能取得知识、智力等多面的无性别之分的同步发展,但恰恰在这一步上,我们的很多成人却给了儿童背道而驰的影响。

(一)教师对性别心理特征的忽略或偏见阻碍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据报载:西方一些中学已开始试行男女分班学习,其原因来自一些调查数据。比如近年来在美国、英国和德国搞的中学教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要求提问的男生比女生多1/3,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在女生发言 时,男生常会打断其讲话,并加以嘲笑。另外,除语言学科外,高中女生在物理、化学、情报学及数学方面,成绩优秀的并不多见。男生在教师的印象中是聪明、富有创造性、求知欲强,而女生则被认为是学习认真、刻苦、井井有条者。然而,又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那些就读理工科专业的女大学生往往都是从女子学校出来的。另外,德国汉堡的奥默中学和诺伊斯的一家中学自从在情报学课程和企业经济管理学课程上尝试让女生单独学习以来,发现男女混合班中对上述课程兴趣索然的女生,在分班学习中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兴趣〔1〕。据此, 一些国家开始试行男女分班。我觉得并非男女同班不行,而是在同班中教师在课堂或班组活动中往往忽视了性别差异的存在,甚至凭借传统的主观印象,认为女生大多数是笨的,尤其在数理化方面,是难以学好的。因此,数理化课堂中,女生往往被忽视了。其实,男女由过去的分班、分校至今天的合班合校就如教学形式由过去单独授课到今天的班级授课一样,是教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不足并非回归过去就能完全解决,关键在于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来调控和弥补其不足。

上述中学教育中教师对儿童性别特征的忽视似乎更多地表现出对女生的不公。然而,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却发现幼儿园里又普遍出现了一种“重女轻男”的现象〔2〕。 即多数幼儿教师较为重视和喜欢小女孩,而轻视、嫌弃小男孩。问其何以有这种情感和态度,一些幼儿教师认为:小女孩乖巧、整洁,且口齿伶俐,易于接受教育管理,而小男孩则调皮、邋遢,甚至“笨嘴笨舌”,教育管理起来难度较大等等。因而,幼儿园里常受老师关心、表扬、帮助的女孩占多数,而常受教师冷遇、批评、处罚的男孩占多数。幼儿教师的这种“偏爱”不仅不利于小男孩人格的健全发展,导致一部分男孩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另一部分男孩“破罐儿破摔”,更加任性、霸道,充满破坏与报复心理,而且也不利于女孩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女孩这种阶段性别优势的不断扩大,往往强化了她们性格的乖巧甚至认知模式的固定不变,而限制了她们的大胆和创新。这种现象出现根本原因不能不说是由于教师缺乏对男女儿童性别特征差异及发展规律的了解和正确认识所导致的。

(二)家长对性别特征的“想当然”误导和束缚了儿童的正常发展

孩子应该具有怎样的性别特征才是较为理想和健康的,许多家长并不清楚,但在子女性别特征发展的道路上却不断施加各种影响和强化手段。这种凭“想当然”或“跟着感觉走”的教育方式不仅影响了孩子知识、智能等方面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孩子性别特征的健康发展。其具体表现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得到证实:

首先,一些家长受传统“性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在孩子的个性倾向性和活动范围方面,施以过分严格的限定和划分,致使孩子的性别角色特征过分单一、僵化,从而影响到身心其他方面的发展。所谓“性角色刻板印象”,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指人们对男子和女子在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予以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比如,有的父母认为:女孩就应当文静、贤慧、稳重一些,如果自己的女儿喜欢一些传统意义上男性从事的职业或游戏活动,便认为不得体,随即以“不像个女孩”、“疯丫头”加以斥责和制止;对于男孩子,很多父母则只注重培养其豪放、勇猛、干练的一面,忽略其细致耐心、彬彬有礼等方面的养成。如此一来,一些女孩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定,致使其眼界狭小、思维僵化,循规蹈矩有余,而开创性不足;一些男孩则易形成妄自尊大、鲁莽草率等不良性格特征。由此看来,性别特征的不足必然带来性格、知识、能力甚至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缺憾。一些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也证明,那些行为严格地合乎性别角色标准的男女儿童,往往智力低下、创造力不强,相反,那些能够比较自由地摆脱严格的性别定型的儿童与成人,往往具有较丰富的行为反应,心理稳定性更强。

其次,也有一些家长虽不受传统性角色特征的影响,但对孩子的爱却是“糊里又糊涂”,在孩子性别角色的培养方面完全凭个人的喜欢与感觉,致使一些孩子发生“性角色认知混乱”。所谓“性角色认知混乱”主要是指一些在生理上姓男属女的人,却刻意追求异性的容貌、衣着、行为甚至心态。我们认为,一个人性角色特征是应该丰富多彩,且最好能超越传统性别定型的束缚,但不等于说男女不分,尤其对幼儿来讲,从小的性别自认和具有相应的性别心理特征是必要的。因为性别是天生的,而性别角色或性别特征则是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如果家长无知,或出于好玩,经常给孩子不适当的那些典型的异性特征的熏陶和影响,如常喜欢给小男孩扎辫子、穿花裙等,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特征,而不喜欢甚至不了解与自己性别相一致的那些基本特征。其结果,当孩子渐渐长大,忽然有一天意识到性别不可更改的现实以后,必然出现心理上的痛苦与忧闷,“性变态”行为也会随之而来。当然,现在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变性人”的例证,即某些人借助现代医学之手段从生理上修正了自己的性别。对此,我们不能否认,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医生是在从人道主义出发来解除病人心理上的痛苦,也挽救了一些痛不欲生者的生命,但“性角色认知混乱”的出现,性变态、变性人的增多,它所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育不可坐视无睹。只有正确而自觉地实施性别教育,才有可能真正促进两性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因性施教”原则实施的具体方式与策略

(一)“因性施教”应结合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来进行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性别教育应包括在教育目标之内,但它侧重在人的性别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男女两性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心理特征才是健康的呢?这里就有一个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的问题。首先,男女是有别的。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两性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客观差异,这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因此,我们反对无性别之分的所谓“平等”教育或随心所欲的所谓“性别”教育。其次,男女虽然有别,但并非是绝然不同的,即使是两极,也有其相联的共同之处,正可谓“两极本相通”,因此,重视性别差异不等于说要我们人为地去加剧两性之间的不同。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从个性角度来讲,应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刚中有柔,而女性则以阴柔为主,柔中见刚;从知识能力的发展来讲应强调男女共进,取长补短,既具有性别特色,又能优化整体心理水平。这样,健康的性别心理就应该是:一个个体既具有男女之共性,也具有男女之个性,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标志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因性施教”也就是要本着这种目标来进行。

1.性别角色教育方面:应当从小给孩子一定的性别角色知识,使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并形成相应的态度和男女角色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对于幼小的孩子,可先从衣着、发式等方面使他们对自己的性别有所认识,也可通过游戏的角色扮演使他们掌握一些与性别角色相应的基本特征,如男性的刚健、豁达、果敢,女性的柔和、秀美、文雅等。当然,在活动的内容、方式以及玩具的选择方面不应有太多的性别限制,并且,当孩子具有了性别不会随衣着、发式的变化而改变的概念而又能从心理上认同并悦纳自己的性别之后,外表的这些区分甚至包括一些心理、行为特征的区分也就不再重要,可随意而为之。这就是说,人类期待和崇尚的理想人格特质、人物形象及行为方式,应是男女两性的共同追求,完整的人格应是“男女双性化”的人格,但这种“双性化”首先是建立在对自己生物性别及心理性别特质的认同与内化的基础之上的。没能个性,就没有共性。

2.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在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同时应逐渐给孩子渗透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如异性间的尊重与礼让、关心与爱护等,也要教会孩子掌握两性间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如正直、诚实、守信等等。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应针对男女各自的不足来进行,如对于男孩主要培养他们的忍耐力、坚持性及控制能力等等,女孩则应注重其自信心、勇敢精神、开朗性格及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智力因素发展方面:对于两性智力的开发应做到扬其所长,补其所短,而不能扬长避短。这就是说,对于女生,一方面要利用她们的言语优势,促使其在文学、艺术、交往等方面产生兴趣,施展才华;另一方面也要设法开创她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等。对于男生也同样应扬长补短。总之,“因性施教”,其目标是促进两性心理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二)“因性施教”应结合男女两性生理发育的特征来进行

教育的内在依据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而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则是遗传素质及其生理成熟。男女两性在先天遗传素质方面,尤其是大脑构造方面到底有哪些差异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求。但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两性大脑构造方面的共同之处远远大于不同之处,这就是说,两性心理发展的最高状态是可以趋于一致的,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后天努力。除了先天遗传方面的细微差异外,我们必须看到,男女两性在后天生理发育与成熟的速度方面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往往在身体的发育方面有着很大的落差,由此导致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水平并不一定同步增长,其心理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出入。所以,“因性施教”应结合两性生理发育的特征来进行。比如神经系统方面,孩子出生头几年,女孩在大脑神经细胞树突的增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上比男孩要快一些;肌肉系统方面,虽男女孩都表现为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发育要早,但相比之下,男孩大肌肉的动作与力量比女孩要强一些,而女孩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又比男孩略胜一筹。因此,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小学阶段,男孩“调皮捣蛋”与“言行不一”的现象似乎更多一些,但这并非男孩不听从教育,更非品德不良的问题,家长与幼教工作者应更多从活动中给以引导和帮助,而不能动辄就训斥、歧视。再比如,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很大的影响,使其心理上发生巨大的变化。经历过青春期的人都会体会到那时心理上的那种复杂状态,其中不乏骚动、孤独、苦闷甚至恐慌、害羞等心理体验。但相比而言,女孩的这些体验比男孩来得更早一些,有的甚至相差一年到一年半。从社会化成熟角度来讲,可以说女孩“懂事”似乎更早一些,所以行为举止、活动上女孩显得更稳重、谨慎一些。但女孩青春发育的早熟正值进入中学新科目打基础的关键时刻,如果青春期心理卫生辅导跟不上的话,必然使一些女生由于对自身心理体验的过多注意而削弱对学习内容的注意,由此导致学习跟不上,成绩下降,学习的好坏反过来又影响心理的发展,以至于恶性循环,使性别之差不断加大。因此,鉴于生理成熟方面所存在的性别差异,我们的教育必须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不能“一视同仁”。

(三)“因性施教”应结合男女两性心理发展的现状来进行

由于遗传、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同龄中不同性别的人心理发展水平有差异,而且同龄同性别中不同的个体心理发展也有差异。因此,“因性施教”中也有个“因材施教”的问题,要考虑到具体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现状,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及理想性别模式的标准,实施个别教育,而不能仅仅根据男女群体平均之差,对同一性别的学生在教育上实施那种“一刀切”的办法。比如,同是女孩,但女孩与女孩之间所具有的女性心理特征的程度是有差异的。有的可能过于男性化,人称像个“假小子”,而有的又深陷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当中,行为活动单一狭小。这种女性心理特征过低或过高的表现都不是很理想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许多孩子很小就能了解自己性别角色的许多特征,尤其是小女孩,似乎天性就知道爱美,扎个辫子,穿件花裙子,会高兴得不得了,这应该说是正常的表现,但由于现代宣传媒介的过分渲染,公主裙、化妆品在电视上铺天盖地,再加上有些母亲乐此不疲地精心于女儿的装束,致使许多女孩从小就追求穿着、打扮,甚至向往化妆,心思留在外表,必然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对此,教育必须及时做出导向,把美的教育延伸到穿着以外,如自然、创造、艺术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促使女孩的视野更开阔、兴趣更宽泛一些。对男孩的性别教育也同样要考虑其男性特征的具体情况。有的男孩表现为“女气”有余而阳刚不足,这就需要加强其男性特征的培养,如锻炼其勇敢、坚韧等品性;有的男孩则表现为男性特征过高,勇猛中夹着粗暴,果敢中透着草率,这就要加强其沉稳、耐心、细致等方面品质的培养。总的来说,个体现有的心理状态也是我们进行“因性施教”的一个出发点,性别教育应因势利导,而不能脱离个体已有的性别心理特征来进行。

* 收稿日期:1996-03-20

注释:

〔1〕李建明:《西方一些中学试行男女生分班》, 载《青年知识报》第322期。

〔2〕姚本先、何军:《幼儿园里的“重女轻男”》, 载《中国妇女报》1992年5月4日。

标签:;  ;  

论“因材施教”及其实施策略*_性别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